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具有较完善的防反导弹系统的国家,仅美国和俄罗斯两家而已。”
五年多前的一次师生聚会上,郝力鲁老师说起这个话题。
高樱随丈夫刘海生参加了这次聚会。
这是一次绝大多数主角为男性的聚会。
虽然有将近一半的参加者为女性,他们却多是随丈夫或男友而来。
聚会一起热闹了一阵之后,渐渐分成了两大堆人。
郝总和他的得意弟子们一堆,饮着啤酒,大谈男人们喜爱的话题。
从计算机语音控制鼠标,到最新式无人驾驶战斗轰炸机的反应速度,他们的谈论内容中,不时闪现出也许未来能成为巨大科技成就的灵感火花。
女人们则扎成了另外一堆。
她们多数手中杯里盛的是软饮料。
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也围绕着女人们千年不变的聚会热门话题,孩子,衣服,房屋装饰和化妆品等等。
不过,尽管都是女人们喜爱的话题,这一堆女人的品位,确非一般女性可比。
谈孩子,她们中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触——孩子像父亲一样具有科学家的头脑,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又有像自己一样敏感好学的神经系统,今后的成就,只怕要超过军界科技精英群中的父亲吧。
谈衣服,她们中有人竟津津乐道于——那衣服质量之所以出类拔萃,其原因在于编织线中有一种最新化学研究成果,而原料组合中,更是大量运用了纳米技术,以保持衣料的挺括无尘。
谈房屋装饰,大家都对最新一种采用了生物技术,能够吸附有害微尘,并自动将其分解或聚敛于一处的多层新型墙纸赞不绝口。
高缨看见一帮男性都围着郝总,正在热火朝天地聊着,心中一动。
“---丈夫刘海生和兄长高奇他们,在这样的场合,不知又会发表什么高见了。”
她走过去。
她听清的头一句话,就是郝总的这句关于当今世界反导防御体系的议论。
这时的男人们,都不由地将目光转到陶亦明身上。
陶亦明以军事科技界里激光兼电脑双重专家的身份,常常被借调到防反系统研究部门协助工作,这在他们这些最核心的研究人员圈子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在业务上,陶亦明经常向自己的老师和老同学们求援。
“早日让咱们郝总的话成为历史,就看你的啦。”
北京的冬季,室内温暖如春。
刘海生早已脱下了刚进门时身着的校官服,衬衣袖子也挽得高高。
他举起大大的啤酒杯,和陶亦明碰了一下杯。
陶亦明的性格特点是,一到人多热闹之时,便有些不善言辞。
他喝一小口啤酒,突然露出了沉思之色。
郝总和刘海生的话,激起了他的思绪。
高奇看清陶亦明的表情,端着杯子的手略为抬了抬,向刘海生示意。
刘海生马上就看见了这个手势。
他的目光随着高奇的示意,转到另一个坐在墙角的年轻人身上。
那年轻人身体略胖,正闭目养神。
仔细看,可见他手中的啤酒杯已空,在微微地晃动着。
刘海生和高奇会意地相互眨眨眼睛,走到一边。
“这俩家伙,怎么灵感老是一块儿来?”高奇悄声笑着说。
此时大厅内很是热闹,声音如浪,卷过来卷过去。
人们的思绪,随着不断变换的话题,天上人间,上下千年。
高奇和刘海生一边一个,坐在了正如老僧入定般的胡思明身边。
胡思明闭目呆坐,似全然不知两位老同学正在笑盈盈地看着自己。
刘海生和高奇又看看正坐在人群中的陶亦明。
陶亦明也微微眯了眼睛,像是近视眼的人在对向空中某一点调整自己眼睛的焦距。
从这边看去,他脸上的肌肉在一点点地移动,慢慢移动成了一幅顿有所悟的神态。
恰在此时,胡思明的双目也睁了开来,那对小眼睛就像是小说里写的那样——精光四射。
高奇和刘海生各自伸出了空着的手,两掌在空中一击。
“哈哈,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