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国国王喝退卫兵,让原告和被告一个一个说,不要吵吵嚷嚷,争个不休。那瘦子掩嘴一笑,道:“陛下,我先说!”
国王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众人,道:“好吧,你先说。”
瘦子跳将至国王面前,笑嘻嘻的说道:“国王陛下,他们抢了我们的东西,当然我们是原告了?”
国王怒对客商,问道:“你这客商,明明是你们抢了人家的东西,怎么反道说你们是原告?难道要欺骗朕吗?你们是不是想尝尝我们乌鸡国的板子啊?”
“哎呀!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在您面前哪里敢啊?就是借我们十个胆儿也不敢啊?”俊后生答道。
国王生气的说道:“油嘴滑舌,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俊后生笑了笑,说道:“国王陛下,其实很简单,是我们在路上行走之时,他们跑过来抢走了我们的背篼儿。到了这里,他们又反说是我们拿了他们的东西,真是笑话。你们知道那背篼儿里有什么吗?”
“对啊?你们说是原告,你们知道那背篼儿里有什么吗?”国王问道。
瘦子笑了笑,道:“我们的东西当然知晓了,除了银子就是金子。”
俊后生问道:“哪你说说有多少?”
瘦子不假思索答道:“银子是五百两,金子是五百两。对不对?”
“嘟!你这瘦子真是好笑,如果有五百两银子和金子,还不累死你?”国王大怒。
瘦子从容不迫,笑着说道:“国王陛下息怒,如果不信,可以当场验证便知。”
国王立刻命卫兵拿来御秤,把背篼儿往上一方,众人围拢过来,一看斤两,让众人大吃一惊。那秤称的真真切切是1000两。瘦子一笑,道:“国王陛下,你看如何?”
乌鸡国国王也是无奈,摇了摇头,道:“看来此物就是这瘦子的东西,俊后生!你就是被告了?”
那客商也是一笑,彬彬有礼的说道:“国王陛下,我看此物称的非实,我那背篼儿明明是一百两,怎么会称出一千两呢?”
国王又怒道:“嘟!你这客商好不老实,刚才明明称的一千两,众人在场,难道有假不成?朕看你是在无理取闹,来人啊!把他按到重责二十大板。”
“慢着慢着!”俊后生道:“国王陛下,我家主人到底说的实与不实,你有御秤在此,一称不就明了了?”
“也罢!待称过之后,打你不迟,让汝心服口服耳!”国王发话了。御秤重新摆上,把背篼儿又放上去。此时,众人都围拢过来,睁大眼睛盯着御秤,待卫兵报出斤两,众人又是一惊。
“整整一百两!”卫兵喊道。
“嘟!大胆的奴才,刚才刚刚称的是一千两,现在怎么会变成一百两了?难道你收了他们的贿赂不成?”国王大怒。
那卫兵赶紧跪倒,爬至国王跟前,道:“国王陛下!我纵有一千个胆,也不敢在您面前弄假啊?请国王陛下明察。”
“一千个胆?确实不少,待我亲自来看。倘若不实,立即斩首。”国王亲自把秤,仔细观察。但是结果令人吃惊,对啊!一连称了三遍,确实是一百两。
“咦!这还真是奇了怪了,刚才明明是一千两,现在怎么会变成了一百两了?”国王百思不得其解。
旁边站着的左丞相,把嘴附在国王耳边,说了几句。国王点点头,眼珠转了转,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哈哈,国王陛下!”瘦子说道:“且不管这背篼儿是谁的,自刚才的情况来看,世间之事,无奇不有,一切皆有可能啊?!”
“哈哈,这位壮士说的有理。朕看你们双方是原告,亦是被告。”国王说道。
“哦?国王陛下,何以见得?”瘦子笑着问道。
国王答道:“你们应该就是一家,那背篼儿应该是一件神仙的宝贝?十几年前我被奸人所害,东土大唐高僧唐三藏和他的徒弟们救了我和乌鸡国,他们是我的恩人啊!恩人唐三藏和孙悟空就好像说过一件叫‘乾坤袋’的宝贝,能随人愿,很是神奇。这背篼儿该不会是那‘乾坤袋’吧?”
客商闻言,一笑,看了看众人,那几位也会心的一笑。客商问道:“国王陛下,可否让左右退下?”
国王看了看众人,想了想,道:“就左丞相留下,其他众人先退下吧!”
“是!”卫兵和侍女等一并退下。
瘦子笑着对国王说道:“国王陛下,请您看看这是谁?”用手一指客商。
国王不看便罢,这一看,可把国王高兴坏了,立刻起身离座,附身就要使大礼。那客商一晃身,显出真身,原来是唐圣佛。唐圣佛连忙拦住国王,道:“陛下,不必拘礼。阿弥陀佛!”
“哈哈哈哈!”国王高兴,围着唐圣佛转了又转,双手握住唐圣佛的手,笑道:“圣僧!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佛?你的徒弟们也成佛了?”
唐圣佛点点头,说道:“正是!”
国王欣喜若狂,道:“圣佛,可喜可贺啊!祝贺,祝贺!”
“多谢陛下!”唐圣佛说道。
国王一回身,众人都显了真身,国王更是高兴非常。唐圣佛领着国王给一一介绍,走到孙圣佛身边,国王转了两圈儿,竖起大拇指,道:“孙圣佛威风凛凛,真是威武!”;走至天蓬使者身边,国王笑道:“天蓬使者一改往日容貌,有如此的容颜真是可贺!”;又走至金身罗汉身边,国王竖起大拇指,道:“金身罗汉,真是神气,好,好!”;最后来到八部天龙身边,上下打量一番,竖起大拇指,夸道:“好俊的容颜,好俊的身段!真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啊!”
八部天龙抱拳行礼,道:“多谢陛下夸赞!”
“国王陛下!”唐圣佛道:“世间之事非千篇一律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似刚才背篼儿,,称一千两对,一百两也对。到底多少对?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我大唐建立以后,大唐皇帝是仁德之君,依靠强大的国力,打败高句丽,打败突厥,打败日本,安定吐蕃,并继续开拓西域,直到中亚,可谓万国来朝。据当时唐朝强盛时期的国土面积达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有诗为证:‘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国王急忙施礼道:“圣佛高见,朕必当相仿大唐之法治理乌鸡国。”
唐圣佛道:“国王陛下,你可设台,我可以为乌鸡国传诵大乘佛法,普惠万民,普度众生。”
国王欣喜,立刻派人安排此事。又约众人到御膳房用斋。
晚间,唐圣佛师徒到井龙王处,唐圣佛着金身罗汉度井龙王,观其心,友善向佛,看其为,有益众生,行善不计报酬为根基之本,向佛是皈依之基。金身罗汉向井龙王说明此意,井龙王二话不说,附身下拜。唐圣佛为其摩顶受戒,留大乘佛法手抄本,授大唐治理之法,为井龙王取法号:“善明”,责成其潜心修行,修得正果,并协助乌鸡国国王治理国家,普度众生。
次日,唐圣佛师徒到高台之上,为乌鸡国上下传诵《无量寿经》,众人分左右坐定,唐圣佛坐中央,唐圣佛开始传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自转轮圣王,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展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亦有自然万种伎乐。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有诗云:祥光普照惠众生,佛法无边泽世英。世间万物皆有因,不做强求与纷争。随身烦恼皆自寻,开动灵光辨浊清。摒弃杂念身自好,长做长寿不老星。
唐圣佛师徒意欲何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