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会议通过了追加费用提案和军方作战计划草案。
追加军事费用提案,实际上只是以公文形式,确认某些行为准则罢了。
大敌当前,全国早已军事化。调集、征用以致直接拨归的技术性实施措施,无人敢加以阻挡。
从作战计划可以看到,经济实力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的日本,虽然大片国土地表建筑被核武爆炸摧毁,仍然持有为外部世界所不知的强大实力。
但在资源和维持一段稍长时间战争必需的本土军工生产力量、安全之保障系数等方面,却足以使人产生深刻的担忧。
好在此刻战争胜负即将见分晓,一些问题将不再会成为长期困扰人的麻烦因素了吧。
为何如此说?
因为,日本,敢于冒着被中国人核反击突破防反系统的风险,主动向中国先发起核进攻,还有着自己的另一层倚仗!
这倚仗,本就是是为了战争一旦到了核大战,不可收拾的境地,有一个更大的保险机会。
十多年前,日本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或者更明确地说,工程。
日本也开始大规模向地下挖掘。
---从历史上看,日本本应比中国更加重视地下工程。
因为日本吃过两颗美国的原子弹。
在原子弹投下来之前,美军的空袭东京等城市,也是令数代日本人口口相传,书书相传,未曾有丝毫遗忘的史实---
十多年的经营,日本,有了另一个“日本”,一个“地下日本”。
“地下日本”的建造,可算是世界上最浩大,最伟大的工程。
考虑到古代条件的艰苦,大约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可以与“地下日本”的气势相比。
“地下日本”的工程之难,还难在,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
在开挖建造这遍布日本的巨大地下工程中,日本人又像发明创造许多对付地震的地表建筑工程技术那样,有了许多的绝对可令世界惊叹的新发明。
十几年下来,“地下日本”算是基本有了模样。
就连日中大战开始,地下工程的进行也没有丝毫的停顿,相反更加拼命向前!
工程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三个:一,保护人的安全;二,保护重要军事设施以及重要工厂设施的安全;三,储备大量物资。
第一条不用说。
第二条亦相当重要:大批重要工厂转入深深地下,大批军用基地主要部分转入深深地下,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当地面遭到毁灭性扫荡打击时候,保障日本仍能有相当高的生产和战斗能力。
第三条,更是基于基本常识和惨痛教训而来。
日本人上次大战中,吃够了物资不足的苦头。
这次,能存多少,就存多少。
他们的拼命储存,乃是来自各种渠道。而且,尽量做到保密。
曾经多次引起国际上一些专家炒家的注意:咦,这批期货不是虚的,本有实物,去了哪里?
---
军事专家们,尤其是关注日本动向的大国军事专家包括中国的专家,当然注意到了日本的动向,也能猜到某些端倪后面是什么。
可是,无法作专门的无遗漏统计,怎么也料不到,日本人为战争做的储存,已经到了超级天文数字。
当然,真打起长期战争来,这超级天文数字,也有消耗尽的时候。
所以,日本从来就不想和中国这样的大国,打一场长期战争。
即便是上一世纪的大战,日本原本就是想“三个月灭亡中国”“六个月灭亡中国”。如果事先知道一拖就是好些年,会不会另作打算?
占到上风,尽快收手。最好能像一百多年前那次,让中国赔上个相当于日本几年收入的款子,日本,将彻底恢复“正常国家”地位,何止“正常”,而是“强盛”,傲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