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察汗踏缘文化考--兼证裕民县
书名:满族堪舆文化精品:益时疆缘群文化考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6538字 发布时间:2023-07-23

第8章  察汗踏缘文化考--兼证裕民县“缘定三生之地”的文化底蕴

在第2章《七托海传说所在地和特克斯八卦城上应星斗中的内在关联性》中曾经提到,察汗托海地处七托海传说呈现的“北斗七星”图样的禄存星点位,但是禄存星主富贵的寓意与“察汗托海是天然的婚礼殿堂”对不上的问题。在察汗托海及其周边的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此地形如“葫芦”的图式。因此,经过本章的分析可知,这并不矛盾。原因是,在中国古代葫芦文化中,葫芦有多重寓意。葫芦既可以象征和谐美满的婚姻、多子多福,也可以象征福禄双全。同时,经过本文分析,得出了更多的《易经》文化内涵。不仅证明了“察汗托海”应该意译为“缘定三生之地”,而且也证明了察汗托海正是西汉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的出塞和亲,举行正式婚礼仪式的地方。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察汗踏缘文化的修复与推广对于裕民县“文化+旅游”的 具有着非凡的价值。裕民县的旅游现状是以“吃、住、娱游、购、行六要素为主;一方面从阴阳五行角度来说、住、娱)、、购、行”,六要素的五行运转不协调,从“土生金”的五行理论来看,缺少土五行,难以生金;另一方面,2024年至2043甲申年至癸亥年)是离九运。在三元九运的国学文化体系中,离九运更加看重文化、婚庆、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裕民县缺乏有力的文化要素是不利于未来发展的。

察汗踏缘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宣扬裕民县固有的、传承了2127年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以“缘定三生之地”为文化名片的婚俗文化。因此,可以将其调整为:->+->吃、住、”(火)->“缘”(土) 七要素五行相生,最终聚“缘”(土)生金

image.png

8.1  察汗踏缘文化的价值

 

“缘”作为生金的基础,不仅将旅游各要素串联在一起,而且结合各自特点将原本散落的年代印象、G520(我爱你)网红打卡点、G219(爱要久)网红打卡点、老县城旧址、牧场等旅游景点、巴尔达库尔岩画(描述爱情)、巴尔鲁克山国家级5A级景区整合成一个“缘”字文化之下的整体,形成合力,厚积薄发。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与周边兄弟县(市、区)同质化竞争,又可以避免单一宣传美景导致的游客审美疲劳和“叫好不叫座”的问题产生。

8.1察汗托海及其周边卫星影像

察汗托海及其周边的卫星影像呈现出一个“葫芦”图式。这个图式西至裕民县察汗托海牧场(如今为镇级单位),东至托里县老风口,北至景观带,南至巴尔鲁克是山脉,粗略测算,整个区域覆盖面积达到了8000多平方公里。

image.png

8.1  葫芦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 w w.tianditu.gov.cn

 8.2葫芦文化中的葫芦主要寓意

民间有厝内一粒瓠,家才会富的说法,意思就是家家户户至少必须摆放一个葫芦,才能够招财致富,可见葫芦是居家必备的开运吉祥物



8. 葫芦的主要寓意

角度

寓意

取寓意的原因

常见的使用方法

婚姻

和谐美满


将玉器葫芦赠与夫妇,在夫妻的床头,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百年好合,恩爱无比,幸福深远

生活

福禄双全

护禄,福禄谐音

佩戴玉葫芦

生育

子孙万代,多子多福

葫芦藤蔓较多,葫芦籽多


安居

驱邪辟邪,化煞避难

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上来说,葫芦是一种至阳之物

放在家门口,可以起到护宅辟邪作用

增寿

家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将葫芦放在家中财位或者床头,有利于家庭堪舆运势

 


8.3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葫芦与婚姻的关系

8.3.1婚礼仪式中的葫芦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揭示了王之以成民性为重任而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王道愿景

古代婚姻并不是现在通用的“婚姻”二字,而是“昏因”这两个字。这是因为在古代,男了通常于黄昏时分去迎娶新娘,女孩因男方迎娶而成为妇人,所以称为“昏因”。《礼记·昏义》中说道:“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了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儿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到了西周时,逐渐形成婚嫁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内容。尽管“六礼”在后世的发展中有所变化,但基本奠定了传统社会中婚礼的流程。其中“亲迎”是婚礼的核心。成亲那天,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回到男家以后进行婚礼仪式,经过三拜,最后男女双方共饮盛在葫芦中的合卺酒。

8.3.2合卺酒的瓢

合卺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é jǐn jiǔ,即“交杯酒,汉族婚俗之一,源于周代。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的建制和实行,中华民族也是严格遵循礼法的民族,这在古代“五经”之一的《礼》中便可窥得一二。最早婚礼仪式中的合卺酒用一分为二的葫芦来盛装也是我国古代婚礼仪式严格的体现。根据《三礼图》的介绍,最早的合卺酒是将一个葫芦剖开,一分为二,新娘新郎各拿一个饮合卺酒。

8.3.2合卺酒的瓢就是葫芦

卺,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多用来做瓢。古人经常把“合卺”作为结婚的代名词,可见“合卺”的意义不亚于拜堂成亲。合卺最早始于周代,合卺酒用的瓢是一种非常苦涩的东西,用来盛的酒是苦酒。所以,在婚礼中夫妻用一分为二的葫芦作为容器来饮合晋酒,不但可以象征夫妻二人合二为一,从此百年好合,也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的意思。正如《礼记》所说:“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8.4细君、解忧两公主和亲婚礼礼成之地

8.4.1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视角下的察汗托海牧场

8.3中中国结所在位置,是老风口村。此地被认为是亚欧大陆地理中心,号称“亚心”;也就是说,这里无论从哪个方向走距离海都是最远的。从阴阳五行观点来看,“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土居中”。姻缘自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不能考虑海洋里的生物,因此只考虑陆地上的人。从此地收集来的姻缘相关的五行能量,各个方位相当,五行运行最为流畅;夫妻关系容易获得稳定与平衡。

image.png

8.3  老风口又被称为“亚心”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ww.tianditu.gov.cn

 

从八卦角度来说,察汗托海牧场正好紧邻“亚心”的正西方位,处于兑宫方位。《兑》卦是《周易》中唯一谈论喜悦的卦。牧场处于“亚心”这样一个“夫妻关系容易获得稳定与平衡”的兑宫方位。


image.png

8.4  “亚心”

注明:(图片源于作者手绘)

 

在图8.4中,中国结所处的方位是瓢(葫芦)的东北方位。按照古人的观念,在家中东北方位悬卦中国结可以催旺九紫吉星。九紫吉星是喜庆之星,入兑宫宫有着特殊的含义:“兑九紫,利婚庆添人之喜”(图8.4,图片源于作者按照现代人方位习惯手绘)。此方位助恋爱运和结婚运。



8.4.2瓢上的“穂”的工程规模证明主人身份尊贵

image.png

8. 瓢上的“穂”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ww.tianditu.gov.cn

 

从瓢上的“穂”是如今裕民县景观带的一部分。从卫星影像和实地踏勘结果来看,这里并不是依据山川地利自然开发的结果。这个穂具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但是却找不到史料记载最早何时所建、何人所建、因何而建。从裕民县齐巴尔库勒到托里县的阿克别里斗乡,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测得直线距离就有54千米左右,可见其工程量之大。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国结上的“穂”具有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之意。如此规模浩大的人工建筑形成的中国结“穂”图样,为谁而建的呢?造一个54千米的人工中国结的“穂”要符合主人的身份,只有和亲的公主能有这待遇了。

8.4.3“中国结”的工程规模证明主人身份尊贵

image.png

8.“中国结”大致范围(老风口所在地)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ww.tianditu.gov.cn

 

从卫星影像和实地踏勘结果来看,这个“中国结”并不是依据山川地利自然开发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但是却找不到史料记载最早何时所建、何人所建、因何而建。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可测得此“中国结”南北长度约长38千米,东西长度约为30千米。如此庞大的人工工程只为增添“兑九紫,利婚庆添人之喜”的喜气。可见主人的身份贵不可言。

8.4.4细君公主《悲愁歌》体现出她是到过察汗托海牧场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兮归故乡

从细君公主《悲愁歌》中的“穹庐为室兮 旃 为墙”(翻译为:天为房顶,毡毛做的毯子为墙)可以看出,虽然有史料记载“刘细君到乌孙后,自己建造宫室居住”,但是公主也要入乡随俗,至少说有一部分时间是要随着乌孙贵族一起过游牧生活。七托海传说发生地基本上都在乌孙古国势力范围之内,察汗托海地处乌孙古国最东端。那么,她到过此地的可能性是有的。

有学者认为“尤其是通过与乌孙和亲,使乌孙与西汉长期亲善结盟,断了匈奴右臂,为西汉战胜匈奴奠定了基础,再从长远社会发展而言,对于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其作用和影响更为深远。”那么,和亲过程中最先产生的文化交流是什么呢?自然是婚俗文化的交流了。在2127年前乌孙属国中,哪里最适合做婚俗文化的交流的交流呢?自然是有天然葫芦的察汗托海牧场。那么在细君公主和亲之前,西汉王朝有没有可能知道这里有这个葫芦呢?答案是有可能的。

8.4.5葫芦的发现符合细君公主出塞史实

细君公主出塞始于公元前105年的汉武帝元封六年。在细君公主出塞之前的几十年间,张骞先后出使西域2次。汉武帝作为一位大有为之主,是很有必要对新开辟的西域进行相地(兼职绘制地图)工作的。

一方面,出于对“王霸之气”相地的需要。战国秦汉时期“皇帝王霸”观较为盛行。因此,有理由推测:汉武帝作为大有为之君有可能会效仿始皇,倾全国之力对新开拓的西域这片领土进行全覆盖式的相地,寻找不在长安城范围内的王霸之气,并防患于未然。

秦始皇一统海内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派术士到新开拓的疆土上找有王霸之气的地方。传说,金陵与秦淮河的名称由来都于此有关。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首次胜利就是龙城之战。为什么他上来就选择打龙城呢?龙城是匈奴祭天圣地,龙兴之地,龙脉所在,自然也会有王霸之气。相传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就派数万将士远征大宛。汗血宝马充其量就是一款高级奢侈品。他真的有这么任性吗?这也没触碰底线呀?有没有这种可能,术士汇报发现地处西域最西边的大宛有王霸之气,出兵动机又不好明说。这再加上冷兵器时代的高级武器汗血宝马。那就真的触及汉武大帝的底线了。

另一方面出于对匈奴作战和与西域同好的的需要。在派人出使西域或者日后因和亲产生的与乌孙属国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不管是出于征战所需还是日常生活所需,派优秀的堪舆师对新开拓的西域地区进行全方位的地理国情普查(古称堪舆)是必须的一项工作。没地图,他后期怎么派兵攻打的大宛呢?没地图,大军刚出阳关就可能会迷路?没地图,数万大军如何找水源、草场、食物,让大军在茫茫草原跟着感觉走吗?那么有地图跟本文有啥关系呢?这个问的好,绘图人自然容易在工作中发现此地的地形地貌像什么。

鉴于此,可以推断细君公主出塞之前的几十年间,西域的地形图早已绘制完毕,这是合理的推测。没有地图的话,细君公主的送亲队伍在茫茫草原上跟着感觉走到乌孙吗?据记载:“汉宣帝时,以匈奴发兵侵袭乌孙,与翁归靡同上书请汉出兵救援。本始三年(前71年),汉军大败匈奴,解救乌孙。”没有地形图的话,如何在西域领军打仗呢?

相地的过程中,西域开荒者们无意间发现了察汗托海牧场地形的特别之处。而如此特别的葫芦地形刚好应了合卺乃王化之源”的观念。开拓一片新的疆土,使其成为王化之地,这里自然就成了首选之地。 

8.4.6天人感应的具体体现符合细君公主生活的生平背景



image.png

8.7 半弧形内侧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 w w.tianditu.gov.cn

 

7235四个点形成一个弯抱状的向内半弧形。察汗托海传说在图4.11中标号为6的点,正好紧贴半弧形内侧,从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上来说,“弯抱状就像是向内的半弧形,可以聚财”。这与禄存星主富贵的寓意相符。

image.png

8.“三角窗”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 w w.tianditu.gov.cn

 

如图,946形成的直线和068形成的直线相交于6。依据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马路又称水龙,两条水龙交会的点,俗称三角窗,车子行经必定会停,就有人潮、容易发。”察汗托海传说在图4.11中标号为6的点,与禄存星主富贵的寓意相符。

8.2  察汗踏缘文化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禄存星)


表达方式

禄存星显(天玑星隐)

地貌呈现合卺酒的瓢(葫芦)的形状

处于七托海弯抱状内侧;处于三角窗图式

表达内容

象征富贵

葫芦代表护禄,象征富贵

聚财

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据记载,原本江都易王骄奢残暴,无人敢管。但是,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江都易王刘非对其推崇有加,相安无事。江都易王刘非自然也非常认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在刘细君出塞和亲1年后(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去世。

8.3  察汗踏缘文化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天玑星)


表达方式

天玑星显(禄存星隐)

地貌呈现合卺酒的瓢(葫芦)的形状

牧民传说:天然的婚礼殿堂

表达内容

天玑星在阳宅堪舆中主凶:疯哮伤妻、官非口舌,败少房。

天下最大一杯合卺酒,面积约为8000平方千米

人工开凿中国结、穂,以助兑九紫喜婚庆之运


8.5察汗托海应被意译为缘定三生之地

据记载:“同她随行人员上百人中,有些并未返回中土,留了下来。”留下来的这些人中,怀着“合卺乃王化之源”观念的西汉时期的开荒者,到了察汗托海,这里的地形酷似一个盛合卺酒的瓢,会有何作为呢?例如,借助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的相关知识,并融合姑娘追自由恋爱民俗形成一种新的民俗文化。

8.5.1兑运与两次成功的和亲

在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公元前79年是壬寅(虎)年,而2022年刚好也是壬寅(虎)年。益时疆缘群文化建成距今(2022年)刚好2100年。每60年为一个甲子,被视为一个轮回,益时疆缘群文化已经经历了35个轮回。

细君公主出塞:公元前105年,丙子(年,35个轮回后对应的1996年。

董仲舒病故:公元前104年,丁丑年(牛)年35个轮回后对应的1997年。

解忧公主出赛:公元前103戊寅(虎)年,35个轮回后对应的1998年。

刘据和卫子夫:公元前91103-12),庚寅(虎)年对应2010年。

项目完工:公元前79年,壬寅(虎)年,对应2022年。

西域都护府设置:公元前60年,丁巳年(蛇年),对应如今的2037年。

8.5.2解忧公主对乌孙属国的历史功绩

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和车师的联军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适逢昭帝驾崩,汉朝廷没有派遣援兵。宣帝即位后,经解忧公主及昆莫分别遣使,宣帝发兵十五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

8.5.3公主与乌孙王的缘定三生之地

结合之前,推断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于公元前105年,此时董仲舒尚在人世间。据史料记载,虽然董公已经致仕,汉武帝依然经常向其咨询国是,董公也积极献策。如此庞大的专门体现“天人感应”的国家级工程,只能是董仲舒亲自主持设计才更具有合理性。

 

 8.6裕民精神的文化底色

益时疆缘文化是一个植根于祖国大地上的,深入农牧民心中的,甘于奉献的,甘于寂寞的文化阵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片文化阵地,说小,它非常小,2100余年无人知晓。说大,也非常大,横亘北疆。但是,在2127年的岁月长河里,它从未丢失过、从未易手过、从未弃守过。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以察汗踏缘文化为例,裕民县原来地处西域腹地,随着清王朝后期国力衰颓,被列强掠夺了大片领土后,裕民县变成了边境县。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挡住了嗜土如命的强盗,是什么让列强的侵略野心止步于此?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还能要回一部分国土。这当然会归功于党的英明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浴血奋战。同时,察汗踏缘体现出来的是民族团结一家亲、自由恋爱环境下的婚姻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羌笛汉月的民族交融等诸多优秀文化基因共同构筑的文化阵地是否也发挥它的作用了呢?此外,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孕育出“苦干不苦熬”的裕民精神。


8.7缘定三生之地的天人感应表征

在裕民县有一种非常稀有的野生动物金雕。金雕的习性就是雌雄双方一旦认准对方,将会一生一世,永不分离。这也是一种缘定三生之地的天人感应表征。

 

金雕缘·九卜问察汗福地由来

作者:锦城烤事儿

 

兑九紫

缘定三生时

扶正乾坤地

 

瓢中酒

共饮合卺意,

金雕玄天际。

 

一心一意有缘情,

双宿双栖无别时

三生三世分踏来,

九卦九形总归一。

 

卦,兑九紫

易,正乾坤!

 

 

8. 缘定三生之地体现出的董仲舒天人感应表达


表达方式

九紫星

牧民传说

金雕

表达内容

“中国结”催旺九紫星能量,可以引来九紫星临兑宫

天然的婚礼殿堂

金雕动物习性,雌雄双方一生一世厮守终身

成因

先秦两汉时期的堪舆理论

民间传说

天然



 image.png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 w w.tianditu.gov.cn

image.png

注明:(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 w w.tianditu.gov.cn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