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今!巫咸!”
“主人,有什么吩咐?”
“鸿运城需要大量的武器和药丸,你们有比较好的铁匠和医生推荐吗?”
黎今结交的几位冶铁名匠生于百越,巫咸推荐的高徒祖籍岐山,皆仙踪不定,不可寻觅。
“要说附近的冶铁匠也不是没有,就怕他们的水平你瞧不上。”
鸿运城东,丹朱岭南,夏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黎今口中的铁匠。
“不对呀,我明明记得他们住在这里的呀?”
“莫非他们搬家了?”
“这个真难说,会不会知道我们要来故意躲起来了。”
夏风突然想起来,坐标重叠能提升事件的触发几率。
“老婆,想不想出去玩几天?”
“好呀,什么时候出发?”
“半个小时后,我在你家门口接你。”
灵儿刚收拾完走出家门,就看到了夏风。
“灵儿,我们躺后面休息。”
“啊,那谁来驾驶呀?”
“风行,帮我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
“好的,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请说出您要去的目的地。”
“晋州,泽县古城。”
“目的地设置已完成,请选择您的出行路线。”
“不走高速就行,最好是陆地,水域和天空都都走一遍。”
“收到。整个旅程大概一个半小时,预计15:00到达。”
风行原地升空,像一只巨型猛禽向西南方飞去。
“夏风,灵儿和你在一起没?”
“你找灵儿怎么找到我这儿来了?”
“她不是你老婆吗?”
“你怎么知道的,谁给我乱说?”
“切,全公会的都知道啦,你们在一起的话帮我喊她上线一下。”
“她还在休息,等会我们到晋州我喊她。”
“晋州?你们来晋州啦!”
“嗯,出来散散心,顺便做个任务。”
“真是的,来我的地盘都不通知一下,好歹让我们兄妹略尽地主之谊。报个坐标,我这就去找你们。”
河朔咽喉,两淮腹眼;
左天门之险,右天溪之阳;
卢泽在其北,伊洛在其南;
晋南压太行,形胜名天下。
泽县,自古就是煤铁的重要产地,被誉为“煤铁之乡”。
唐代起,泽州的冶炼、铸造、锻打等就十分发达,产生了许多工匠。
北宋时,泽县所铸“大观通宝”被誉为史上最美铁母。
金代时期,朝廷对泽县实行了“头户制度”,对工匠进行禁锢管理,出现了较多以“头”字命名的村庄。
到了元代,朝廷实行了“匠户制度”,对工匠进行专门管理,又形成了许多以“匠”字命名的村落。
明朝嘉靖年间,泽县各行各业的工匠们为了共同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组织起来,分别以九个头领和十八个匠人为代表,号称“九头十八匠”。
(九头:李生头、郭桂头、齐一头、郑一头、郑二头、刘半子头、李红头、董大头、张三头。)
(十八匠:铁匠、鞋匠、草鞋匠、裁缝、木匠、泥人匠、糖画匠、马匠、皮匠、刀剪匠、锁匠、铜匠、金匠、银匠、锡匠、钟表匠、眼镜匠、雕刻匠。)
清朝时,泽县被誉为“九州针都”,生产的“大德”牌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
现在的泽县铁器,改进了制作工艺,光是铁料的处理就要经过经蜡模制作回收、熔铁、浇筑、打磨、喷漆等前后六十八道工序,制作完成一把铁壶前后又需要数十道工序。
“噗!你俩来这里就是为了做任务?”
“那可不?听说现实和游戏中的坐标一致的情况能提高特殊时间和隐藏任务的触发几率。”
“那你们找到铁匠了吗?”
“别提了,我俩在泽县古城等你们的这两个小时一直在游戏中寻找,连个人影儿都没有。对了,你找灵儿什么事儿?”
“本来想催一下港口的设计图纸,你们难得来一次泽县,我带你俩去好好感受下‘九州针都’的魅力。”
泽县古城人流算不上多,有卖当地特产红山楂、山楂酒和甜柿子的,有开饭店卖馔(zhuan 四声)面等美食的,卖铁器的也不少,大多都是卖铁制茶壶的,还有一些是卖水果刀和绣花针。
“没想到,泽县铁器已经没落到如此地步了。”
“没落倒不至于,真正的手艺人都不在这里。”
“怎么说?”
“真正的工匠需要专注,有时候一件铁器一座就是好几天。像这些做生意的老板可是学不来,卖的产品大多是工厂流水线出来的,代表不了泽县的工匠水平。”
不知不觉间已经逛完了泽县古城,城门口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坐在手工木凳上,周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凳、木椅、木桶,与整个古城的氛围格格不入。
“过来看看吧,上好的木料,纯手工制作。”
淡淡的木香沁人心脾,几人不觉围了过去。
“老板,这木料是什么材质?”
“您可真识货,这是上好的香柏木。”
香柏木是柏木高山柏变种,多长于高海拔高山地带,由于常年吸收大自然之灵气而散发出天然的芳香气味,可安神补心,抗菌防虫。
“奇怪了,怎么这个木桶一颗钉子没有,连桶箍都是木头的。”
“姑娘好眼力。木板用榫卯结构拼接,外侧用鞣制的香柏木代替铁箍。”
“不会漏水吗?”
“姑娘可以试试,漏水了我白送给你。”
灵儿舀了几瓢清水进去,竟然一滴都没漏出来。
“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泽县工匠的水准。”
暖宝宝买了两个木桶送给夏风和灵儿,又转身和男人搭话。
“大叔,这些是你亲手做的不?”
“那还能有假?看见我这把柴刀了没,连木材都是我亲自去山里面伐的。”
柴刀通体黝黑不见一点锈迹,刀刃处寒光乍现,隐隐透出一股杀气。
“好刀!”
“这柴刀是村里徐铁匠打的,想要的话我带你们去。”
村庄依山傍水,地广人稀,铁匠、木匠、石匠、裁缝等一应俱全,真应了九头十八匠的传闻。
“徐老三,有人打铁喽。”
一连叫了几声没人回应。
“这炉子还烧着呢,没道理不在家呀。”
几人探身往里,却见一粗犷大汉躺在火炉旁。
“糟了!快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