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土豆种植计划被提上议程。
秦帆想得更长远,他必须利用从地球到火星这段难得相对稳定的环境,建立可持续性的种植模式,积累种植经验,储备更多的食物,以应对此后可能遭遇的恶劣环境。
利用火星上的宇宙飞船实施救援,要比这次困难得多,成功的胜算并不高,而且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他已经想好了,就这样留在哈雷彗星上,去亲眼看看整个太阳系,这对人生来说也未尝不是有意义的事。
他不敢对卜小云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依然只是跟她讨论如何在接下来的五十九天里精打细算,保证每天都不饿肚子。而且,常常给她鼓劲,让她对火星救援有信心。
秦帆计划的第一步是修复月球飞船的生命维持系统,建立第二个生存基地;第二步是搬到月球飞船上生活;第三步是将月球飞船部分舱室改造成种植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食物供应问题。
他立即着手展开第一步计划——修复月球飞船的生命维持系统,建立第二个生存基地。这个的难度非常最高。
要修复生命维持系统,首先需要找出故障的原因,或者说哪一个零部件损坏了。理论上,这个仅仅依靠秦帆自己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为了不分散航天专家的精力,他决定从自学生命维持系统原理开始。怎么说他也是一名理科高材生出身。
要在太空中维持永久性生存环境,就需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理所当然的东西,这里面包括几大要素:新鲜空气、水、宜居气候。
所以,生命维持系统首要解决的是飞船内部的空气供应。这主要是利用循环水来制造可呼吸的氧气。通过电解水,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供宇航员呼吸,氢气则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形成一个内部循环。
此外,飞船内部还安装了加装储存罐,用于储存紧急备用的氧气。一旦上述电解水制氧过程出现问题,可以临时提供一定时间的稳定供氧。
其次,是100%水循环系统。系统通过收集汗水、尿液和冷凝水等宇航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水,及呼出的一部分空气转换成饮用水,实现飞船内部100%的水循环利用。在整个循环过程,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不浪费一滴宝贵的生命之水。
宜居气候主要决定于飞船内部的温度调控。在太空旅行中,周遭环境的温度往往超过人类可承受的温度。飞船主要通过使用加热器、绝缘材料和液氨循环回路来调节内部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大量使用散热器来释放飞船某些机械产生的多余热量。整体上来说,这是整个生命维持系统里最简易的环节。
既然生命维持系统由这三部分组成,那接下来就是一项一项排除故障。
秦帆检测了飞船内部的空气成分。这是自飞船坠落以来首次进行的检测。检测的结果并不如意,空气中含氧量比人类所需的要低。
在地球上,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杂质等其他物质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4%,二氧化碳约占0.04%,其他物质约占0.02%。
为了给宇航员提供一个最舒适的生存环境,飞船内部几乎完全模拟了这个空气成分比例。
根据检测结果,飞船内部氧气的体积仅占比12%,而二氧化碳占比高达1%,氮气的成分相对稳定,占比为76%。处于这样的空气中,人将会出现缺氧、头晕,甚至窒息等问题。
造成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制氧系统出现问题,未能产出足够的氧气,也可能是因为空气调节器出了故障,未能对空气的各类气体成分进行精确控制。
空气调节器是相当精密的设备,如果该设备出了故障,除了更换设备之外,几乎不可能进行维修。但飞船上并没有该设备的备件。如果调节器出了故障,宇航员们往往会穿上宇航服来保护自己。
秦帆没有工具对空气调节器的故障进行检测。他只能从制氧系统入手。制氧系统的原理和工艺要简单得多,这是个纯机械工程的问题。
他使用飞船自备的工具拆开制氧机,更换了里面的过氧化物——飞船的备用物品,然后将制氧机恢复原样。说是维修,实际上就是更换零部件,这是他真正能做到的事,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秦帆重新启动制氧系统。大概过了十分钟,他再次抽检了飞船的内部空气成分。数据让他十分激动:氧气的体积占比从12%上升到15%。虽然这不能排除空气调节器存在问题,但至少说明制氧机存在故障且已经排除了。
大概又过了十分钟,秦帆再次抽检了空气成分。一看数据,他激动地大吼一声“耶”。没错,氧气的占比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下的21%。不仅如此,其他气体也全部恢复到正常波动范围,也就是说飞船的空气正常了。
秦帆颤抖着双手摘下太空头盔,这是他第一次在登陆舱外摘下太空头盔。他没有感到呼吸困难。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比太空头盔里的气体更加舒畅的空气。空气就像巧克力一样,顺柔地滑入鼻腔和喉咙,直到心肺,令人心旷神怡。
“成功了!成功了!”秦帆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向卜小云喊道。
卜小云正躺在登陆舱内看电影,兴奋地跳了起来:“什么成功了?什么成功了?”
“在飞船里可以摘掉头盔了。”秦帆激动地说。
“是吗?那不是比登陆舱舒服多了?”卜小云也激动起来。
“是啊,这里的空间要大得多。”秦帆说,“我现在就过去载你过来。”
“你不用着急,我先看完这个电影。”卜小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影屏幕。
这么激动的时刻,竟然还有心思开完电影。秦帆哭笑不得,问:“那还有多久看完?”
“就快了,还有二十五分钟。”卜小云说。
“那刚刚好,我等一会就出发。”秦帆说。
秦帆关紧飞船的舱门,开着彗星车返回登陆舱,将卜小云载到月球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