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鼓吹对外侵略扩张的日本高层人物除了小川又次、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大川周明、石原莞尔等人外,北一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北一辉是日本新泻县人,日本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哲学家、国家主义和超国家主义的提倡者、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创立者。早年参加中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在上海炮制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提出了一套日本法西斯化的设想。1919与大川周明成立法西斯团体犹存社。1936年与西田税策划二二六事件,失败后在1937年被日本政府处决。
北一辉出生在日本新泻县佐渡郡,1906年,二十三岁时自费出版了《国体论与纯正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的立场批评以天皇主权说为中心的“国体论”,因而在反政府的社会主义运动阵营里蔪露头角。同年加入革命评论社以及中国同盟会,展开他投身中国革命十三年的生涯。
在这段时间,1911年应宋教仁之邀,参与辛亥革命,在上海、武昌和南京等地活动,此后北一辉长居上海。1913年因宋教仁被刺,北一辉自组调查团,意图调查宋教仁被刺的真相,遭到日本驻上海领事勒令返国三年。
1916年因中国民众反日情绪高涨,于是北一辉开始将注意力转回日本。他主张推翻现行日本政治体制,同年北一辉在上海撰写《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主张以武力革命方式再造日本。同年底回国加入右翼社会主义运动。1921年出版《支那革命外史》,介绍中国革命,主张中日军事同盟。
1927年,北一辉弟子西田税在东京创设天剑党,以北一辉的学说为建设蓝图,广罗全国中下级军官,图谋革命。1936年因“二.二六”政变而遭政府逮捕。1937年被日本政府以教唆“二.二六”政变的思想主导犯正式起诉而遭枪决。他的理论后来成为了日本法西斯主义思想的理论根据。
北一辉是日本最著名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家,他崇尚暴力,鼓吹战争万能,宣扬国土狭小的国家对外扩张是合理的,极力为日本的侵略政策制造理论根据。他还宣称,日本应当打败英美俄中等国,缔建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北一辉的法西斯思想理论是日本对外扩张,特别是侵略中国的直接理论依据。
在积极推行“大陆政策”的同时,日本形成了以裕仁天皇为首,以近卫文麿、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为主要人物的法西斯集团。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
这一天,广田弘毅内阁召开五相会议 (首相、陆相、海相、 外相、藏相),通过了这个纲领。主要内容是: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的同时,期望向南方海洋发展;巩固日'满'国防,消除北方苏联的威胁,并防范英美,实现日、'满'、 华三国的紧密合作;以苏、美为目标,扩充陆军和海军军备等。
明治政权成立之初,明治天皇就确立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扩张思想。日本对外扩张从总体看分为:以陆军为主的"北进"也就是大陆扩张和以海军为主的"南进",即海洋扩张。
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开始创立和加强海军建设,从而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明治20年以来,日本民间知识人开始著书立说,提出了南进论和加强海军建设的主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南进论渐渐走向政策化。1936年8月7日五相会议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在《基本国策纲要》中确立了南进政策,从此南进论就政策化了。
《基本国策纲要》的具体内容是:
(一)国家大政的根本,在于根据大义名分,内则巩固国家基础,外求发展国运,使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的安定势力,确保东方的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以体现建国的理想。帝国鉴于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基准的大纲如下:
1、排除列强在东亚的霸道政策,根据真正的共存共荣的主张,共享幸福,这就是皇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国在对外发展政策上应予经常贯彻的指导精神。
2、为希求国家的安泰,并拥护国家的发展,以确保帝国在名义上和实质上都成为东亚安定势力的地位,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
3、对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在于希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日满国防的巩固,消除北方苏联的危胁,同时防范英、美,具体实现日、满、华三国的密切合作,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执行时,应注意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4、对南方海洋,特别是对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我国民族的经济发展,一面避免刺激他国,一面以渐进的和平手段扩张我国的势力,并与满洲国的建成相配合,力求国力的充实和加强。
(二)以上述根本国策为轴心,统一调整内外各项政策,力求适应当前形势而实现刷新国政。其纲要如下:
1、扩充国防军备
(1)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
(2)海军军备,应配备和充实兵力,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2、我国外交政策,总的来说,应以不折不扣地完成根本国策为基本精神,加以综合地革新,军部为了使外交机关能够进行有力而充分的活动,应努力进行内部援助,避免由军部出面工作。
(三)政治行政机构的革新改善、财政经济政策的确立以及其他各种设施的运用,都必须和上述根本国策相适应,关于下列事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指导和统一国内舆论,使在突破非常局面上能够巩固国民的决心。
2、为希求发展执行国策所必需的产业和重要贸易,对行政机构和经济组织应进行适当的改革。
3、在稳定国民生活、增强国民体力、健全国民思想方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4、为航空及海运的事业的飞跃前进,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5、加速制定国防和产业所需重要资源、原料的自给自足计划。
6、一面革新外交机关,一面充实情报宣传组织,使外交机能与对外文化活动得以充分展开。
一切准备就绪,就看首相的号令了。近卫文麿是刚刚上任一个多月的首相,近卫文麿出身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是近卫笃麿和前田庆宁女儿—衍所生的长子。其父近卫笃麿是明治时期的知名人物,曾任学习院院长和贵族议长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