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高山,没有深邃的海洋,没有厚实的岩层和土壤以及人工修筑的层层防护的多种掩蔽设施,假如不能及时地躲避至这些天然和人工的保护物之后,在相当距离内的人们必死无疑。
最高统帅部所属预警中心根据高奇小组的成果定下监控预警方案,并首次发出预警。
可以想象,现在全国范围内的一片忙碌景象。有的地方甚或是极度的混乱。
陶亦明看着全国疆土版图,心想,总部发出全国全军进入最高级对应性防护状态的命令,绝对正确。
高奇小组必定仍在苦苦追寻另一组密钥密码——解除预发射状态,取消发射启动指令的密码指令及可能的单设型密钥。
不过,通常来说,高奇他们取得如此从大海捞出针来的成果已经是奇迹了。
一般来说,奇迹不可再现。
将取得优势的希望,寄托在同一类奇迹的再现上,是靠不住的。
况且,日本人必定有全然不顾什么密码一类的最后直接指令的紧急应对措施。
这里,并不是轻视取得另一类密码密钥的作用意义,而是因为,那实在是太难达到的目标了。
仅就高奇胡思明带的队伍发掘出第一类密钥的成就,哪怕仅仅只是提前了一些时间预知预警了日本人的再次大冒险,对国家和民众来说,都是大功劳,大功德。能救下多少人命啊!
陶亦明闭上双目,不去看表示着193处重要防护目标的绝密电子版图。他想稳定心神,在剩下的一个多小时里,将已经调整过的激光防卫系统详情再熟悉一遍,检视一遍。
在调到情报中心之前,陶亦明已经在激光部队断续工作多年。他经历了激光部队的大进步、大发展。
摧毁日本核武工厂的战斗,他更是亲身参加亲自执行者。
他的两项专长,多年来使他在电子部队和激光部队之间来回调动。
老上级、激光部队司令曾经对他开玩笑说:“我在这儿没动,从尉官当到了将军,你跳来跳去,也从尉官跳到了校官。看样子还得继续跳下去。”
陶亦明的脑子在不停地转动着。
他的双目注视着汇聚了所有激光防御网点的电子标示图。
按照高奇小组的记录及计算,日本人的新一波核弹攻击应在此刻开始实施发动。
假如在30分钟内不发动,大概会有五种可能。
1.日本人尚存的核弹已经不足以发起一波全面的核进攻;
2.日本人更改了从密码指令发出到实施攻击的规定时间;
3.日本人的核弹攻击射击基地、平台在我军的打击下,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4.日本人临时紧急决定,停止发动新一波核弹攻击;
5.高奇的密码指令破译有误。
陶亦明的脑子里迅速地排除着一个个可能的原因。
高奇破译的密码指令真的有误?
他的心里咯噔一下。
指挥大厅里,倏忽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恰在此时,激光部队司令的声音和屏幕上的稠密、紧急的信号显示同时出现。
“日本人拼命了!”
司令的面容显现在陶亦明指挥台的屏幕上。
陶亦明环视大厅内,早已各就各位的军官们都眼盯自己面前的显示器,耳朵竖起,准备接受指挥大厅内最高值班指挥官陶亦明的命令。陶亦明一摆手,他身后的值班员关掉了警报器。
陶亦明简洁地报告:“战斗值班室全体人员已经各就各位。”
激光部队司令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