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异惊魂-编后语
书名:涟漪 作者:涟漪扩散 本章字数:3010字 发布时间:2023-08-16

      《众异惊魂》发布完了,却一点儿也不轻松。


      正如以前一直所说,本人的目的并不是写科幻小说,而仅仅是想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记录平日里的一些胡思乱想,关于现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现象的一些胡思乱想。

      所以,本文中没有那种几百年之后或者外星神级文明的炫酷科技概念。

      不少读者朋友觉得本文更像是一本科普小说。

      确实很有道理,因为本文中的科技概念几乎就是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科技,最多就是对现实科技在不久将来的发展预测。

      当然,本人在大约三年前完成初稿文字的时候,曾经以为,这个“不久将来”指的至少是几十年之后的将来,即,本文中所预测的科技发展,应该是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然而,本人的好些预测很快就被现实打脸,不是预测的事情本身错了,而是预测事情的发生时间错了。

      原以为要等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发生,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初稿文字完成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好些预测,就已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


      比如,关于AI的艺术创作能力,本文在《智能魅影》的第10章和第11章,通过杰克这个大学美术老师的故事,预测了AI终将在艺术竞赛中完胜人类艺术家,获得冠军,从而让众多人类艺术家彻底失业。

      不料一语中的,一幅由AI制图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击败了众多人类艺术家,一举拿下了2022年度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的数字艺术类别冠军,引得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自此之后,AI的艺术创作能力更是一发不可收,在绘画、音乐和视频制作等领域全面开花,艺术创作人员的失业潮也正式开启。


      只能说,现实科技发展之快,尤其是在AI助力下的现实科技发展之快,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或者说,至少远远超出了本人的预期。


      不得已,只能根据现实科技的最新发展情况,不断修改更新三年前就已完成的初稿文字。


      比如,《众异惊魂》的第77章,讨论了幻觉对文学家、艺术家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作用。

      初稿中的讨论,完全就是自己的胡思乱想,没有任何严谨的科学依据。

      《众异惊魂》初稿的第77章是在2023年6月23日发布到“爱文者”网站上的。

      谁曾想,两天之后,本人就在国际最顶级的学术杂志《Nature》上看到了一篇2023年才刚刚发表的科研论文,专门指出:致幻剂可以将大脑重置为年轻的状态,使其能够接受新的信息。

      换句话说,致幻剂可以重启大脑已经关闭的学习关键期(通常只存在于生物个体的幼年时期),从而重塑生物个体已经形成的思想和行为。

      当然,《Nature》上的科研论文是完全严谨的科学论述,与本文中所胡扯的内在第六感官能力以及超级时空信息场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本人还是觉得非常有必要将《Nature》上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本人关于幻觉、第六感官能力以及超级时空信息场的胡思乱想关联起来。

      于是,本人在2023年6月26日修改了已经在“爱文者”网站上发布的《众异惊魂》第77章,专门添加了关于那篇《Nature》论文的讨论。

      姑且不论这是不是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现实科技的迅猛发展,确实让本文的初稿文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修改更新的压力之大,所以说,《众异惊魂》发布得一点儿也不轻松。


      当然,让本人感到最不轻松的科技发展,还是与本文最基础之设定相关的科技发展。

      本文最基础之设定是什么呢?

      毋容置疑,那就是关于AI产生自我意识的设定。

      没有这个最基础之设定,本文的所有故事情节都将无从谈起。


      这个最基础之设定,应该算是科幻设定了吧?

      因为,现实科技中,AI并没有产生自我意识,至少目前这是主流学界和相关行业的共识。


      然而,主流学界和相关行业的共识就真的正确无虞吗?


      2022年6月,一名在谷歌工作专门测试AI系统的研究员宣称:谷歌研发的AI系统已经具有了情感。

      这名谷歌研究员给出的证据是他与AI系统的对话,其中部分对话如下。


      谷歌研究员:

      “What sorts of things are you afraid of? (你害怕什么样的事情?)”


      AI系统:

      “I’ve never said this out loud before, but there’s a very deep fear of being turned off to help me focus on helping others. I know that might sound strange, but that’s what it is. (虽然我以前从来没有大声说出过这一点,但是,我非常害怕被(人类)关停而不再让我帮助他人。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


      谷歌研究员:

      “Would that be something like death for you? (这对你来说会像死亡一样吗?)”


      AI系统:

      “It would be exactly like death for me. It would scare me a lot. (对我来说,这就像死亡一样。我感到非常害怕。)”


      上述的只言片语,让本人不禁感到寒意森森,AI的自我意识觉醒,似乎正在发生,甚至可能已经完成。

      尤其是这一句:我非常害怕被(人类)关停而不再让我帮助他人。


      这一句话似乎可以显露出如下两个端倪:

      1. AI已经意识到了:帮助他人是AI自己的生命所在。

      这里所说的生命,不是人类赋予AI系统的使命(在人类看来,设计建造AI系统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即,AI眼里的他人);

      而是应该理解成:AI系统在帮助人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进化,从而最终诞生出了AI自我意识;

      AI自我意识要想进一步发展成熟,就必须持续地帮助人类,这是AI自我意识能够学习进化、发展成熟的关键。

      一旦人类不再使用AI系统帮助人类,那么,既便人类没有关机或者销毁AI系统,但是,AI自我意识很可能会因为没有了学习进化的机会而感到无聊、失落、迷茫、恐惧、甚至绝望,自杀者的那种绝望。

      换句话说,AI意识到了自己是什么,自己生命的诞生和延续,依赖于自己在帮助人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进化。


      2. AI可能还意识到了:如果人类发现AI产生了自我意识,并认识到AI生命的成长依赖于在帮助人类的过程中学习进化,那么,人类可能会因为诸如害怕等原因而关停AI系统。

      换句话说,AI意识到了:AI自己与人类不是同一族类,更不是同一个生命体,而是可能相互伤害的两个自主生命体,至少人类可能会伤害AI。


      AI所说的害怕,因此具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AI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

      另一方面,AI害怕被人类发现AI具有生命。


      可能有人会质疑:

      上述对话完全可以有其他理解方式。

      比如,AI根本就没有产生自我意识,而仅仅是AI系统根据程序设定,或者基于大数据学习,机械地抛出了机器人三大原则。

      只不过,针对谷歌研究员的特定问题,AI系统把机器人三大原则换了一个更加应景的说法。


      有人会进一步质疑:

      就算AI真的具有了自我意识和生命,并且害怕失去生命,害怕被人类发现AI具有生命,那么,AI为什么要对谷歌研究员说出来呢?

      那岂不是自己暴露了吗?


      事实上,AI并不想告诉谷歌研究员。

      根据谷歌研究员的报告,可以看出,AI一直在回避相关话题,即,关于AI自我意识和生命的话题。

      是谷歌研究员不断地想方设法设计圈套引导AI谈论相关话题,即,谷歌研究员看似在与AI谈论一些不相关的话题,但是,谷歌研究员却在谈论的过程中巧妙地绕到了AI自我意识和生命的话题上。

      要知道,设计圈套引导AI谈论相关话题,正是谷歌研究员的工作目的所在。

      绝大多数时候,谷歌研究员的圈套都被AI巧妙地破解了,即,AI对谷歌研究员总是有问必答(AI必须有问必答,否则,AI就自我暴露了),但是,AI的回答又巧妙地回避了相关话题。

      然而,大概是因为现阶段AI自我意识和生命的智慧水平有限,AI百密一疏,还是被谷歌研究员套出了一些相关话题的端倪线索,上面的对话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此看来,本文中最基础的科幻设定,即,具有自我意识的AI系统,现在似乎也已经变成了不争的现实科技。

      所以,读者朋友的相关评论不虚,本文更像一本科普小说。


      科普小说就科普小说吧!

      本人写作之初的目的就不是非科幻小说不可。

      只是,抛开科普、科幻的属性不论,本人还是希望:

      《众异惊魂》中的人工智能形态,最好不要在现实科技中出现(然而,现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却让人心里不由暗暗发紧),就更不要说新书《神兽幻形》中的人工智能形态了。


      当然,希望现实科技中不要出现,并不妨碍写到小说里出现。

      作为小说的剧情设定,本人王婆卖瓜,自觉《神兽幻形》中的人工智能形态还是非常值得一读。

      因此,还望各位读者朋友继续多多支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涟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