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论“上应星斗”实例对裕民县申报
书名:满族堪舆文化精品:益时疆缘群文化考 作者:锦城烤事儿 本章字数:1996字 发布时间:2023-07-23


第7章  论“上应星斗”实例对裕民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启示


7.1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布局分析

南京 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他看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测绘局绘制的明孝陵航拍地图后,发现明孝陵是按北斗七星图式规划布局的。正如他所述:“我在明孝陵考古调查的时候,发现朱元璋的寝宫分布有玄机,根据地形地貌,查阅天象资料,结合帝王丧葬制度等提出了北斗七星说。”


7.2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空间布局

7.1  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

孝陵七处建筑

星位(在天成象)

下马坊

天枢

大金门

天璇

望柱

天玑

棂星门

天权

五龙桥

玉衡

享殿

开阳

宝城

摇光



image.pngimage.png

7.1  明孝陵布局“上应星斗”实例(右图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注明:(左图底图引自天地图,网址www.tianditu.gov.cn

 

 

7.3关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启示

7.3.1益时疆缘群文化与明孝陵在申遗上的比较

2003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据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堪舆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地上宏大有序的布局、神秘完善的堪舆环境、蜿蜒曲折的神道、和谐完备的排水体系、具有典范意义的建筑风格和技艺,构成了一项创造性的皇家陵寝工程的杰作。

孝陵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本身所拥有的内涵和价值而且还在于它至今仍保存着原始的环境和基本的空间序列上的完整性,而这一点是作为世界遗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综合以上3篇文献的论述可以看出,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关键有三: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原生态和空间序列上的完整性三是,神秘完善的堪舆环境

七托海、特克斯八卦城形成的七星图式不仅传承了2100多年(关于年份的考证后续进行详细专题论述),而且仍然具有原始的环境和基本的空间序列上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拥有神秘完善的堪舆环境


7.2  益时疆缘群文化与明孝陵在申遗上的比较


益时疆缘群文化

明孝陵

发现方式

2022年最新的天地图卫星影像电子地图中发现

20世纪80年代测绘局绘制的明孝陵航拍地图中发现

年代

2100年以上

600多年

规模*

覆盖全疆、甘肃玉门、内蒙古居延泽(今为居延海)

1.7km²

文化底蕴

结合游牧生活习惯,依据《易经》、《公羊春秋》、《治安策》(贾谊)、《天人三策》(董仲舒)等文化元素,设计相关牧场对应的传说和各据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在内在关系上又高度吻合《易经》和春秋公羊学思想。记录2100多年内地与边疆结缘的文化润疆历史,阐释了中国大一统思想的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原生态和空间序列上的完整性

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具有完整的空间序列

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具有完整的空间序列

创造性

体现了中国天人感应世界观和审美习惯,代表一种中国古代特有的环境美学艺术成就,一种天人感应观念下的堪舆理论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历史见证

能为一种濒临消逝的益时疆缘文化群提供一种独特的见证

古代帝王陵寝规划设计的见证

 

7.3.2益时疆缘群文化在申遗上的不足之处

南京 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先生认为,“作为申报的遗产还必须具备布局的完整性和环境的原生性以及遗产所在地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与理解度亦即遗产及其生存的环境都要保持完整性哪怕遗产本身已是残墙断垣只要它具备应有的内涵和地位只要其整体布局还在只要它的生存环境没有遭到后来人的任意侵占和破坏只要它真的还得到文明社会的尊重和呵护那么它就有资格接受世界的评审和认定从而成为全人类共享共珍的文化财富。

对比南京 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先生关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经验,益时疆缘群文化目前急需有二:一方面,进一步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政府和民众增强对该文化认知的积极性理解度


7.4文化上的万里长城

益时疆缘文化是一个植根于祖国大地上的,深入农牧民心中的,甘于奉献的,甘于寂寞的文化阵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片文化阵地,说小他非常小,2100余年无人知晓。说大也非常大,横亘北疆。但是,在2127年的岁月长河里,它从未丢失过、从未易手过、从未弃守过。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对当今社会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7.5本章小结

明孝陵是目前唯一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帝王陵园,而能够入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发现了明孝陵神道上的建筑呈现北斗七星图式。依据“天人合一”学说,“中国历史发展中,北斗星浑然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天人相感是彼时星人关系的互动,也是自然物象化为文化事象的精神催化剂。回望历史,北斗星已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事象,其中体现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寄寓着先民的哲学思想与伦理道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