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绝,是因为,我当时在做更重要的事情。还记得地下火山地震带的地图吗?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计算后,发现,近期地下会发生巨大裂变,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坑洞,这个洞,直接通到地下岩浆里头。”
“你的意思是说……”
“你的朋友,可能已经进入了这个坑洞。任劫,你有没有想过,既然你们能从外面进入坑洞,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人从里面出来呢?”
“你的意思是说……亚历克斯?”任劫惊愕地捂住了嘴巴。
“我想,你应该也已经猜到了,他不是普通人类,他是地心人。”连啸漫不经心地说着天方夜谭般的故事:“由于人造火山计划,导致地下火山岩浆流的走向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及时释放毒气和热气的话,地心就会快速膨胀,地球就会爆炸……”
在地心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并不畏惧岩浆的灼热,或者说,他们的整个身体,都是用岩浆构成的。他们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早在类人猿主宰这个世界之前,他们就已经发明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
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和类人猿共同生存的地球,决定利用自己的高科技,制造一条通道,从地心直通到地面上,将毒气和热气释放出来。他们成功了,这就是为何地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洞,而且地球整体温度逐步上升的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地心人也对地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就派了一个人,来到地面上,和地球人沟通。
由于他们是由火焰构成的,所以,他们的身体一碰到类人猿的血肉之躯,就会让他们自燃。所以,那个地心人穿上了特质的模拟人体的皮衣,化身成了亚历克斯。
新亚历克斯看到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他突然有点心动了,他觉得,地下虽然好,科技也比地面发达,但是,人们都太保守了,都不爱玩,不爱胡闹,甚至都没有“赌博”这种东西。
于是,他动了贪念,决定留下来。在这个时候,一个神秘组织发现了他的踪迹,大胆地派出帮手,和他联系,这就是SCI组织。
在SCI组织的游说下,这个假冒的亚历克斯决定与对方合作,他想要利用地下岩浆,制造一场灾难,让人们畏惧,进而控制这个世界。
听到这里,任劫不由得皱眉说:“上一代人类,果然来到了地下聚居?他们还都活着?”
“是的,这就是我留给你那个暗示的意思。大十字架定式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吗?十字架,是创世之神的象征,而我们这个时代,也正在被来自地下的神,重塑的过程中。根据亚历克斯所说,地心人的数量也很有限,已经到了很难种族延续的地步了。所以,亚历克斯才想到要及时行乐,回到地面,重新成为地上的王。”
“那么,你呢?你在这件事情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呢?”任劫盯着连啸的眼睛看,似乎要将这两汪漆黑的深潭水看透:“为什么留下大十字架定式,吸引我的注意力呢?”
“如果地球不存在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吗?”连啸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是说出的话却让人惊心动魄:“回到刚刚的数学模型,我计算出,如果一直持续将热气释放到地面上,由于大气压的压迫,这些气释放不出去,整个地球表面就会被毒气和热气覆盖,就好像,随时会被点燃的火药桶。到时候,就算是只有一颗小陨石擦过大气层,地球也会如同火柴一样被点燃的。当然了,很可能,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会先一步,被毒气毒死。”
“所以……”
“所以,我找到了亚历克斯,想要劝说他,但是,他的态度犹豫不定,因为,他是不怕毒气的,对吗?他一直生活在地下啊。地球表面的人死活,和他没有关系。于是,他就让SCI的人,先将我软禁了起来,直到我遇到你。他们说,如果我能干掉你,就选择和我合作,保住地球。于是,我的第一个方案是将你引到那个洞穴去,让地心人对付你。不过,你似乎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那,那现在怎么办?”任劫有些慌神了。
“你害怕了?看来,你这个图书管理员还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大场面啊。”连啸笑着说:“当然是让你的人,先干掉SCI的那帮跟屁虫啊。”
任劫猛地回头,这才看到,已经有好几辆幽灵车,跟在了自己的车后,它们自然是别有用心的。
“杀人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连啸对身后的战斗似乎一点都不关心,淡淡地说道:“你知道寒玉吗?”
“寒玉?”任劫不知道连啸为何开始突然说其他的话题。
“因为玉质寒冷,所以称寒玉。唐代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云:‘角枕截寒玉。’渐渐地,它用来称呼清冷之物。唐代李贺《江南弄》诗云:‘江上团团帖寒玉。’用‘寒玉’比喻‘月’。李群玉《引水行》云:‘一条寒玉走秋泉。’用‘寒玉’比喻‘水’。”
“你在说什么?怎么突然开始拽文了?”
连啸突然转过头,神秘兮兮地问:“你有没有听说过奈河啊?”
奈河,传说中流进冥府的河。水中到处都是不能投胎的孤魂野鬼。
关于奈河到底在什么地方,古今学者都有不同的考量。
明代学者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辨奈河》中写道:“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奈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河。”
《宣室志》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
“奈河,就是真正具有‘寒玉’属性的水。我已经测算出它的位置了,只要将奈河引入到地心,自然就能用至阴至寒之水,控制住地热,那样,地面自然也能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