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送走了姐姐,明俊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到了晚上,寝室里的室友都来了,大家互相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所在院系和专业以及入学前的情况。因为明俊的寝室是全校最旧最便宜的,他的室友都是来自工人、农民或下岗职工家庭。明俊还注意到室友中没有一人有手提电脑。同样的境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大家各自讲起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上大学前的经历,寝室里响起一阵阵笑声,使明俊忘记了离开姐姐的孤独感。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因为前后左右已经没有几家邻居,明英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害怕,她找了一根很粗的木棍放在屋里,然后从里面锁上院门,又把房门插好。吃过晚饭,收拾完,她拿出自学教材,想学一会儿,可是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显得非常冷清,她又想起了明俊。虽然她知道明俊的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还是免不了对他牵肠挂肚。想给他打个电话,可他又没有手机,也不知道明天他能不能去买。
明俊的寝室里没有人有电脑,所以晚上很安静,到了熄灯时间,大家都上床睡觉。因为换了地方,明俊没能马上入睡,他不由得想起了姐姐。他想:姐姐这个时候肯定不会睡觉,一定是一个人在学习。如果有手机,可以给姐姐打个电话,核实一下自己的猜测对不对。想到这里他决定明天就买手机,有了手机想姐姐时可以打电话。
第二天是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结束后,明俊想找个家在长春市内的同学陪他去市里,可是室友中没有家在长春的,其他同学又不熟,他打算一个人去。出了校门,发现校门外有个修手机的小店,也卖手机和电话卡,他进去打听二手手机的价格,有的非常便宜,他就选了一个。买完手机,他又买了电话卡,然后马上给姐姐打电话。
正在摆摊的明英听到手机响,打开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她想,也许是明俊打来的,给她打电话的人不多。她急忙按了接听键,果然是明俊打来的,她非常高兴。虽然只分开一天,她感觉就像分开了很长时间。
长途话费太贵,不能总打。从那以后,姐弟俩每天至少互相发一条短信,隔三、两天打一次电话。虽然在两地,明英对明俊的情况仍然了解得很清楚。
明英担惊受怕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明俊走后一个月,政府拆 迁办发出通知,明英家所在的地方因为房屋太旧,将全部拆除,不过,要等到棚户区改造的新楼房建好以后再给他们分配新住房,拆 迁的居民暂时到别处租房住。
这个消息让明英非常高兴。她想,如果明俊毕业后回来,将来他结婚就不用买房子了。拆 迁办的人催得急,明英在孙姨家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平房暂住,这里人家比较密集,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人家,这样晚上不用再害怕了。
拆 迁办要求住户十月一日前搬完家,明英不能等明俊十一放假回来再搬家了,雇了一辆中型卡车,车上还有一个装卸工,只用了一上午就搬完了家。徐家原来的房子只有三十多平方米,还有一个不到二十多平方米自建的的小房子,因为只有一个户口,不能分给两户房子,但小房的面积可以与大房的面积加在一起。如果不加钱的话,回迁时可以分给明英一户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她自己住,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足够她住了。可是一想到明俊毕业后可能会回来,明英添了一笔钱,要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她的计划是,如果明俊毕业后回来,这套房子就给他结婚用,如果不回来,就把这套房子卖掉,用这笔钱在他工作的地方买房子。
明俊十一放假回家,明英怕他找到不到新家,到客运站去接他。只是一个月没见,两个人就像分别了几年一样。下了车,明俊朝姐姐飞奔而来,然后就是一个拥抱。外人还以为他们是情侣。到了新家,明英马上开始准备晚饭,做了四个明俊喜欢吃的菜。
吃完饭,明英问起明俊这一个月来在大学里的感受。明俊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习没有压力,比上高中时轻松多了。”
明英问:“你买电脑了吗?”
“没买。”明俊说。“买台新电脑的钱够交一年的学费了。上课时需要电脑,学校已经给配备了,不上课时,我一般都在图书馆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学习必须自备一台电脑。我们寝室有两个人买了电脑,只是用来上网和玩游戏。”
明英一听,觉得明俊真的成熟了,上初中时他就要买电脑,她没给他买,现在让他买了,他却不买了。于是她说道:“以后学习需要电脑你就去买,不要怕花钱。”
“下学期看情况再说吧。”明俊说。
“你买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
“诺基亚,不过是二手货,只花了二百块钱。”明俊说。
“为什么不买新的?”
“除了你之外,我也没有其他人需要打电话。”
“不和你的朋友们联系了?”
“小时候的那些哥们儿都在忙自己的事,没必要经常联系。高中的同学也没有需要经常联系的。”
“高中的女同学中有没有人和你联系?”
“毕业时也没有女同学提出要与我保持联系。”
“怪不得你高考成绩那么好,原来没有女同学扰乱你的心。”明英开玩笑说。
“那是我心无旁骛,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明俊说。“姐,说点儿正经事,冬天快到了,咱家过冬用的煤和引火柴还没买回来,我在家这几天把这事办完。”
“你就安心在家休息几天,买煤、买引火柴的事我自己去办。”明英说。“我一个人把家都搬了,买几吨煤算个啥?”
“买煤、买引火柴可是个力气活儿,还是我来吧。”明俊说。
在明俊上大学之前,因为他享受抚恤金,矿上每年给他家三吨待遇煤,价格只有五十块钱一吨。明俊高中毕业后,煤矿不仅取消了他的抚恤金,连待遇煤也取消了,今年只能按市场价买煤了。明英不知道哪里煤便宜,便给大姨父打电话询问。罗建海告诉她,小煤窑的煤比较便宜,他可以帮他们买。
明俊与小时候的哥们儿聚了一天,然后去找大姨父。罗建海带他去一个小煤窑买了三吨煤,雇车拉了回来。煤运到家后,因为车进不了院子,只能把煤卸在院子外面。明俊一个人把三吨煤从院外运到仓房里。然后又找大姨父帮忙,买一卡车引火柴。他在家劈了两天引火柴,足可以让明英用一年了。国庆节的七天长假,明俊只在家里休息一天。
明英感觉到明俊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男孩子,已经变成了知道承担生活重担的真正的男子汉。
十一长假结束后,明俊又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回到学校,继续投入紧张的学习。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须品之外,可买可不买的他一概不买,把学习和生活费用压缩到了最低限度。由于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各科成绩都很好,第一学期就获得了奖学金。
放寒假期时,为了减轻姐姐的负担,明俊想留在长春打工。他给姐姐打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明俊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明英对他一个人留在长春打工不放心,另外,想到以后离多聚少,她很想让明俊假期回到自己身边,于是她对明俊说,如果想利用假期打工,可以回北丰找个临时工作。明俊也想假期与姐姐在一起,便打消了留在长春打工的想法,放假后就回了家。
一回到家,明俊就仔细阅读明英带回来的《供求信息》小报。差不多天天都有人到市场发放这类广告,明英把这些小报带回家引火。明俊看了几份小报之后,根据里面的招聘信息,打了几个电话,可是人家都不要打短工的人。明俊并没死心,决定到街上走走。他想,春节将近,有些商家这时一定会需要人手。
明俊在街上逛了几个小时,确实有商家招聘售货员,但只要女的。在一个街边的市场上,明俊看到有人摆地摊卖 春联和年画。明俊与摆摊的人聊了一会儿,摆摊的人告诉他,春节前这段时间摆地摊卖 春联和年画,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一、两千块钱没问题,比打一个月工挣的多。听了这个人的一番话,明俊决定不找工作了,也摆地摊卖 春联和年画。明俊向摆摊的人说了自己的情况,那个人很赞赏他的想法,把进货渠道告诉了他。只是要求明俊到其他街区摆摊,不要离他太近。
明英让明俊休息几天再去摆地摊,可明俊一天也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去进货,一直卖到除夕的中午。赚了一千七百多块钱。
除夕下午姐弟俩都回了家。左邻右舍都已经贴好了春联,挂上了灯笼。明俊卖的春联还剩下几副,姐弟俩把院门和房门都贴上春联,在院子里挂上了红灯笼,还买了鞭炮。然后姐弟俩开始做年夜饭。
吃年夜饭时,姐弟俩还喝了几瓶啤酒。吃完年夜饭,虽然有小时候的哥们儿和高中时同学给明俊打电话,找他出去玩,可明俊都拒绝了,他要在家和姐姐一起过年。姐弟俩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
明英问明俊:“有女朋友没有?”
明俊说:“这才半年哪能这么快就有女朋友了?再说了,这年头,处 女朋友不能白处。我有个室友,他父亲是下岗职工,家里非常困难,供他上大学都勉为其难,处了女朋友后,他瘦驴拉硬屎,今天给女朋友买礼物,明天请女朋友吃饭。可女朋友知道了他家的情况后,还是和他“拜拜”了。我看,处 女朋友这事儿还是以后再说吧。现在就处 女朋友,今天这事,明天那事,不是买礼物,就是请吃饭,四年下来那得浪费多少时间,花多少钱?”
明英说:“你不能这样想,男女相处时间长了,才能互相充分了解。另外,现在这个社会,好女孩儿不容易遇到,遇到了千万不能错过。”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明俊说。然后又问,“姐,你有男朋友了吗?”
“还没有。”明英说。
“你比我大三岁,可得抓紧!”明俊说。
“你怕我成剩女?”明英笑笑说。“你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等你毕业找到工作以后,我立马找个人嫁了。”
“我还有三年半才毕业,那时你都二十六了。真容易成剩女。”明俊说。“姐,有合适的,你也不能错过。”
“有合适的我先抓一个在手里握着。”明英笑着说。
“姐,你说人要是不结婚有多好!以后咱们就不用分开了,可以一辈子在一起。”显然明俊说的是醉话。
“你净说傻话!”明英笑了。“哪有姐弟一辈子在一起的!”
“姐,毕业后我一定找一个挣钱多的单位,找女朋友一定找一个宽容大度的,不干涉咱姐弟俩来往,不管咱姐弟俩关系如何密切,都不能吹毛求疵。”
“有你这句话,姐就知足了。不过,等你成了家,姐不会再干扰你的生活。”
外面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姐弟俩包好了饺子下到锅里。吃饺子时,明俊先敬明英一杯酒:“祝姐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找到如意郎君。”
明英说:“祝弟弟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
过了初五,明英出去卖货。明俊半个月以后才开学,要找个地方打工。明英坚决不同意,让他在家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