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胡思明将“字典”中15种病毒取出,以他称之为“杂交”方式多次试验,才最终制造出了那种病毒。
胡思明将该病毒命名为“攻T15”。其意,T指坦克,15,指该病毒出身之庞杂。
日本人的电脑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攻T15”刚刚达到能够摧毁其坦克兵团特定电脑系统的能力。
险胜也是胜利。
一年之内,“字典”共失手四次。
一次是高奇与另两位专家,以一星期的假期时间,苦心钻研,针对性地研制了一种电脑病毒,拿来交给胡思明。
一次是中国情报部门得到了十年来首次闯入美国战略指挥中心网络并使其瘫痪一半的电脑病毒,送来给郝力鲁主任,郝总将它交给胡思明分析测定。事后得知,这是美国军事部门为重大军事演习研制的电子武器子弹。
还有一次,高丽共和国国家情报中心派人送来一片小小光碟,言明它是日本电子部队最新研制的电脑病毒。
胡思明将这三次“字典”的出手结果,均定论为“失败”。
这三次,均以“字典”不堪重负,自动关闭电路。再由胡思明等人慢慢研究出破解方法而告终。
胡思明认为,美国、日本在这一专项领域内,就广度能力来看,应可算是比中国略强。而在水平高度上,至少也是和中国处于同一等级。而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技术水准也可算是在这一档次之中。。
要超出群雄,必须在具备与其他国家技术能力相等或接近前提下,另辟蹊径,从他人意料不到的路径,登上最高峰。
“字典”再次由胡思明高奇等人提出技术要求,并很快又一次大“升级”。
“字典”的第四次失手,就是这次胡思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尝试。
这次,胡思明从“字典”的丰富收藏里,捞出精华,调和组建,最后一步精炼,再放入“字典”测试,成了!
这结果就在现在高奇手中的闪着柔润光泽的小小碟片上。
听到胡思明说已经“试过”,尽管有完全的思想准备,高奇仍然不免心中一惊。他将碟片举到头前,对着壁灯光端详,看看正面,还看看反面。
胡思明有点儿好笑。
高奇也是电脑专家群中的顶尖高手了,此刻的神情,配上他的胡子长发,倒有几分荒山野岭中落魄的人忽然捡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的模样。
高奇将光碟递还过来:“思明,收好。”
胡思明看出高奇的心神不大集中,略感诧异:“怎么,你这边,还没摸着门儿?”
高奇摇摇头,又点点头:“应该说找到点儿头绪,可还是觉着范围太大,想一条条捋清吧,时间又太紧。”
------
时间太紧。
中国核武器大规模攻击日本,获得成功。
而日本目前仍还未有束手就擒的迹象。
数十枚核弹,等于将日本的主要地表烧了一遍。
就算绝大多数日本人都能躲到地下和山区洞穴,那富裕平原地区和各重要城市的财富损失,没有几十年时间,怎么能再生产积累起来?
仅仅消除污染,然后再建,就是举世无匹的庞大工程。
这样,还不能彻底打掉日本的战争气焰,可见,日本早有后手!
日本的后手,潜藏的东西是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
“也许,我们中国战时最高统帅部知道---”高奇等人这样想。
下一步,很可能是更加残酷的搏斗。
而且,可能很快来临。
高奇自认为,他负责的前段工作,没能完成任务。或者说,尚在努力之中,终没能赶上敌人的步子---
但是,决不可泄气!
---就高奇的工作性质来看,对一个国家,尤其是像日本这样具备了超高技术的国家的核武操作密码进行破解,这大概可被许多人视为现代的绝对的天方夜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