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阿拉伯公主,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9296字 发布时间:2023-07-13

在李志行统治的短短几年之内,西安城人口几乎增长了一倍。在东城的汉堂纱厂和南城的几个新式工厂的带动下,西安城迅速摆脱了以前暮气沉沉的面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活跃和繁盛起来。

此时,在西安城的一个小巷子内,高大的树荫下,一个穿了短衫的老者,正坐在一把楠竹太师椅上,悠悠然与人说话。

“哎呀!当年李主席还在陕北的时候,西安城里就来了‘李先生厂里的’工人。这些人与我们这些老西安人不同,都穿着各式洋布做得短衫,走路总风风火火,年轻有活力,在街上爽朗地说笑,一下班就喜欢骑了自行车满西安城的游玩。这些年轻人买东西大手大脚,吵吵嚷嚷,经常一大群人一走进有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饭馆,就大喊着“全上优质的!”,让我们这些老西安人看得既新鲜又羡慕……”

“这些人就是汉堂纱厂的工人啰?你说的‘优质的’羊肉泡馍,是质量好的意思吗?”一个穿着西式,拿着一只自来水笔的人边写边问道。

此人乃是《申报》的一名记者,他想写一篇《繁花似锦长安城》的报到,所以正在采访这位在竹躺椅上的叫老岳的“老西安”。

这时旁边站着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孩忽然大叫着说“优质的羊肉泡馍就是肉要加倍!哎呀,那实在过瘾……”一边说一边砸吧嘴。

这孩子名叫大毛,最喜欢听岳老头讲故事,现在见有记者在采访岳老头,就赶紧凑过来听,此时不禁发出议论。

大毛插嘴,岳老头并未生气,也砸吧着嘴说“优质羊肉泡的确过瘾!尤其是老孙家的。我现在一个月里总要去吃上几回。”

大毛立刻露出羡慕的表情。

其实大毛是这个岳老头的房客。大毛一家都是河南人,前几年沿铁路线逃难到西安,一看西安的繁华景象,立刻决定安定下来。便租了岳老头的房子住,四毛的爹推了车子到东大街卖胡辣汤,大毛背了草靶子走街串巷地卖糖葫芦,怀孕的娘在家照顾年纪尚小弟弟和妹妹,生活很快有滋有味起来。

而老岳家里本有几间闲房,往昔不得用处,老岳和儿子还要辛辛苦苦出去做工度日,但自李志行当政后,西安城忽然涌入有大批人口,以前家里的几间空房一股脑都租了出去,儿子也借机做起了生意,前景一片大好!老岳年纪大了,便在儿子的劝说下做起了“有闲阶级”,天天一把太师椅坐在门口谝闲传(陕西话:消闲)。

“大毛你又馋了是不是?现在李主席当政,你好好卖你的糖葫芦,总有像我的一天。”老岳头安慰完大毛,又一捋胡子说道“后来李主席入主了西安,西安城立刻出现了四条宽阔的大马路!这四条马路以钟楼为中心,分别笔直通向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条可以同时通过整整16辆马车!

马路平整宽阔,铺着一种叫“柏油”的洋玩意!丝毫没有以前石板路之间的接缝,跑起来非常平稳。据说以前东、西两门的公共汽车刚开起来的时候,有人曾端了豆腐脑的碗在车上喝豆腐脑,一点也不曾洒出来!后来等我家的几间闲房子都典了出去,我也有了闲钱,便坐了几次公共汽车,的确是又快又稳,只是不曾在上面吃过豆腐脑……”

不料大毛又插话进来“哟!岳爷爷,现在哪里还敢在车上吃豆腐脑呀?我上次往南城去坐了一趟,人多得将我的糖葫芦全部挤扁,还遭人骂!”

呵呵,的确是!现在公共汽车虽然已增加到了3条线路,可仍趟趟爆满,别说豆腐脑,就连拿了豆浆上去,也要小心将你挤出“奶”来!……

老岳笑着骂了一句大毛“你这个家伙,平时见你倒挺机灵,却想不到瓜(傻)成这样!你不会在车上把糖葫芦高高举起?”说着老岳做了一个双手高举的动作。

“嘿嘿!就是!”大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那名记者也笑了,就问“老先生,你能不能说一下汉堂银行?”

汉堂银行大楼坐落于西安城中心钟楼广场西北的西北角,是一座3层高的洋楼,现在是西安城最大的地标性建筑。

岳老头一听这个,就故作神秘地说“这位先生,你却不知道吧?汉堂银行大楼最初是想建5层楼的!但李主席认为不能高过钟楼的高度,桂大先生听从了命令,所以现在的汉堂银行大楼只比钟楼的铜顶矮了一寸而已!可是,占地却有5个以上鼓楼那么大!对了,桂大先生就是汉堂银行的董事长桂萌生先生,我们陕西人都叫桂大先生,这个你知道吧?”

那名记者正要回答,不料大毛又大呼小叫地说“你不会连桂大先生都不知道吧!桂大先生的银元可是多到数不清……!”

桂萌生的名声这位记者当然知道,在上海滩的金融界也是令人仰望的人物!作为《申报》的记者,怎会不知?但他主要想了解李志行执政后对民众来说印象深刻的变化,就又问道“老先生,您说西安城的移民,是不是通了火车之后大量出现的?”

岳老头一听,就点着头说“是的。不过自汉堂纱厂开办之后,就不断有人往西安搬……”

不料这时大毛忽然喊道“呀!我刚看到了一群牵骆驼的过去了!”然后就背起他的糖葫芦架子跑去巷口看热闹。

岳老头摇摇头,又接着往下说。

不料没说两句,大毛又跑回来了!大喊道“呀!岳爷爷,我看到一批牵着骆驼的人过去了!”

岳老头无奈地摇摇头,说“自从李主席当政,哪天不见几批牵骆驼的老客?”

不料大毛又大喊道“呀!岳爷爷,今天的可与以往不一样,这些人个个都穿着新新的衣服!长着鹰钩鼻子,男人还裹着头巾,像是洋人又不像洋人!”

那名记者听后,赶紧掏出怀表一看,立刻说“莫不是快开始了?我得赶紧去照照片了!”

岳老头一听,就立刻问道“是什么事?”

那名记者就说“今天回坊的新教教主马明经结婚,各处都有穆斯林前来祝贺。怎么,老先生不知道么?”

岳老头一听立刻说“大毛,你快去屋子里帮我拿个马扎(可以折叠的小椅子),我们一起去看热闹!”

于是大毛飞也似地去拿了马扎,大家一起去看热闹。

等他们出去,只见大街上有很多骆驼,也有很多马匹。牵骆驼的都穿着漂亮的横纹布长衫,裹着横纹的头巾,骆驼上载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长得和汉族人不一样,这些是新疆的维吾尔人。牵马的头上都带着小白帽,马上同样载着各种礼物,这些都是从各地赶来的回民。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都是打扮一新,庄重地朝一个方向走去。

到了东大街,这种打扮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汇在一起,盛装华服,带着各种奇异的礼物,挺着胸脯继续向前,一时间仿佛有点唐长安城万国来朝的感觉!途中有记者在不停地拍照。

今天西安城的重要路口都有警察站岗,越靠近回坊警察越多。回坊的多处已经张灯结彩,道贺的穆斯林人流如织,人人脸上都展露着敬仰和自豪。

怎么一个马明经结婚会有这么大阵仗?马明经现在这么了不起么?

是的!马明经的确了不起,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新教教主,而是因为他这个婚礼!因为他娶了一位公主回来!而且,这位公主是一名圣裔!这在几千年的中国穆斯林中,是第一次!

啊?什么是“圣裔”?

呵呵,从字面理解,“圣裔”指的就是圣人的后代。例如曲阜孔家,就是中国最著名的圣裔,被称为“衍圣公”,受历代君王礼遇,世袭一定权利。

不过马明经娶的这位名叫塞其娅的公主,其家族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却远超孔家对华人那种一般意义的影响!因为她属于哈希姆家族!

说起这个哈希姆家族,乃是世界上最有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因为,著名的先知默罕默德就是出自哈希姆家族的!而这个哈希姆家族又分“老哈希姆家族”和“新哈希姆家族”。

先知默罕默德出身于古莱什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其始祖是定居于麦加的哈希姆,因为这个部族与先知有共同的血脉来源,所以被称为“老哈希姆家族”。

后来先知默罕默德将自己唯一的女儿法蒂玛(先知的儿子早夭)嫁给了他的养子阿里,而阿里其实是他的亲侄子,属于“老哈希姆家族”,阿里和法蒂玛的后代血脉更纯正了,而且是先知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他们的后代则被称为“新哈希姆家族”。

而塞其娅,正是属于“新哈希姆家族”!而且,据说她是新哈希姆家族族长、阿拉伯哈里发(宗教领袖)、汉志国王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孙女,是位身份十分尊贵的公主!

啊!身份这么尊贵的公主,怎么会到遥远的中国陕西来,并嫁给了马明经?

您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讲。

在不久前的一天,李志行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督军府管家段青忽然匆匆进来,低声在李志行耳边说道“师叔,明经似乎从麦加带了一位公主回来,就藏在回坊!”

他所说的“明经”,就是穆斯林著名新派领袖马明经。

“哦?到底怎么回事?”

“师叔,是这样的……”

原来,马明经前一段时间又带了一批追随者去麦加朝圣了。可这一次,马明经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住很久,而是很快又回来。然后,就变得深入简出,“鬼鬼祟祟”。

话说段青和马明经交往一直非常密切。当年李志行离开西安的时候,段青奉命照顾穷困的马明经兄妹俩,直至马明经有了自己的教义、再到马明成成为远近闻名的教主,段青仍在利用各种关系帮助他们,所以马明经的异常,很快就被段青注意到了。

段青很快就探知:马明经这次去麦加朝圣,遇到了麦加打仗,他趁机偷偷带了一位“阿拉伯公主”回来!并且一回来就藏了起来,对外部严守秘密!生怕有人发现。

而这位公主名叫塞其娅,据说是汉志国王的孙女,是一位圣裔!

“哦,塞其娅,圣裔……?”李志行沉吟着,随后叮嘱段青继续关注。然后,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始打听,要知道,诱拐一名阿拉伯公主可不是小事情!

很快,李志行的渠道反馈信息回来:中东地区的两大阿拉伯国家内志和汉志发生了大规模战争,之前属于汉志王国的两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皆被内志攻破!圣裔哈希姆家族仓皇逃出麦加!汉志亡国!至于侯赛因·伊本·阿里是否有一个名叫塞其娅的孙女,则搞不清楚,因为李志行在中东一带的情报力量有限,而且哈希姆家族十分庞大,真不容易搞清楚!

“哦,搞不清楚……?”李志行皱着眉头沉吟到。

李志行让人将马明经找了来,屏退左右后开门见山地问道“明经,听说你从中东带了一个女人回来……?”

马明经一听双颊通红,立刻解释道“李大哥,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是这么回事……”

按马明经的解释,塞其娅是哈希姆当代家主三个儿子中其中一个的小女儿,他与塞其娅的相识,其实源于他的第一次朝觐。

话说当初马明经想绕道新疆、中亚前去朝觐,李志行怕他死在遥远的朝觐路上,便送了他一张中国发巴士拉的往返船票,让他住着“大菜间”去朝圣了。

这个“贫僧”马明经,住在豪华的大菜间里,一下感觉自己成了“有钱人”!所以在巴士拉一下船就开始布施那些穷苦的穆斯林兄弟,结果花冒了头,等朝觐完成后,他的钱大约勉强能够从麦加回到巴士拉的路费!

而距离他所定的轮船重返巴士拉还有很长时间,好在年轻的中国小伙马明经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心想着等到了船上就吃喝不愁了!于是便索性露宿街头研读经卷,孜孜不倦,不以为苦。

但露宿街头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有一天,他正拖着虚弱的身体,在街边一边喝凉水充饥,一边苦读经卷的时候,忽然就一头栽了下去。

人生的际遇就是如此神奇!碰巧城主的孙女塞其娅公主带着随从路过,发现了他,便令随从将他送去医治。

马明经哪里需要什么医治?这其实是饿的!一顿妥帖的饮食之后就好了。不过由于公主的关照,马明经仍住在了哈希姆家族免费的旅馆里,享受免费的饮食。

这其实也算救命之恩,马明经想面谢公主,却没有见到。

公主不是谁都能见的,年轻小伙马明经只能记住公主那双美丽的眼睛。

后来,塞其娅公主那双美丽的眼睛就像一轮新月,挂在了马明经的心田,以至于他在读着经书,走着路,会有时忽然发起呆来。

但此时的马明经,只是个异国他乡的穷小子,对尊贵的塞其娅公主,心里只有尊敬和感激。

随后的马明经,一次次去朝觐,每次都会在哈希姆家族的宫殿外流连忘返,他是多么希望再能看一眼美丽的公主呀!

也许是马明经的虔诚感动了真主!终于有一次,公主在宫殿的露台上欣赏风景时,不经意看见了他,而这个穷小子正痴痴望来!

这是一个英俊的少年!眼神里充满了激动和崇拜!

公主便让随从去问这人是谁?

马明经立刻向公主的随从说明:公主曾经搭救过自己的性命,他想亲自向公主道谢!

公主接见了他。

马明经语无伦次地表示着感谢,眼睛却一直盯住公主美丽的眼睛不放。

当然,这是很不礼貌的!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马明经这个“小贼”此时异常胆大!根本不顾什么礼节。

所幸,善良的塞其娅公主并没有惩罚他的无礼,反而抿着嘴娇笑了一下,然后让他赶快离开。

此后的马明经,朝觐的更频繁了。有时他会远远的看到露台上的公主,有时看不到……

直到这一次他又去朝觐,却遇到了战争。他与自己的随从进城没多久,圣城麦加就被内志王国的军队攻破了,城内一片混乱!听说内志王国的军队在到处杀人!他们只好躲在旅店里紧张地观察局势。

不久,哈希姆宫殿的方向冒起了滚滚浓烟!马明经关心美丽的塞其娅公主,不顾危险,带着自己的随从前去查看。

也是凑巧,在宫殿不远处的一条小街上,他们真的遇见了塞其娅公主!公主此时与家人走散,与她的侍女正躲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

马明经立刻表明了身份,并发誓一定要保护塞其娅公主!

公主认出了他,接受了这个英俊的中国青年的好意。

于是,他们便在的骚乱中,设法将公主藏在了自己的旅店里。

后来传来的消息十分可怕!哈希姆家族的人已经四散逃亡!内志的军队正在搜杀躲藏在城内的哈希姆家族的人!

看来麦加是不能待下去了,但去哪儿呢?

此时的马明经已经是教主了,由于他经常去朝觐,在麦加城里有些资源。在经过公主同意后,这个胆大异常的马明经偷偷将公主运出了城,然后直奔巴士拉,泛舟穿越印度洋,再一路北上到达上海,最后将公主带到了西安城他的家中。

“李大哥,我将塞其娅公主藏起来,一是怕她的仇人前来追杀,也是怕给您惹来麻烦……”马明经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李志行沉吟着,他接着问到“那么,明经,据我所知汉志已经亡国了!公主的家人逃往各处,自身难保。你打算以后拿塞其娅公主怎么办呢?”

“这……”马明经也没想好怎么办。

李志行忽然问道“明经,你给哥说实在话,你想不想娶塞其娅公主?”说完就盯着马明经的眼睛。

马明经的眼神躲闪着,脸红了起来,期期艾艾地说道“可塞其娅公主是圣裔,身份高贵,而我……我……。还有,就是怕消息泄露……”

伊斯兰世界的人们人人以能娶到一名圣裔为荣,马明经当然也想娶,但他还有一些顾虑。

李志行看着马明经的样子,心中已然明白,就笑着说“哈,我明白了。你让塞其娅公主来见见我,我设法让公主嫁给你!你不要怕,中东离我们远得很!就算她的仇人寻来,有我在,你怕什么!”

于是塞其娅公主便被带到了督军府,李志行以会见公主的礼仪会见了她。

李志行才不管塞其娅是不是真的阿拉伯公主,我就当你是真的!因为马明经若能娶一个圣裔到手,他的新教在西北必然声威卓绝!这正是李志行希望看到的。

当李志行看到塞其娅公主的第一眼,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名贵族!再看第二眼,就又得出一个结论:这必然是一位经过权力和斗争熏陶的女人!

因为塞其娅公主年轻美貌,姿态雍容。面对李志行时,塞其娅公主不卑不亢,举止得当,面部的轻纱纹丝不动,眼神平静如水。但在平静的眼神之下,李志行迅速捕捉到了一丝隐藏着的对李志行的审视和对形势的估量。

李志行心中暗暗点了点头,便决定不再客套,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和观点。

李志行说“尊贵的公主,我的身份您知道了吧?”

李志行一说完,段青就马上翻译。

段青这家伙现在是一个精通阿拉伯语、维吾尔语的人,因为这家伙总与马明经、艾山江等人接触,喜欢研究这些。

塞其娅点点头说道“我听说了一点。”

李志行便说“公主殿下,我是中国政府的西北督边使,治下有中国的四个省,约2500万人民,有约4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完全可以保证您的安全!”然后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指的是拥有先进火炮和飞机的部队,这一点您懂吗?”

塞其娅公主闻言,飞快地思索了一下问道“您的强大犹如西域都护府?”

阿拉伯帝国在唐朝时被称为“大食”,唐朝的西域都护府在中亚是非常强大的存在,阿拉伯人对西域都护府记忆深刻。

“是的,可以这么理解。”李志行看了塞其娅公主一眼,坚定地点了点头。

“听说您还是蒙古人的教主?”塞其娅公主问道。

“是的。”李志行又坚定地点了点头。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塞其娅公主忽然起身对李志行施了一礼,说道“尊贵的阁下,感谢您对我的庇护!”

李志行笑了笑,又说道“明经,哦,就是带您来到中国的马明经教主,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也是个非常精干和有前途的人!这一点,您明白吗?”

塞其娅公主听完后,盯着李志行的眼睛问道“尊贵的阁下,听马明经教主说,您和他的交往犹如亲兄弟一般,是这样吗?”

“是的!我会全力支持马明经教主,不过他的新教一定要坚持‘爱国爱教,宗教自主,民族团结’这样的原则,这一点对中国广大的穆斯林也是有利的。您认为呢?”李志行回答道。

这一次段青翻译的多了一些。作为李志行手下与马明经接触最亲密的人,他十分领会李志行的意思,他必须向塞其娅公主说明,李志行要求的国家先于宗教,宗教不能被外国势力控制,以及宗教不允许制造民族矛盾的原则。

塞其娅公主安静地认真听完,然后思考了一会,低下眼睑回答道“是的。”

这个回答让李志行十分满意,于是他接着说“哈!尊贵的公主,我听说了您与马明经教主的爱情故事。这个美丽的故事简直像一千零一夜中最令人感动的童话!这么感人的爱情,一定会受到真主赐福的!我也非常希望它能变为现实,您觉得呢?”

这次,塞其娅公主脸上微微露出一些羞涩,她站起来轻轻欠了一下身,平静地说道“感谢您的祝福!”

李志行向公主还礼,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并表示他一定要替马明经和公主主婚!并说公主远离家乡,他要替公主办一份丰厚而体面的嫁妆!

塞其娅公主眼睛闪了闪,随即真诚地表示了感谢!

随后,在李志行的主持下,马明经与塞其娅公主光明正大地结为夫妇。

婚礼当天,仪式十分隆重,塞其娅公主打扮得雍容华贵,陪嫁也十分丰厚,完全不输给一位真正的公主,观者无不震撼!

甘肃省政府还送了一份特别“赠礼”:由甘肃宗教局特批了2万大洋,用于马明经在甘肃一些地方修清真寺。马明经命人将这份礼物放在显眼处,他的教徒们脸上越发光彩……

由于李志行的介入,这个婚礼得到了特意宣扬。大量的伊斯兰教徒从甘肃、河南、甚至遥远的新疆和云南赶来,参加这一中国伊斯兰教有史以来的盛事!大家都毕恭毕敬地向马明经表示祝贺!就连正与李宗仁一起在忙于统一广西的白崇禧也派了代表前来,送了不菲的礼物!还顺便给李志行带了一封信叙旧。

对于马明经的婚礼,国内报纸多有报道。马教主的名气很快传到了中国伊斯兰的各个角落。

婚礼采用了部分中东地区的习俗,十分热闹有趣。婚礼的最后有一个环节,名叫“切割Alrahat”。

这个仪式是为以前从未结过婚的新娘准备的,姑娘们聚集在新郎和新娘的周围,新娘将红色的丝线绕在腰上,由新郎来切割丝线,表示他是新娘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士。最有意思的是,新郎切割“Alrahat”之后,会把切割的“Alrahat”抛给姑娘们,谁能抓住“Alrahat”,就意味着谁就会很快结婚。

结果当新郎背着头将丝线抛向后面时,马明经的妹妹马仁娜手疾眼快,奋不顾身地一把将丝线抢到手里,然后很快藏了起来……

最后,我们再顺便说一说那场使塞其娅公主失去家园的阿拉伯半岛上的战争。

却说先知归真(公元632年)后,阿拉伯王国仍在蓬勃发展,先后经历了四大哈里发时期(白衣大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黑衣大食,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绿衣大食,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先后延续了600多年。

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已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拔斯王朝后期,帝国开始衰败,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一度掌握了实权。

1252年,蒙古人西征。1258年,蒙古人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巴格达哈里发被裹在地毯里用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约50年后,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兴起。其于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也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半岛早已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奥斯曼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君主苏丹兼任伊斯兰教的哈里发。

在这一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里,哈希姆家族因其特殊的地位,成为麦加和麦地那这两个圣城的传统掌握者。

但也因其特殊地位,哈希姆家族受到历代苏丹的提防和打压。自1981年起,哈希姆家族的本届族长侯赛因·伊本·阿里就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哈米德羁押在首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话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横跨三大洲,国祚600多年,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不过经过了600多年的历程,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也步入了黄昏。

1908年,一批土耳其青年军官和学者起来反对苏丹,掌握了实权,他们将侯赛因·伊本·阿里放了回来。

此时,哈希姆家族的第38代族长---侯赛因·伊本·阿里已经是一位50多岁的老人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对抗协约国的战争,结果战败,阿里终于迎来了机会!

他给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享利·麦克马洪(就是那个在西藏炮制“麦克马洪线”的家伙)写信,表示自己愿意领带阿拉伯人民反抗土耳其人的统治,条件是给枪、给钱、给粮食,起义成功后让他当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国王。

应该说老阿里这个时机把握的很好!奥斯曼帝国眼看要分裂,世界第一强国英国急需在阿拉伯半岛找一个代理人,像哈希姆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就十分理想!

但作为玩弄殖民地政治的老手,英国人给了必要的援助,却并没有答应老阿里关于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国王的要求。

然后老阿里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发动了起义,英国人甚至直接派军官参加战斗,具体情况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一片有所讲述。

起义成功后,老阿里没能成为阿拉伯半岛的国王,却成功建立了汉志王国。汉志王国国土范围包括波斯湾北岸区域,囊括了麦加和麦地那等重要城市,是此时阿拉伯半岛的富庶之地。

但老阿里仍雄心勃勃,想更进一步!

恰好“土耳其之父”凯末尔,认为是伊斯兰教使土耳其变成了“西亚病夫”,所以领导土耳其进行“去伊斯兰化”的改革。土耳其国民议会于1924年,废除了穆斯林的政教领袖“哈里发”一职。

老阿里觉得天赐良机!在没有征得任何穆斯林领袖的同意的情况下,悍然宣布自己为“哈里发”。

哈里发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宗教领袖,近几百年来,都是由奥斯曼帝国苏丹兼任的!此举引起了大家的强烈不满,尤其是他的邻居---内志国王伊本·沙特。

伊本·沙特是谁?

他就是“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的沙特家族的这一届族长!不过此时他只是内志王国国王,而且中东还没有发现石油。

最初的沙特家族成员,那是一帮手持弯刀,征战沙漠的狠人!他们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几十个人的武装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建立了阿拉伯半岛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内志。

而这个内志王国,恰好与汉志王国相邻,占据了几乎所有阿拉伯半岛的中部和北部区域,国土面积比汉志大得多!可以说在半岛上也是个霸主般的存在!

不过在老阿里眼里,伊本·沙特也就是个乡巴佬!因为内志的国土虽大,但基本都是沙漠(世界第二大的阿拉伯沙漠),穷得一笔!一帮整天跟骆驼过活的人,怎么能和他相比?他坐在麦加宽大的宫殿里,每年穷轻松松就能收取上百万美元的“朝觐收入”……。

好像他的投资人大英帝国也是这么想的。

但自古穷山恶水出狠人!

当英国宣布要将内志王国范围的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划给汉志王国之后(汉志和内志都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伊本·沙特应声而起,带人骑着骆驼就杀了过来!头上的那块布飘扬如猎猎战旗!

老阿里只好赶紧将头上名贵的布巾戴好,仓促应战。

但是,此布不如彼布,哈希姆家族连吃败仗,一不小心连祖上遗传的圣城麦加都丢了!

结果,汉志亡国,哈希姆家族逃往国外,逃跑时实在慌张,连塞其娅公主都搞丢了!

打败了哈希姆的伊本·沙特,则以内志国王和汉志国王的身份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所以,看到什么卸胳膊卸腿之类的新闻不要惊讶,这其实是一帮连圣裔都敢杀的狠角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