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746字 发布时间:2023-07-22

陆游(1125—1210年)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字务观,号放翁。


他心怀爱国热情,坚持抗金,却屡遭当权派排斥和打击,于是归隐田园“以诗明志”。


陆游和唐婉是一对的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陆游才华出众,唐婉才貌双绝,两人情投意合,郎情妾意。


1144年,20岁的陆游,风风光光娶了17岁的唐婉。


婚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如胶似漆,恩爱有加。


然而,温柔乡村即是英雄冢。


唐婉的才情让陆游为之着迷,这影响了陆游对仕途功名的进取之心。


在陆母看来,儿子的不思进取就是唐婉造成的。


而且,唐婉嫁入陆家三年,都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这让陆母难以忍受,便责令儿子陆游休妻。


陆游无法承受这种沉重的孝道压力,只好同意母亲的要求。


这位年轻美丽的佳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前一天还和自己卿卿我我的丈夫,竟然要休了自己。


就在陆游娶了第二任妻子后,唐婉也嫁给了皇家的后裔赵士程。


赵士程是越州山阴人,宋太宗玄孙之子,少年如玉,天之娇子,真正的皇室子弟,且宽厚重情。


赵家和唐家是世交,所以赵士程很早就认识了唐婉和陆游。


赵士程一直爱慕唐婉,暗恋她已久。


奈何唐婉从小就爱上了表哥陆游,所以他只能把这种情愫埋在心里。


即便唐婉已婚为人妻,赵士程也还没有娶妻,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后来,知道唐婉被休回家,赵士程不在乎她是陆游的休妻,也不在乎她能不能生育,甚至不在乎她从来没爱过自己...


在家族的压力和世人的嘲讽和议论下,他坚决娶唐婉为正妻。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里,被休的女子很少有好的归宿,不是做继室,就是是妾侍。


作为宋朝皇亲贵族的赵士程,偏偏迎娶唐婉这位休妻为正房,这得有多么宽广的胸怀,承受多大的世俗压力呀?


还是说,他对唐婉情有独钟,才下定如此决心的?


如果这是放现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情种(舔狗)。


可以说,这是每个女人都想要的最完美的伴侣。


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还是皇家后裔,最重要的是还那么痴情,简直就是完美的白马王子。


然而,唐婉只爱陆游一人,这个天下就是这么无奈。


1153年,陆游前往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取为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居次,秦桧大怒,想降罪主考。


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然被秦桧除名。


数年相守,虽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但唐婉一直郁郁寡欢,赵士程知道她忘不了表哥陆游。


有一天,赵士程实在不忍心看到妻子每天都那么沮丧和悲伤,所以安排他们俩人见面,想着可能会让她的心情好一些。


不久,两人一起来到沈园游玩,碰巧遇到了陆游。


三个人意外相遇,赵士程见状,借故有事离开,留下他们俩人面面相觑。


七年之后的相遇,两个人四眼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滋味却不知如何说起。


一阵恍惚过后,唐婉迈着沉重的步伐,柳眉深情一撇,就朝着丈夫追去,只留下陆游在那里发呆。


一盏茶的功夫,赵家丫鬟来此,说夫人命她送来一壶酒、两碟小菜,陆游喝了几杯酒下肚,万般愁绪涌上心头。


随后在墙上提了一首诗《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第二年,唐婉又来到了沈园,见到了陆游的《钗头风》,千千的滋味涌上心头,热泪盈眶,于是附诗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海誓山盟生生于耳,但人成给路,今非昨也…


写完这个首词,唐婉泪如雨下,回家后一病不起。


此时的赵士程才明白,三年相识,十年相守,却抵不上一首《钗头风》。


你说他不生气吗?当然非常生气,所以便有这样一段道白:


“十年,始终不得汝心;十年,始终不得汝爱。”


“既然你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又何必再在沈园墙头和上一阕?”


“徒让世人为你们悲叹,我却只能落人笑话?”


“我是注定只能以默默之姿态,成就汝与陆兄唱绝千古的爱情佳话。”


但生气又能怎么样呢?谁让自己那么深爱唐婉呢?


虽然有些生气,但其实娶她进门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收起心思,他为唐婉寻便天下名医,只是...


可惜的是,唐婉的心病已经病入膏肓,再也无法治愈。


1156年,唐婉于这一年的秋天,倏然而逝,一代佳人香消玉殒。


之后赵士程再也没有续弦,南下赴职,十几后也病逝,一生只娶唐婉一人而已。


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情深义重的情种。


而陆游也是一生郁郁忧愤,一半是家国,一半是唐婉。


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到了1163年,宋孝宗即位,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


陆游先后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请陆游到其幕中担任参议官。


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被宋孝宗召见,但并没有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1179年,陆游从福建常平茶盐提升,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一方面,他花了很多精力来处理因为茶盐售后服务,茶盐户破产,各种因私贩和闹事反抗,而引起的纠纷和诉讼。


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员向茶盐户收取高额茶盐税,处置他们趁机搜刮大量民脂民膏的行为。


1188年7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的制造和修缮,再次进入京师。


1189年,宋孝宗禅位于赵敦(宋光宗),陆游上书,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


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实现收复中原。


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


再次上书谏官宋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还劝皇帝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因为陆游的“喜论恢复”,所以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的“不合时官”。


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笑风月”的名义将其削职罢官。


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卧床不起。


1210年年底,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5岁。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思是: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唯一让我难过的是,我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父亲这个好消息!


这表明诗人心有不甘的壮志,反映了他内心的悲伤和遗憾。


陆游的诗现存有9300多首,在艺术和思想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诗中,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批评了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还描述了许多日常风景和田园风光。


他的田园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新而富有哲理。


除此之外,又以梅花自喻的《卜算子·咏梅》,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陆游的爱情诗朴实无华,没有刻意的修饰和雕琢。


比如写给唐婉的《钗头凤》,表达了他对唐婉一生真挚悲伤的爱情,触动人心,令人叹为观止。


陆游有着炽热的爱国热情,他不仅努力抵抗黄金,而且关心百姓的疾苦。


他希望改革不利政治,减轻人民的负担。


即使他一直受到压制和排挤,依然无怨无悔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