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异惊魂-96 一轮意外的批判3
书名:涟漪 作者:涟漪扩散 本章字数:2127字 发布时间:2023-07-31

      其实,既便说理性的科学适合机器系统,通常也仅仅是指简单的机器系统。

      科学思维的根基是还原论,即,把一个系统拆成一系列彼此割裂的简单组分,然后研究各个简单组分的属性和功能之规律,最后再把所有组分的属性和功能整合到一起,从而还原出系统的整体属性和功能。

      正是基于还原论,从亚里士多德时期甚至更早,人类就在探讨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什么,科学也因此发展出了分支繁复的学科体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早期,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简单系统(简单系统都没搞清楚,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到复杂系统),因此,还原论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效果,极大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并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以至于像黄花菜联盟那种由对科学一知半解的政党所建立的国家,更是专门兴建了许多专科大学,只教授某一类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当然,这对黄花菜联盟改变自己国内一穷二白的科技环境,确实起到了短期表面的急功近利之效果,甚至一时比肩星空国,星球大战也不落下风,一度被视为社会治理发展的成功典范,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还原论的科学思维。


      然而,当人类的关注焦点从简单系统转到复杂系统之后,还原论的科学思维便显露出了其强弩之末的颓势。

      既便所有组分的属性和功能都100%地搞清楚了,却仍然还原不出复杂系统的整体属性和功能,或者说,还原出的结论,与复杂系统的真实情况,可谓天差地别,甚至南辕北撤。

      用科学的语言讲,简单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不论多少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不论多少组对应关系,只要一一研究清楚了,就可以准确预测简单系统的未来状态。

      复杂系统则不一样,虽然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但不是100%明确的,通常具有一些混沌对应关系,既便输入变量具有同一套数值,输出变量也会出现完全随机的取值。

      正是由于复杂系统存在混沌对应关系,所以,复杂系统的未来状态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不论你把复杂系统的所有组分研究得多么深入精确。

      当然,这里指的是,复杂系统无法用还原论的科学思维准确理解和预测。


      于是,人们又提出了系统论(也称整体论)的科学思维,以期能够准确理解和预测复杂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科学思维,一个系统不应该被分隔成组分进行研究,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将所有组分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

      通俗地说,还原论就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而系统论则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论最早主要是一种哲学思维,直到混沌数学、复杂网络等理论出现,系统论才真正成为了一种科学思维。

      混沌数学和复杂网络理论是研究从微观多主体自组织行为到宏观系统性能涌现的重要且有效方法,从而将科学对复杂系统的认知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所以,人类乐观地相信,有了系统论,科学就可以彻底地揭开宇宙的所有奥秘。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系统论的科学思维,不论是混沌数学,还是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现实复杂系统时,所有的组分和变量都必须是基于视听嗅味触这五种外在感官信号而定义的。

      这是由“科学”这两个字所必然决定的。

      科学的本质就是可以被视听嗅味触所感知并证实的经验知识(是否已经被感知或证实,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毋容置疑,人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类社会更是一个超级复杂系统。

      但是人的意识、精神和灵魂,显然是无法被视听嗅味触所感知和证实的。

      那么,基于混沌数学和复杂网络理论,再辅以其他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管理人类社会真的会有效吗?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机构组织有三个人,则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公司的管理架构可以有三种拓扑类型:金字塔型、直线型和环形;对于一个给定类型的管理架构,需要再根据每个人的技能,将三个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结点,以期最大化机构组织的运行效能。

      这就是复杂网络理论目前所能做的事情。

      然而,这样就真的可以实现机构组织的运行效能最大化吗?

      非也!

      一个简单而现实的因素,三个人彼此之间的合作意愿,就能让复杂网络理论的研究成果瞬间失去价值。

      显然,无论管理架构的拓扑选型和人员技能的岗位匹配多么科学,如果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两个人就是不愿意彼此合作,那么,机构组织除了吵架劝架,别的什么事也干不了。

      可是,人员之间的合作意愿,根本就无法进行科学理性的准确分析,无论是主观问卷调查,还是客观潜意识行为统计分析,都只能得出近似判断,保不准表面礼貌客气的两人在具体工作中就变得怒目相向。

      现实中,人员之间的合作意愿,全靠领导阅人无数、慧眼识珠的感性判断,居然效果通常还很不错。


      所以,康德要反思和批判理性,肯定神学道德对人类社会的不可取代之价值和作用。

      所以,星空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聘用宗教人士指导宇宙探索工作,一旦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神学思维可能才是彼此信任并和谐交流的基石(基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就是彼此毁灭的星球大战)。

      拥有神学思维的生灵,基本心态是谦卑的,毕竟,心里装着万能的神灵,凡胎生灵怎么可能敢狂妄?

      于是,两个谦卑的生灵遇到一起,就比较容易友好交流,和谐相处。

      拥有科技思维的生灵,则不一样,自己创造出了强大的科技,自己简直堪比神灵,所以基本心态就是狂妄。

      两个狂妄的生灵遇到一起,谁都看不起谁,只能你死我活,一决雌雄。


      所以,欧阳一粟认为,政府鼓励在微型人类社区开展宗教活动,是非常明智的政策。

      只是,欧阳一粟并不确定,自己所调研的那几个微型人类社区里的灵学修练是否算是真正的宗教活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涟漪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