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捷报
书名:长安春 作者:我心匪石 本章字数:2057字 发布时间:2023-07-12

众人皆知皇帝生性敦厚,又爱慕仙道,一向忌讳杀戮,每逢三清圣诞还要大赦天下,这一回是动了真怒。

但满朝百官,除被牵连的,无人觉得不妥,只是战战兢兢,生怕天子雷霆之火烧到自己身上来。

眼下君怒稍熄,言官们也不闲着了,毕竟太平盛世,凭空出现十几万的反贼,总得有人来顶锅的不是。

此事相关人员基本都被处理了,又是皇上亲办,当然不能再从这里入手,于是他们便转换角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处民变虽是突发,但矛盾肯定积累已久。

即便罪责在地方官隐瞒灾情还压榨百姓,可追根溯源起来,当初官员委派、巡抚失察,乃至京察考核都有问题,而所有问题都指向背后掌权之人。

谁不知道现今朝廷当家的是张太师,那些奏本里说什么“彻查根源”、“改革改制”,就差明说革了张太师了。

但鉴于太师在朝中势力太大,纵是人有异议,也不过出来哼几声便歇了。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更好的替代目标——东宫太子薛乾。

不仅身居高位,而且年纪轻、资历浅、手段少、无实权、好拿捏,弹劾这样的人物,既能博得忠谏之名,又绝对没有掉脑袋丢乌纱帽的风险,简直是绝佳的攻讦目标。

去年福浙和云贵一带是同时起了灾情,且云贵之地灾情更早,范围更广也更严重。

而太子自去年年中就开始监国理政,不应对两地情况分毫无觉,结果他只督办福浙之地的赈灾,还办的相当漂亮,说明是行有余力,那为何却对云贵灾情漠然置之?

弃大而救小,真不得不叫人觉得是为了政绩方会如此。

及至酿成民变,朝廷出兵出钱,他却犹可置身事外。

太子端坐宫中,便兜头盖下好大一口锅,看着奏折中子虚乌有的罪名,恨不得提上刀上门理论。

可怎么论呢,说是对云贵的灾情确实毫不知情,那又会被冠上失政失察之名,到时他们就更有发挥空间。

而太师那边却恍若未觉,竟没派个人来替他说话,于是只能吃个哑巴亏,苦闷往肚子里咽。

不过很快,太子便扬眉吐气了——仲陵在前线屡立战功,升了一级,不久后指挥使战死,王寿便让他暂代指挥使一职,提为军中左参将,并且还破例拨了一万人马给他,用以追击反贼余孽。

王寿呈上的军报中,先说明困难:此次反贼十几万人之众,且多是有经验的盗匪带领作乱,十分凶悍,殊难对付。

再讲战况:自己如何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唯恐有负圣恩,军中上下一心,心诚志坚,在他的带领下,与叛贼大军几番酣战,均大获全胜,。

然后说现状:力挫反贼主力,此后朝廷军队所到之处,对方皆望风而逃,或是直接缴械投降,目前正在四处收拾余孽,相信不久后便能平定此次叛乱。

末了,还是不忘为仲陵邀功,说他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几次带兵深入敌方腹地,刺探军情,后又埋伏在险地伏击敌军,几次战役中,均带着骑兵侧翼包抄,扰乱敌军阵脚。

随着大小捷报传来,所有人也渐渐麻木了,相信平定这次内乱不过是时间问题,快的话入冬前应该就能结束。

不过再往后,传来的军报中却多了些波折。

原来这些起义军挨打多了,也变得狡猾,开始研习战法,提升兵器装备,知道因地制宜,以逸待劳,且一旦打不过就诈降,降而复叛,周而复始。

后来,朝廷军也不吃这一套了,一心只要全部剿灭,于是这些起义军便深山老林中藏躲,若是无路可退时,就做殊死搏斗,所以也越来越难对付。

从初春一直打到入秋,西南战火一直未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京都太平繁盛。

达官贵人依旧寻欢作乐,夜夜笙歌;朝中大臣还是党同伐异,彼此攻讦;百姓也秋收冬藏,早早开始准备年货。

太子大部分时间在处理政务,文彦和大用各自当差。太师的精神似乎比往日好了些,只是不大管事。

言兮除偶尔被皇上召进宫里,与齐仙一同参详经义外,每日还是在房中看书弹琴,消磨时光。

日子平静而安宁,仿佛没有灾情与民变,没有刀林剑雨,没有家破人亡,没有人的故园沦为焦土。

这样,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盛世太平。

言兮每隔半个月就会收到一封仲陵的来信,信上只写他沿途所见的山河景色,风俗俚语,却从不提战境战况,信的末尾,都会留一句“安好,勿念”。

虽知未必安好,但能收到他的信,就总是好的。

最近的一封信,他说自己将要入蜀中,追剿逃入其中的起义军,那里多崇山峻岭,不便通信,让她往后没有收到他的信,也不要挂念。

言兮知道仲陵细致谨慎,不会冒进,只是心中难免担心:他从未去过蜀中,不熟悉地形迷路了怎么办?被敌军伏击了怎么办?在烟瘴之地染了病怎么办?

每起担忧时,她便练字来定神。

晃眼又到了中秋,因西南战事未平,皇上下旨免除中秋宫宴,众臣工在自家与亲人团圆即可。

虽然没有宫宴,但臣工间还是互相走动,同庆中秋,其中也当属太师府来贺者最多。

文彦跟着沈侍郎一同来了太师府,见父亲与太师及其他大臣互道寒暄,说些官场上的客套话,只觉无聊,正好见大用跟着武统领也捧了礼来。

两人默立在各自父亲身后,文彦朝大用使了个眼色,对沈侍郎道:“孩儿有些事要问下大用,先离开了?”

沈侍郎抚须点点头,“也好。你也问问他爹的近况,包括喜欢什么,有什么嗜好。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武统领生辰,往年他不摆宴席不收礼,今年因是五十整岁,肯定会宴请宾客,我们送的礼,也要投其所好才行。”

“孩儿知道了。”文彦答应着,便挪到大用身边,扯了扯他的袖子。

两人默默退出客厅,一边闲聊一边往后园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长安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