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这一集的“挖匣子”,照应第十八章)
漓豆挺身而出:“我对墨香居各处了如指掌,叫得出各人名字,祖母认我,墨香居各人认我,你有何证据说我不是江采篱?”
“你……”江有仪一时无以应。
“哼,墨香居吃了迷魂汤才认你!”旁边跳出大夫人,“也就墨香居认你!问问其他人,可认你是江府三小姐?”
说着目光犀利地巡视身边的丫鬟婆子。
这些人哪里敢和她作对?有的低眉回避,有的干脆对漓豆怒目以视。
丁县令不为所动,似笑非笑地问江有仪:“我听坊间传言,你们夫妻俩对这侄女从来不以正眼,又如何认得侄女面貌?”
江有仪急了:“大人莫听流言蜚语,这江采篱在江府住了近十年,没有比我们更熟悉的了!眼前的就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妖女,冒充三小姐来图谋不轨!”
丁县令当然不急,慢悠悠踱到太师椅坐下。
欸,有门道?江有仪凑上去,在他耳边说:“大人,前次朱江枫的画册您满意否?”
丁县令白他一眼:“你又惦念回来了?好,画画册退回,你也退回松岭那片山林。”
松岭新近勘探出大量瓷土,几家瓷行争抢得很厉害,江有仪就送了前朝画圣的画册给丁县令,顺利得到了一个山头。
其实,即使他不送画册,县令大人也已决定大瓷行人人有份。
偏江有仪不自知,还以此沾沾自喜,现今听丁县令要将山头要回,心里一急,又说:“大人,江窑一品拥有现在的规模,全赖您提携成全。京中三弟每次来信都叮咛我,一定不要忘恩。这不,前天窑上寻到一套茶具,竟是大周时期的产物!知您最爱品茶,今天或明天,在下亲携到府上,与您共赏……”
正纠缠间,漓豆大声说:“大人,我有物证,证明我是我的物证!”
“拿出来!”
“在我住的地方。”
丁县令站起,问:“你住哪里?”
“梳柳院。”
“可记得路?”
“从后花园拐到竹林即到。”
“哦?”丁县令饶有兴趣,“且带我们到梳柳院看看。”
漓豆和祖母说一声,就带县令转出墨香居,向后院走去。
路上一片萧条死寂。
“这哪是住人的地方?江大爷,坊间风言不虚。”丁县令停住脚步,对江有仪说。
江有仪装作没听见,垂头跟着。
他想不明白:江府威势在笊篱城无人不知,丁县令平时总看几分情面,今次为何如此不领情。
越想越心焦:本想不顾一切毒死这两个贱 人,做成小贱 人为了泄恨,回来毒死老贱人,自己也毒发身亡的“事实”,甚至连“灌”和狼狗都使上了。谁知半路杀出两个会拳脚的丫鬟,小贱人还将事情捅到大街上……
江有仪细思极恐,连忙向身边的管家使个眼色,管家将耳朵凑过来。
“你去看看管事婆子,不要让她乱说话!”
江有仪话音虽轻,听到耳里有千钧重。
管家慢慢落后,悄然退出队伍。
没有城府,脑筋不能转弯,处事简单粗暴,江有仪就是这类人。
凭着父辈留下的好人手,以及京中的威势,个性如他也能在笊篱城做个人尖,县令见了都陪笑三分。
只今日,似乎有点行不通……
江有仪急哪:老贱人不死,就有可能说出那事,那事可能又牵扯出一大片……
众人哪里知道江大爷心思,只被眼前场景震惊了:堂堂江府三小姐,住的房子年久,失修,且只有三间。丫鬟住的只有一间房子一张床,可见真的只留了一个丫鬟!
丁县令不满地瞪了江有仪一眼。
漓豆顾不了这些,她找到糊墙的小铲,钻入床底,将烂纸箱、烂椅子清理出来,开始撬砖。撬了两层地砖,再往下挖,挖出一个牛皮包着的匣子。
漓豆双膝跪下,将匣子高举头顶:“大人,这就是证物!是我之前亲手埋下的!”
“你且站起。”
漓豆站起来,对众人说:“谁能说出匣子装的什么,我打赏十两银子!”说着示意蝶羽将银子亮出。
十两银子,全家人辛苦一年都挣不到!众人心里馋,就七嘴八舌乱猜。
漓豆一一摇头否定。
这时青芽早扶老夫人到场,江府的人都将目光投向她。
青芽将头摇得像泼浪鼓:“我也不知,真的不知!”
漓豆展眉笑:“青芽你说出来,我另外再赏你十两!”
“小姐,您什么时候埋了这匣子?我全然不知,如何猜得?”
就是知道,也打死不说。
漓豆这才转身问县令:“大人,如我说中,可否证明我就是江采篱?”
“足可证明!”
“好!匣子里装的是,江采篱的过所。四年前,祖母带我到外祖家奔丧,到县府申请了这过所!”
说着再次跪下,将匣子高举头顶。
主簿将匣子打开,拿出一只小纸包,打开外皮,赫然一份过所!
主簿将过所上的文字读了一遍。
确实是江采篱的过所无疑。
丁县令问江有仪:“她是你的侄女吧?”
江有仪擦擦额头的汗:“算是。”
“那说说,你为何派人到墨香居投毒?”
“大人,没、没有哇!我没有派人投毒!”江有仪“啪啦”跪下了。
大夫人还算灵醒,也跟着跪下。
“哼!有凭有据,你们夫妻还矢口抵赖!来人,将江有仪夫妻押往县府!”
丁县令身后闪出两个衙役,捆起江有仪,推出去,又对大夫人说:“牢头婆子不在,你自己跟来!”
江三小姐投水未死,活着回来了;江大爷夫妻派人投毒,想杀人灭口……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开,虽然夜深,竟有很多好事者围在江府门口指指点点。
丁县令派人驱逐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又在江府正门、侧门都布了岗哨,这才回到府衙。
叫府兵点上蜡烛,正想喝口茶喘口气,就听旁边有人幽幽地说:“丁县令做得好事!”
丁县令定睛一看,笑了:“还不是你设计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