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的重力非常低,即便是从几百米高空摔下来也不会受重伤,反而是担心一不小心飘入宇宙深空。
火星飞船飞离哈雷彗星后,秦帆把自己和卜小云紧紧地扣紧大网格,依旧是头朝上、脚朝下,小心翼翼地往下爬。
从上往下爬要比从下往上爬轻松不少,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跟走钢丝一样摇摇欲坠。两个人走走停停,用了大半天才安全地回到慧面上。
回到慧面后,秦帆的体力几乎消耗殆尽,发抖的手指在输入飞船舱门密码时两次输入错误。直到输入最后一遍密码时,舱门才徐徐打开。
两个人踉踉跄跄地走入飞船,关上舱门,摘掉太空头盔后,累得躺在地板上一动都不想动。过了大半晌,秦帆才开口说:“肚子饿了吧?我去给你拿一些吃的。”
秦帆这么一说,卜小云才感到肚子咕咕直叫,他们已经有一整天没有进食了。累死事小,饿死事大,人还是要先解决肚子问题。她用一丝微弱的气息说了一个字:“好。”
秦帆用双手支撑着膝盖,弯着腰站起来。在脱下宇航服的过程中,差一点因为腿部无力,摔了一个踉跄。
他扶着舱壁一步步挪到食物舱里,过了一会儿,手捧着几包压缩饼干从食物舱里走出来。他们从地球上带来的肉类食物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只剩下少量的压缩饼干和自制的土豆片。
秦帆捧着压缩饼干走到卜小云身旁坐下,撕开一包压缩饼干,递给她一块后,自己才拿出一块慢慢咀嚼起来,“慢点,不要呛到了,多喝一点水。”
卜小云坐了起来,一边吃着饼干,一边把宇航服上的吸水管扯出来,从中吸了几口水。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狼吞虎咽,这对具有丰富太空活动经验的他们来说,自然不用多说。两个人用了半个多小时,才一点点把压缩饼干吃完。
吃完压缩饼干,卜小云打了一个饱嗝,又躺回地板上,“累死了,我要好好躺一躺,千万不要让我动。”
秦帆也挨着她躺平。两个人就这样在地板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四个小时之后。要不是通讯系统里一直有人呼叫他们,恐怕再睡四个小时也有可能。
秦帆迷迷糊糊中听到文佳楠的声音。看来他所驾驶的火星飞船没有事,甚至已经回到火星了,这应该是今天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他拿起对讲设备,轻声问:“文佳楠吗?”
“秦所,是我,你没事吧?”文佳楠的声音特别紧张发慌。
秦帆说:“我没事,已经安全回到慧面了。你呢?回到火星了吗?”
“那就好,那就好。秦所,都怪我,没有把你们救回来,都怪我。”文佳楠嘟嘟喃喃说。
“你平安回到火星就可以了,这哪里能怪你呢?”秦帆说。
“可是,你们怎么办?”文佳楠带着哭腔说,“都怪我,都怪我,没有尽全力救你们。”
“你不要自责了,你已经尽力了,能够保住火星飞船,已经很了不起了。”秦帆说,“总部知道这一结果了吗?”
在火星与地球之间进行无线通讯,由于距离的问题,会有八分钟以上的延时,实际上已经很难进行顺畅通话了,视频传输就更加卡顿。
“我刚刚给总部报告了,他们知道了。”文佳楠顿了一会,“他们打算暂时不把这件事告诉你的家属。”
秦帆沉默了一会儿,“好的,我会另行向总部作报告。”
……
两个人通话期间,卜小云一直盯着秦帆一声不吭,双眼泛红。她想对秦帆说一声“对不起”,一切都是因她而起。要不是因为她,他早就返回地球与亲人在一起,成为太空探险英雄了。
结束通话时,秦帆发现卜小云有些不对劲,开口问:“怎么了?想念家人了吗?”
卜小云摇摇头,哽咽说:“对不起!”
秦帆愣了一下,说:“为啥说对不起?”
卜小云用手支着身体坐起来,眼睛泛着泪痕,说:“要不是因为我,你也不会回不去,是我对不起你,都怪我。”
“千万不要这样说,这跟你没有什么关系。”秦帆声音沙哑说,“你一定也很想念家人了吧?”
“嗯嗯。”卜小云点点头,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没事,我们一定可以回去的。”秦帆说。
他知道这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但此时此刻,他觉得他应该说出来。错过了火星这最后一颗有人类活动的星球,那就只能等待七十多年后哈雷彗星重返地球了。
在哈雷彗星上苟活七十多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通过小行星带上的空间站来救他们,可行性并不高。一方面,空间站的机动性能不强;另一方面,即便空间站救了他们,但空间站的空间太小,而且食物会成为最大问题。货运飞船来往地球和空间站的时间超过了一年,增加他们两个常住户,对空间站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卜小云大概也知道这只是一句安慰她的话,但她向秦帆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既是表明她对秦帆的信任,更是对他的感谢。要不是他,在几十天前她就已经离开人世了。说是他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一点都不为过。
经过一夜的悲伤,第二天一早,秦帆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振作起来。因为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何种困难,他总能充满乐观精神和斗志,说他打鸡血是卜小云对他的戏谑。
虽然地球是回不去了,但他希望能够在这里生活得更久一点,再久一点,这也是对地球上家人最大的安慰。虽然通讯延时会越来越长,但只要活着,就可以与家人保持联络,听到彼此的声音,看到彼此的画面。而且,自从月球飞船坠落在慧面上,哈雷彗星客观上具有长期生存的可能。
卜小云非常认可秦帆的想法。他们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还是食物短缺问题,利用一切可能条件扩大土豆种植,成为一切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