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局部的和平
书名:斯科洛的只言片语:新的王朝 作者:苍渊之握 本章字数:4471字 发布时间:2023-07-20

       第尔威斯担心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于是派出使者在领主之间奔走并声称,希望联合成员可以帮助受到威胁的科德;同时,另外一位使者悄悄出现在特莱威尔,并向对方提到,他的主人并非想与特莱威尔发生敌对,而是身为邑主,不得不遵从领主的决定,况且还有联合成员支持他的领主。


       不过,在能言善辩之人的劝说下,领主梅德拉斯和他的兄弟第尔威斯还是在首府相聚。他们陪伴在母亲身旁,气氛看起来融洽而温馨。由于兄弟之间的不和,德伦萨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过陪伴。


       母亲的眼泪和外部形势的危险,使兄弟二人暂时放下了争执。不过,他们拒绝签署所谓的和约,认为这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而并非国家之间的纠纷。在完成祭拜神灵的仪式后,兄弟二人合兵一处,打算向正在进行激烈对抗的莱德斯尼进发。


       在援军迟迟不到的危险时刻,当地城主手捧城市的民籍和图册,呈现给诺尔指挥官凯德并提到,如果诺尔军队可以将围城延后一段时日,他必然会带领守军献城投降,由于超出军法的期限,所以他的投降并不会因此受到惩处。


       诺尔指挥官愉快地招待了这位莱德斯尼的城主,当他看到对方狼吞虎咽吃下送来的食物时,轻松地与身边的军官们说道:


       “看来他们的主君并没有想要与自己的臣民同甘共苦,宁愿过着安逸的生活,而将城市和土地拱手让予对方。这样看来,也只有投降才能让城市避免更大的灾祸。曾经的特莱威尔是这个样子,而今的科德也是这个样子。”


       诺尔领主希望指挥官能够取得一次大规模的胜利,从而进一步清除前进的障碍。他看到前线统帅送来的战报,乐观的认为诺尔将很快获取胜利。但对方非但没有在约定的期限内献城,反而趁此时间加固防壁。疏忽的凯德并未在意,直到对方升起战斗的旗帜,还向凯德发出嘲讽的言辞。


       在随后的战斗中,眼花缭乱的箭矢和石块落在诺尔士兵的身上。而在领主的军队抵达之后,又趁疲惫的诺尔军队防备疏忽之际,发起一场夜袭而使诺尔军队不得不狼狈撤退。而身为指挥官和公室成员的凯德,在将军队带到安全的地带后,以此为羞愧而在一棵树下自刎而亡。


       这场胜利足以一雪失败的前耻和鼓舞人们的士气,失败的消息传入诺尔的首府,对于正在得意的威科讷比如同晴天霹雳,镶嵌银饰的木制水杯从手中滑落。


       一段时间之后,诺尔领主身着丧服,离开首府等待失败而归的部队,悲痛的心情如丧考妣。双腿和右臂的伤口以及右眼失明,使副官达尔莱斯的活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马车的颠簸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就只能躺在一副门板上被抬回到诺尔。


       这位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让人搀扶着向主君行礼,这使得威科讷比更加难掩悲痛和愧疚,眼泪夺眶而出,赶紧对负伤的指挥官加以阻止并提到:


       “我当时并未听从拉底尔的建议,派出使者或暗探以打探对方的情况,而是贸然发起对科德的军事行动,自大的认为诺尔会像此前一样获得胜利。我站在这里等着你们,已经是无地自容;你们是如此忠实和英勇,却不能带着荣誉和战利品返回家乡,我不知该如何向你们的家人有所交待。”


       随后,他拔擢了达尔莱斯和科底利斯,他们曾在战斗中时刻注意前线的动向,并不断提醒指挥官凯德,不要轻信敌方城主,而是要犒劳手下的将士,加强攻势而一举攻破城市。


       坚守莱德斯尼的城主在战后以投敌的罪名,被押到梅德拉斯面前。面对严厉的领主,他声称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诺尔指挥官相信,城市一定会献城投降,避免让敌军采取更加暴虐的手段,拖延时日而为反击做好准备。最后,城主不仅获得赦免,还同时获得了领主和第尔威斯的奖赏。


       科德的胜利将松散的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特莱威尔领主斯特米尔听闻诺尔兵败而一阵窃喜,又因廷臣的一番说辞而陷入恐慌,担心联合阵营会趁机对自己发起攻击。而这一忧虑也很快就在一场七嘴八舌的联席会议上得到证实。


       于是,他向两方同时送去两封亲笔信,诉说自己处在两者之间的尴尬而危险的境地,他在信中不得不表示,自己虽然身为领主,但安全和生存的希望却是取决于别人,所以只能先是保持无奈的中立,再将渺茫的希望寄托于胜利者的仁慈。


       主动出击的联军,行进到特莱威尔的南部边界,打算在这里迎战诺尔军队。期间,联军士兵粗鲁地向当地人索要给养,就连随处可得的薪柴也要拿走一部分。


       一位名叫利威斯的老者曾在特来威尔的庙堂享有德高望重的令名,因厌恶同侪之间的排挤而宁愿辞去职务,回到北部家乡过平静的生活。诺尔部队在路过这位乡野老者的居所时,诺尔指挥官命令军队慢行,骑兵下马行进而军官低头行礼,以表示对这位老者的尊重。


       而这位老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敬对方。他告诉一位诺尔的军官,有一支队伍曾在昨日路过这里,在强行拿走了家中的鸡蛋后,又朝着手指的方向离开。


       诺尔军队找到并击退了这支小队,并从战俘口中获取到必要的信息。这支小队属于联军的前锋,而前锋又是属于加德迈尔的部队。他们在执行指挥官莱莫提斯的命令,在这里寻找和等待诺尔军队。


       现在,这位莱莫提斯不仅带领加德迈尔军队,同时担任联合军队的指挥官。在得知彼此的动向后,双方军队在互有进退的行动中来到瑞德利一带,在这里展开正面对决。不分胜负的战斗结果促使双方媾和,在一纸合约下规定了和平的时限。


       受伤的莱莫提斯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诺尔军营,有一位精湛的医师和两个周到的学徒照料他的伤口。诺尔领主希望这位卓越的指挥官能够为诺尔效力,但莱莫提斯予以婉拒,并在伤口痊愈之后,和其他被俘的联军士兵一起被释放回国。


       然而,这位赢得对手尊重的指挥官,却在国内受到羞辱般对待,这完全要归咎于狭隘主君的猜忌与卑鄙同僚的污蔑。莱莫提斯的军职被一名泛泛之辈所取代,幸亏了友人的相助,他才得以摆脱牢狱之灾。但他的家产已经充公,一家老小拥挤在城外的一间简陋的木屋里,如果不是友人的救济,一家老小可能会沦落到沿街乞讨的境地。


       一段时间之后,莱莫提斯从友人那里得知危险的信息,猜忌的主君打算将他与诺尔使者的来往视为反叛。朋友们都希望莱莫提斯离开这里,躲开猜忌的主君将要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处罚,并为他凑集一笔路费。莱莫提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而说道:


       “亲爱的潘尔和洛德利,还有其他不方便来到这里的朋友,语言已经不足以来表达我心中的感激和歉意。但是,凭着我对主君的了解,如果他发现我不知所踪,你们将必然会成为无辜的牺牲品。这是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诺尔使者希望我能够为他们的领主效力,他们承诺的条件足以疏解我的困窘,赋予的职位比过去还要尊贵,但这些都被我平静的加以拒绝,第拉家族世代居住在加德迈尔并为领主效力,我唯恐会有损祖先的令名而不敢懈怠。万能的太阳神可以为我作证,我并没有辜负过任何人。”


       莱莫提斯随后与他的朋友告别道:


       “我的朋友们,平行的世界已经为我敞开大门。你们不要为我哭泣,也不要前来参加我的葬礼,以免给自己招惹是非,务必不要因为我而受到牵连。希望太阳神保佑你们,当然也保佑我的家人。”


       在目送两位伤心的友人离开后,莱莫提斯平静的安排后事。身为军人使他每时每刻都做好了献身的准备;而今,他是为了家人和朋友,虽然活着的人要饱受离别之苦,但至少保全了性命和获得了安全。


       莱莫提斯的家人在诺尔使者的暗中协助下,离开加德迈尔,先是在特莱威尔短暂停留,而后安全抵达诺尔。指挥官的自裁消除了主君的猜忌却没能满足他的暴虐。莱莫提斯家人的逃脱使他恼怒不已,几位官员成了刀下之鬼。


       面对不断扩张的诺尔和沃克斯迈尔,地处斯科洛以东和诸领以北的费里阿提诺,竟然还能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似乎在费里阿提诺看来,这两个出身卑微的领主,不可能将他的势力推进到自己的边界。


       为了在北岸夺得一座码头,产生对南岸的威胁,由此打破东方在暗中的联合,沃克斯迈尔向萨瑞比斯展开军事行动。有多支军队集结在边界,从不同的方向对萨瑞比斯进行各种袭扰。


       当不堪其扰的领主打算有所改变时,他的廷臣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那就是联络东方领主而派出军队进行决战,或者与沃克斯迈尔签署和平条约。


       主张前者的人们认为,沃克斯迈尔的目的,不过是在试探东方领主的态度,如果萨瑞比斯孤立无援,那么沃克斯迈尔军队必然会兵临加曼斯。但后者却心存质疑,认为暂时的援助不可能长久保证领地的安全。


       萨瑞比斯领主最终听从后者的建议,派出拉科曼担负使者的任务,要与沃克斯迈尔谈判并签署和平的条约。这位萨瑞比斯的廷臣在谈判期间展示出雄辩的能力,引起沃克斯迈尔的注意。而为了得到这位拉科曼的效力,沃克斯迈尔不惜改变先前的策略。


       他们计划用一纸条约联合萨瑞比斯军队,共同向地处北岸的斯比达发起军事行动,并承诺将攻占的土地作为与萨瑞比斯的交换。就在签署和约之后的短暂时间,沃克斯迈尔军队不仅兵临边境,而且攻入市镇雷卡。


       虽然有人提出看法,认为沃克斯迈尔的行为,是要离间己方内部的关系,但深感不满的萨瑞比斯领主,还是将责任归咎于拉科曼。而被解除职务的拉科曼,很快就在暗探的护送下,和家人一同前往沃克斯迈尔的首府,受到领主的隆重接待,并从领主的诏令中接以重任。


       拉科曼加入到沃克斯迈尔在随后发起的军事行动中。军队攻破薄弱的防线,一路势如破竹而抵近加曼斯,请和的领主赤裸着上身,在士兵的欢呼声中出现在沃克斯迈尔军营。在稍作休整后,领主根据拉科曼提供的情况和建议,决定继续向临近的斯比达发起行动。


       斯比达领主派出卑微的使者请求议和,不过,当他得知领主的援军正从赫莫斯赶来时,便又立即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沃克斯迈尔领主表示,可以将斯比达东部的一大片领地给予赫莫斯,以换取双方的和平。同时又听取了拉科曼的建议,命令军队准备展开对抗。


       伯卡斯的胜利,使斯比达与援军出现分歧。斯比达领主再次派出使者,去往沃克斯迈尔军营。负责接待的拉科曼以不符合位阶的名义,拒绝会见使者,除非他们的领主能够亲自去往沃克斯迈尔首府。


       但拉科曼又在私下派出一位助手告诉来使,斯比达领主可以将军队部署在首府,声称是以此来维护城市的秩序和保卫领主的安全,从而将援军单独置于对抗的境地,而斯比达也可以视最终的战果而做出决定。


       沃克斯迈尔军队在随后毫无阻碍的将斯比达首府团团包围,而斯比达所期望的援军则是展现出消极的姿态,使领主决定求和,不想忍受旷日持久的攻防,同意前往沃克斯迈尔。但他刚一踏入沃克斯迈尔的领地,就被一位大区总督以接待的名义,扣押在一座府邸中。沃克斯迈尔再次发起行动,一路攻城略地而推进到赫莫斯的边界。


       军事对抗的失利,斯比达领主臣服的消息,以及沃克斯迈尔军队兵临边境,使得主和的人们趁机出现在赫莫斯领主的面前。在得到确切的消息后,拉科曼以沃克斯迈尔使者的身份,带领几位随从,以隆重的姿态前往赫莫斯的首府。


       姿态谦卑的拉科曼提出,虽然双方在此前发生对抗,但他的领主仍然打算将斯比达东部的一大片领地,给予赫莫斯以换取双方的和平。而沃克斯迈尔只以占领格莱瑞姆以西的一片土地就感到心满意足。


       同时又向对方暗示,如果赫莫斯领主不接受沃克斯迈尔的提议,那么东方的领主必然会将赫莫斯拉到军阵的前沿,进行毫无结果而损失严重的对抗。如果接受和平的提议,整个北岸都会随之得到安宁,而赫莫斯也会因此获得和平的好处。


       赫莫斯领主接受了沃克斯迈尔的提议,与沃克斯迈尔缔结和约,并派出军队占领曾经属于斯比达的土地。而出于策略的考量,沃克斯迈尔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主动发起任何军事行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