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攻下崖山之后,张弘范召集各位将领,举行庆祝宴会,并将文天祥请来。
宴会上,张弘范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灭亡,文丞相已经尽到了最后的忠诚。”
“只要你改变主意,顺从我们的元朝皇帝,就能保持你丞相的地位。”
文天祥含着泪说道:“国破家亡,我作为宋朝的大臣,没能挽回局势,死了还有罪孽,怎么还能贪图享乐呢?”
张弘范一再劝降,都没有结果,只好派人把文天祥押到大都。
过了半年,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元朝下令将他送去上等客栈,用好酒好菜招待他。
几天后,元朝丞相博罗派出南宋的投降官员留梦炎,去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早就恨透了这个叛徒,现在见他居然厚着脸皮来劝降,就更加生气了。
还没等留梦炎开口,文天祥便一顿痛骂,把留梦炎骂得抬不起头,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没能成功劝降文天祥,就把他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镣铐,过着囚徒的生活。
有一天,博罗把文天祥提到元朝的枢密院,亲自审问。
文天祥被士兵押着,来到枢密院大堂,只见博罗满脸凶相坐在衙堂上。
文天祥没有正眼看他,抬起头颅,挺直腰杆向前走去。
左右士兵吆喝命他跪下,文天祥决绝不从。
博罗恼羞成怒,喝令左右侍卫动手。
士兵们把文天祥压在地上。
博罗说:“你还有什么话说?”
文天祥坦言道:“自古以来,国家有兴有亡,哪个朝代没有被灭亡?”
“我是宋朝的臣子,现在既然已经失败,只求一死。”
博罗缓了一口气说:“自盘古以来,有几个帝王,你倒说说看。”
文天祥哼了一声,说:“十七部历史书籍,又从哪里开始说呢?”
“我今天来这里不是应考,不想和你闲聊。”
博罗被文天祥呛了几句话,无话可说,就故意问文天祥为什么丢弃临安逃跑,为什么要拥立二王(指赵昰、赵昺)。
文天祥理直气壮,一一道来。
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说:“我的文天祥今天落在你手里,早就准备一死,你又何必这么啰嗦呢!”
博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恼羞成怒,喝令士兵把文天祥押回兵马司。
他原本想杀了文天祥,但元世祖怕杀了文天祥,民心不服,便不同意这么做。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又黑又湿。
雨天屋顶漏水,地上满是水。
一到夏天,地上散发出阵阵蒸汽,闷热无比。
牢房的旁边,有狱卒的炉灶和陈年的谷仓,散发出阵阵烟火与霉气。
此外,厕所里粪便的气味和死老鼠的气味,令人极其不舒服。
文天祥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但不能摧毁他的意志。
他一直相信,只要有爱国情怀和浩然正气,就能克服所有恶劣的环境。
于是,他在牢房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
在这首诗中,他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忠臣义士的例子,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表现。
诗里面,其中最著名的八句写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分别表现为各种物体。
比如:地下的大河高山,天空中的月亮和星辰。
它在人体中表现出浩然之气,充塞在宇宙之间...
到了关键时刻,才表现出他的正直,他们的事迹一个个留在史册上。
就在文天祥入狱的第三年,河北省中山府发生了一场农民起义。
起义领袖自称是宋朝皇室的后代,聚集了数千人马,呼吁大家打进大都,救出文宰相。
这一下子吓坏了元朝,若是不杀文天祥,恐怕会闹出大乱子来。
元世祖还没放弃招降的幻想,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有一次,文天祥被人从牢房里押出来,带到了宫里。
文天祥见到元世祖,拒绝下跪,只鞠了个躬。
元世祖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尽心尽力辅佐朝廷,可惜奸臣卖国,叫我等英雄无用武之地。”
“没能光复大宋王朝,反而被俘受辱,我死也不甘心。”
说完,咬牙切齿,不停捶打自己的打胸。
元世祖继续劝说:“我也完全理解你的忠心。”
“事到如今,如果你能改变主意,愿意为我元朝效力,仍然可以让你做宰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为两朝效力的道理,若是我不死,哪有脸面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呢?”
元世祖不放弃地说:“你不愿意做丞相,那就做个枢密使怎么样?”
文天祥坚定地回答说:“我只求一死,别无所求。”
旁边投降元军的南宋官员,看出忽必烈的小心思,便提议说:“最好先把文天祥关进道观,也许他以后会改变主意。”
忽必烈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但就在这时,有人跳出来反对,这个人就是留梦炎。
留梦炎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考中状元,之后仕途顺畅。
德佑元年(1275年),更是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可以说是大权在握。
当时的南宋,皇帝年幼,奸佞当道,朝廷内部岌岌可危,外部又有元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本来正好是留梦炎施展抱负之机。
然而他胆小惜命,见到元军要打到临安,竟然连官都不做了,直接告病回家,做起了缩头乌龟。
后来朝廷实在无人可用,连续两次召他回来,都以失败告终。
万般无奈之下,谢太后只好亲自去他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口婆心地相劝。
这才不情不愿地再次出山,担任左丞相。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被请回来丞相也不靠谱。
元军进攻杭州的时候,怕死的留梦炎直接抛弃了国家重任和民族大义,放下担子,溜回了老家浙江衢州。
不管谁说什么,再也不肯出来做官了。
后来,不仅自己投降,还拉着一群像他一样贪生怕死的南宋老臣,一起投降了元军。
还厚着脸皮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南宋的宰相,并附上自己的“功能”介绍。
一个劲地拍马屁,说:“自己可以说服更多的南宋官员归顺。”
虽然不喜欢这个卑躬屈膝的小人,但认为他仍然有用,于是忽必烈仍然封他做官。
留梦炎做的丑事,很快就传到了文天祥的耳朵里。
除了震惊和愤怒之外,文天祥还写了一首《为或人赋》。
从诗中“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天祥对留梦炎的鄙视和嘲讽。
没想到,留梦炎是个敢做不敢当的小人,元军让他做了亡国奴,他不仅不记恨,还得意洋洋。
文天祥只写了一首诗来讽刺他,这种仇恨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发誓要伺机报复。
因此,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不止一次在忽必烈面前嚼舌根,说文天祥的不是。
现在有人建议不要杀文天祥,关入道观时,他更害怕夜长梦多,今直接对忽必烈说:“如果留着文天祥,支持他的人将来会卷土重来,我们这些顺从你的人该怎么呀?”
“恐怕大元的根基,会毁于一旦呀!”
忽必烈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知道劝降没有希望,便叫侍从把文天祥押下去。
第二天,忽必烈下诏处死文天祥。
1283年1月9日,这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
大都柴市的刑场上,戒备森严。
老百姓听说文天祥即将就义的消息,自发地聚集在柴市,一下子聚集了上万人,瞬间包围了刑场。
只见文天祥戴着镣铐,神态自若,来到了刑场。
他问旁边的百姓,哪一边是南方,人们便指给文天祥看。
文天祥跪在地下,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
端端正正坐了下来,对监狱斩官说:“我的事情已经结束,开始动手吧!”
就这样,这位47岁的民族英雄,最终英勇牺牲了。
文天祥在民族危机时刻,表现出一身浩然正气。
他的精忠报国、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它⽆数仁⼈志⼠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勇当先,前后继续,抛头颅洒热⾎。"
尤其是他的千古名言:“⼈⽣⾃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这⼀曲荡⽓回肠的正⽓之歌,永远唱响着中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