2032年4月21日下午16时58分至17时06分,日本军队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下发射井发射了15枚携核弹头导弹,其中9枚弹头为大当量氢弹。
13枚核导弹,以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本土为最终目标;2枚较小当量核弹头导弹,分别攻击高丽国海军舰队和中国海军主力舰队这一南一北呈钳形的两只钳口。
高丽国海军舰队的舰载飞机和陆基飞机,以及舰载导弹组成的防御网竭尽全力,终于在核导弹到达舰队主力所在海域之前将其击落。
这枚核导弹出人意料之外地没有爆炸。而是沉入了距离高丽国海滨城市江陵约290公里的日本海海底。
中国海军主力舰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来袭导弹截击爆炸于东海上空。爆炸点距离中国海军主力舰队舰艇群仅55海里。
8艘中国海军大小舰艇沉入海底。
13枚攻击中国地面目标的日本核导弹中,4枚被中国全国反弹道导弹防御网一线火力击落,其中两枚爆炸。一枚在基隆市北79公里的海上空中炸开;另一枚在距离上海市141公里的长江口外公海上空爆炸。
此两枚核弹爆炸,卷起海啸般大浪。热火狂风,巨浪中,海上和陆上的30余万人丧失生命。无数渔船如干枯的树叶,燃烧、碎裂,消失在火海中。
7枚核导弹在北京、沈阳、广州、武汉、南京、南昌、济南七座城市的最后外围防御线被击中,其中4枚产生了核爆炸。
在所有城市都提前数小时发出警报,大多数人都躲进了地下防核设施的情况下,仍至少有90万人被直接杀死。而其后若干年的损害以至死亡人数将无以估算。
日本核攻击波的另一组成部分——3艘核动力潜艇从太平洋中发射了一共5枚核导弹。
位于北纬21·3度,东经127·7度的神尾丸核潜艇在东京时间16时11分,19分分别发射了两枚核导弹。第一枚导弹在高空接近中国台湾高雄市南面上空。高雄的中国反弹道导弹基地发射的首枚截击导弹未能成功命中该枚导弹。而它的目标,原本似乎是中国大陆东海岸的汕头市。然而在台湾海峡的南部出口上空,它却突然转向,直奔向更远的香港。
由汕头附近基地发射的中国反弹道截击导弹和高雄基地发射的第二枚名为截击实际几乎成为追击的高超音速导弹在距离香港290公里处的空中组成如同剪刀交错刃口的夹击,并终于将它击落。这枚日本导弹携带的核弹头未爆炸,沉于距离香港190公里的海底。
这枚核导弹的进攻方式以及中国的截击方式,和二者体现出的技战术水平后来轰动了国际军事武器界。它们和其他的一些新技战术一道,在战后不久,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超强威力军事武器的大改革。此为后话。
神尾丸发射的第2枚核导弹是名副其实的洲际导弹。它高扬头颅,直奔太空而去。却又突然俯身,直向中国腹地插下。从而完全避过了中国反弹道导弹和激光炮组成的一线防御网。随后,它调整了角度方位,扑向中国深层内地的世界级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大坝。
此前,中国战时最高统帅部已经下令,将三峡大坝水库储蓄的水放出一半。沿长江两岸民众,在政府动员下,半年来已大批向较远处迁移。
这枚核导弹终于在距离三峡大坝35公里处被截击爆炸。
仅存一半的库水有三分之一从损口倾泻而下,淹死大坝下游13万人。
水库大坝及其附属设施遭受破坏。虽可修复,半年内无法正常蓄水。
放水、泻水造成的水淹及已造成和即将造成的持续不断的断水断电,顿成中国十数省市民众军队亟待解决之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