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蒙古灭夏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615字 发布时间:2023-07-24

自从1209年开始,蒙古军围困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引黄河水灌城,迫使西夏纳女请和,达到了孤立金国的目的。


1216年,蒙古军借道西夏国境攻击金国关中地区,西夏出兵配合随征,攻下潼关。


此后,蒙古多次征调西夏军队攻打金国。


西夏疲于奔命,损失惨重,开始逐渐疏远与蒙古的关系。


第二年,成吉思汗又命令西夏出兵随征西域,被西夏一口拒绝。


成吉思汗怒不可遏,派兵突然袭击西夏,再次包围中兴府。


西夏国主李遵旭逃到西凉,派人求降。


为了集中军队西征,成吉思汗决定暂停攻击西夏,由木华黎驱使西夏军队参加对金国的战争。


就这样,西夏政治腐败,兵无斗志,屡遭失败,国力进一步被削弱。


1223年底,夏献宗(李德旺)即位,决心改变父亲的“附蒙攻金”国策。


为此,他一方面与漠北部落合作,企图建立抗蒙联盟。


另一方面,第二年夏,与金国议和,互称“兄弟之国”,共同抗衡蒙古。


1224年秋,木华黎之子孛鲁受成吉思汗之命,征讨西夏,攻破银川(今陕西榆林南部)。


蒙古俘获西夏主将塔海,杀死对方数万兵马,掠夺数十万牛马驼羊。


1225年,成吉思汗从西域返回漠北和林(今蒙古后杬爱省,额尔德尼召北),准备大举进攻西夏。


同年秋天,成吉思汗留察合台驻守草原,亲率窝阔台、拖雷等儿子,征讨西夏。


1226年2月,蒙古兵分两路进军。


成吉思汗在进军途中射猎坠马,身受重伤。


于是派使者到西夏招降,但被拒绝。


成吉思汗火冒三丈,坚持带病出战。


第一支蒙古大军,从西域(今新疆)东进,取沙州(今甘肃敦煌)后,攻占凉州(今甘肃武威)、甘州(今甘肃张掖),东攻肃州(今甘肃酒泉),结果遭到西夏军民的顽强抵抗。


后来,蒙古大军攻破肃州后,成吉思汗下令屠城,幸免者只有106户。


另一支蒙古大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统领,从漠北向西南进攻。


同年3月,攻下黑水(今河套北狼山西北喀刺木伦)等城市,其军进至贺兰山。


7月,蒙古大军攻击西凉府,西夏守将力屈投降,周边诸县均被蒙军占领。


西夏国主李德旺听到蒙古大军进犯的消息,惊吓过度,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


他的侄子南平王李睍(xiàn)即位,是为夏末帝。


趁着西夏危急,成吉思汗率军穿越沙漠,抵达黄河九渡(今宁夏中卫)附近,取应里(今宁夏中卫)等县。


11月,继续率领大军攻打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


夏末帝派出得力老将,率领十万大军迎战。


西夏的将士们明白,这是一场关于西夏生死存亡的战争,因此,他们士气高昂,战斗勇敢,人人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成吉思汗率领的军队是最强大的骑兵,也是常胜大军。


每个士兵都骑着强壮的战马,戴着皮套,穿着皮甲,手里拿着战刀,非常勇敢。


双方军队在结冰的黄河上厮杀,顽强抵抗的西夏军队最终没有敌过蒙古铁骑,伤亡无数。


每杀一千人,蒙古兵就倒插一具尸体,战场上随处可见倒插尸体。


蒙古骑兵在冰冻的黄河上面飞驰,猛击西夏军,西夏损失惨重,死者堆积如山。


蒙军占领灵州后,围攻西夏国都中兴府。


不久,成吉思汗到盐州川(今陕西省定边附近)驻冬。


接下来,蒙军在西夏肆行杀掠,居民受害者无数。


1227正月,成吉思汗率军南渡黄河,攻人金国边境。


蒙军先后攻破了临洮(今甘肃临涛)府、洮(今甘肃临潭)、河(今甘肃临夏东北)、西宁(今青海西宁)、德顺(今甘肃静宁东北)等州。


到了5月,成吉思汗在六盘山(今宁夏原州县)避暑的时候,派出使臣到中兴府劝降。


中兴府被围了半年,粮尽援绝,已经无法支撑了。

再加上西夏地区还发生了地震,瘟疫横行,粮草断绝。


西夏国王不得不派使臣向成吉思汗投降,说:“目前急于准备贡品,迁移百姓,请让蒙古国王限制我们一个月,到时候我一定亲自前来拜见。”


成吉思汗接受了西夏王的投降,还让使臣带话说:“只要西夏国主投降,就一定会善待他。”


西夏投降后,由于天气炎热,年老体衰的成吉思汗染了疾病,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他把儿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恐怕我的病好不起来了。”


“你们其中有一个人要继承汗位,保卫蒙古国坚实的根基。”


“如果你们因为争夺汗位而互相残杀,就像我以前告诉你的一头蛇和九头蛇的故事那样。”


“一头蛇很容易进洞御寒,而九头蛇的每一头都在争着爬进洞里,谁也不肯相让,最后冻死在洞外。”


几个儿子跪在地上说:“我们兄弟不会互相争斗,俺们愿意听从你的安排。”


成吉思汗继续说:“窝阔台足智多谋,如果他继承汗位,一定能保住土地和百姓。”


“同时又可以让你们继续享受幸福的生活,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俺们听从你的旨意和吩咐!”


成吉思汗:“既然你们都同意支持窝阔台继位,现在就立下文书,确保我死后,你们会拥立窝阔台,听从他的命令,把他的话当成旨意!”


于是,他们兄弟几个立下了由窝阔台继位的文书。


成吉思汗临死前吩咐,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得知后发生变故,等待西夏国主来投降时执而杀之。


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天,西夏国主献城出降,不久便被处死。


中兴府城的百姓,也遭到了烧杀抢掠。


西夏的灭亡,解除了蒙古对金朝进攻的后顾之忧,使蒙古能够集中精力向南进攻金国,也为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成吉思汗而言,西夏是最令他头疼的对手。


他六次出兵讨伐西夏,前后持续了22年。


第六次兴兵讨伐,终于扫平了西夏,摧毁了西夏国。


可惜的是,这也是他在灭夏前夕的最后一战,成吉思汗就此病逝。


临终前,他留下了灭金的遗言,并秘密拿下了开封的军事计划。


六年之后,拖雷带领诸将完美地实施了这一计划,最终消灭了金朝。


成吉思汗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可能是未能亲自率领军队完成灭金计划。


就蒙古民族而言,没有铁木真,就没有强大的蒙古民族。


在乱世当中,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门,结束了草原上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大蒙古国家,使蒙古牧民丰衣足食,也使得自己成为蒙古人崇拜的英雄。


就整个中国而言,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结束了自唐朝以来中国政权并立的局面,为元朝打下了基础,完成了全国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领土。


就世界而言,成吉思汗和他子孙的蒙古军队横扫欧亚大陆,冲击了中世纪欧洲的黑暗统治,让欧洲开始觉醒,东方先进文化和技术,打破交通和思想隔离,加强东西方文化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甚至可以说,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是无人可及。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在研究和学习他的军事思想。


成吉思汗在位时期,鼓励宗教自由。


即使他占领了一个地区或国家,也能容忍当地的宗教和信仰,不会强迫当地人改变他们对蒙古宗教的信仰。


但与此同时,他的军队过度使用武力,破坏了许多物质文明。


是非功过,也许成吉思汗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然而,这位一代天骄的伟大人物,他的埋骨之地也成为了后世之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