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风声高低起伏,回环激荡,来回变化,果然像有不同的物类在发声,曲尽其妙。
澎湃的水涛撞击声、利箭破空的嘶鸣声、叽叽喳喳的鸟叫,……此起彼伏,前呼后应,在山谷深沉回荡;还有啾啾的声音,若断若续飘荡在山野,犹若冤魂厉鬼在游走。
易行不禁疑惑,这是风的声音吗?
“呼”
一道怪风突兀刮起,“咣当”一声,吹开了庙门。怪风甫入庙堂,变作一道旋风,游动的漩涡,一如漏斗之状,发出幽咽的微音,随风无定飘摇。
风好怪,绕着山神像旋了一圈,像虚幻的风影,却没有吹动一物,轻掠拂过,洇开一缕淡染的香气
梅花的冷韵,绿荷的清馨,杏花的淡雅……
那一点袅袅的香气,山林的气息,在流韵婉转。
易行惊讶不已,荒诞的一幕,倒不觉得心慌害怕。人生遇合,不若把它看着一场春事,草长莺飞,夜雨花落,随意的消长。
那道风,没有停留,旋又掠出庙门,在距离庙门丈远的地方倏然停下。
瞬间,风散香消。
剩下
暗影,朦胧的袅娜,静静的,面对着神像站立。神秘的虚影,给人一种诡异的恐惧美。
庙堂内出奇的静。
山神像仍旧漠然,张狂,冷对尘世万象。
易行心内犯疑,庙宇等同修真者的道场,私家领域,一般是不容异物侵犯。
不知那幽影是神是鬼,抑或是妖?敢在庙堂内自由来去,无视山神存在,若他们不是旧识,便是另有渊源。
“你还没醒吗?”
光影若涟漪扩散,幽幽的声音响起,无限的凄楚,悲怨。
果然是有根底牵连。
山神难道不是虚拟的存在?而是另有真身?易行不禁骇异。若真如此,山神又是为何陷入了昏沉之中?至今未醒?
“天道变了,妾身这样做,能唤醒你吗?”
听其语气,幽影应是女身,易行只好奇她究竟对山神做了什么,幽幽怨怨的祈求山灵沉睡的魂魄醒转?
不惹尘埃,方是处世之道。何况幽明殊途,未知世界的东西,易行更不愿主动招惹。
易行不敢妄动,怕惊扰了幽影,给自己带来不利。急忙守心息念,敛去红尘气息,使自己身心沉潜于空灵的状态,不再关注身外动静。
良久
一声悠长的叹息,庙前久久盘旋,才散。
…………
天亮啦。
孤庙,一味的冷清。
昨晚,那幽影——恍似一场幽梦,与光涵藏,来去悄然。
离去前
易行回望,山神像上似有一层淡淡光辉映现,光线很柔。山神默然平和,不再是凶神恶煞的样子,虽怪异,还是蛮可爱。
易行哧溜从供台滑下,这事诡,再坐供台心里老不自在。自从亲眼见了圣树的神秘异变,相信世上,所谓的妖魔鬼怪都有可能存在,不能以自身的经验推论一切,才是正确的观念。
易行走到山神像前,恭恭敬敬,真诚的施礼叩拜。
一道道洁白玄光从香炉蜿蜒流出,无形真实的存在,盘旋易行周身,慢慢消融在易行肉身里。
易行却浑然无觉。
就在易行抬身的一瞬,压抑在易行心头的惊悚怖意,消失无影,代之安适平和,像在自家厅堂。
易行说不清这时心理的霍然变化,也许是心态的改变,易行如此认定。
…………
南丰
商铺林立,车马辚辚;酒旗招展,人声鼎沸。
易行从山上下来,糊里糊涂的来到了此处,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随意的走。
“求你了,救救我奶奶。”少女搀扶着老太,对长春堂的老者央求道。
老者的气色不大好,精力似乎也不济,面露苦涩,哭笑着对女孩道:“不是老朽不救你奶奶,你看这长春堂,还能撑下去吗?”
破旧的药架上,只有些平常的药材摆放,略微贵重一点的药材,全部空着。
“哎!”老者叹口气,道:“何况老朽医术浅薄,对你奶奶的病也是爱莫能做,还是到其他的药堂看看吧。”
少女不住啜泣,正欲搀扶着奶奶离去。
“等一下。”易行突然上前拦住道。
易行正好路过,只瞄了一眼,易行已经清楚,老太的病并不严重,为生活所压,积劳成疾,也是无钱治病拖延造成的。
而自己,恰是一名医修,他不能熟视无睹,忘却医修之责,何况,那也是自己的修行之道。
老者看着易行,问道:“公子有事吗?”
“医馆借用一下,可以吗?”易行笑问道。
“借医馆?”老者蹙眉不解,自己行医半生,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借医馆。
“为她治病。”易行一指老太道。
闻听易行要为奶奶治病,小女孩不禁惊喜,转首看向奶奶。
老太听到有人要为自己治病,也费力的睁开了眼睛,待看到易行,眼神中流露出失望。
稚嫩的脸庞,年轻的郎中,老太还是不太信任。因为年龄始终是医者难以跨越的门槛,易行也不例外。
“她这病你能治?”老者疑惑,因他知道,老太的病,是积劳成疾,年岁又大,血气已经不旺盛了,这都是耗费精气神造成的。普通的草药对她没什么用处,有用的都是些贵重药材。他孤身一人,靠什么为老太治病?
易行点点头。
老者又上下打量易行几眼,隐隐的出尘之气,出现在一个少年身上,让他觉得易行有些不凡,这才开口道:“若你有这把握,老夫的医馆尽管用,还有这棺内的药材尽管取。”他想见识一下易行起死回生的医术。
用药易行不用考虑,针灸是他的选择。
看到易行手中的银针,老者瞪大了眼睛,那只银针从哪里取出,何时出现在易行手中,他竟然不知,好似凭空而出般。
他不由对少年多了份好奇。
看到易行用针的手法,老者不禁蹙下眉,那手法如此的粗拙,与自己认识的针灸大师相差不知凡几,少年毕竟是少年,只为一时气盛,哪知个中滋味。
易行的手法老者怎能看出,寓巧于拙,他不需要繁复的手法,炫耀技艺,真正的大匠,如他,深明大道至简之理,削繁驭简,返璞归真。
银针在易行手中轻轻捻动,明的是用银针为病人疏通经脉,暗里那一道绿气在老太的身体里来回游走。一点绿气,是很少,就这一点却散发着浓郁的生机,极为纯净。生机鼓吹,若春回大地,老太淤积的血管,长年积累的毒素,多年留下的暗疾,尽在绿气滋润下,慢慢的恢复。
老者的眼前,出现了一副画面,枯萎的树木,在和熙的微风中,一点点焕发着生机,由枯灰转为亮丽,一点嫩芽的绽绿,生机骤然勃发。
易行拔出银针,有意留下了一丝绿气,没有原因,一定要说,易行只为自己心安。
老者望着诊床上的老太,简直不敢相信,脸庞红润,精神健旺,这还是刚才来时的老太吗?一根银针演化出如此的神迹,已经远超了那些自诩神针的名医,他真的是一个少年吗?
老者也是一名医者,他知道真正的神医都擅长养身之术,莫非,眼前的少年也是得道之人,延年有术而返老返童?他真正的寿元,其实是沐浴了几世光阴。
再看看易行,恬然自若,神情萧散,倒真有世外高人游戏人间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