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大量真假弹这种方式,在采用洲际导弹远程导弹攻击敌人时,无论是成本,还是实战可能性,都不适用---”
陶亦明终于把话题转回来,看他眼神又变得集中而锐利,估计刚才是有些“走神”,也许,那不是走神,而是所有科学家专家发明家们,在思路跳跃着寻找点子和新路径时候,都偶尔会出现的思想火花---
---谁都没有想到,陶亦明,也许还有胡思明等人,那思想火花中提及的第一种破敌手段,竟然却在另一个导弹使用领域——近敌攻击战术———中得到运用发展,在五年后的中日大战中收到奇效,直接在歼灭日本侵略军两大突击兵团的战役中,立下奇功---
陶亦明接着谈到的第二种“方式”,让大家都略为吃惊。
“我们假如能够将弹道导弹改造成本身具备了可变化为巡航导弹的超级大型导弹——因为技术上目前来看,必须到达超级规模才能完成——,破敌截击的实战能力可就大得多了。
从理论上讲,设计并制造这种很可能体积巨大的大型导弹是完全可行的。”
陶亦明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口气似乎有些不妥,在老师郝总的面前,这样说,是否托大了一些?
郝总却丝毫不在意陶亦明的说话方式:“亦明,接着说,详细点儿。”
“我和思明曾经就此交换意见,并且请几位各领域的专家做过些测算。当然,我们没有说这是作什么用的。再说那几位,都有军衔——”
他不用再说明了,意思已经十分清楚,那几位,职业习惯所致,就是猜到了也会绝对保密。
陶亦明脸上泛出红色。
他的思想如骏马自由地驰骋,终于望见了原野尽头的目的地。
几个人的思路,都被陶亦明代表他自己和胡思明提出的大胆设想而打开了,科学家职业性的敏锐在他们的大脑中流动不停。
---
“一般而言,就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各国竞相进行的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中,激光炮战斗系统较之反导弹导弹系统,更加接近于其要保护目标。
也就是说,反弹道导弹导弹阵地多在目标外围,而激光炮一类,则多在内圈---”
“这两种系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对正调整,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利用来作文章---”
“看现在的高速机关炮,全自动,从电脑测算到击发射击目标,也得有一个过程,这种内外层都可用上的防御手段,只能对巡航导弹,而且是必经之路上的巡航导弹有较大防守把握---”
“对弹道导弹抛物线投向目标的路线测算,世界先进防反系统已经可以轻松锁定,如果我们在这抛物线上,作出新的变化,就现在的防反系统,还不一下子就乱了套?”
“远程导弹洲际导弹,本来就是庞然大物了,加上这种新的设计装备,那不成了超级庞然大物了?不过,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就应该能够在实际制造和使用中,争取成为现实---”
“现今巡航导弹的功能比较明确,其实越明确则越在某种意义上受到限制。可不可以考虑:弹道导弹变为巡航导弹——如果能成的话——设置各种级别,有的只变为半巡航导弹?这意思我还不好表达,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