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年正月,大宋皇宫出现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刺杀案,刺杀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宋仁宗赵祯!
因此,宋仁宗无意中创造了另一个记录,他成为宋朝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在皇宫内被刺杀的皇帝。
那一天,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和孙利四人,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突然实施了精确的刺杀。
他们先杀死了军校,抢了行刺的武器,然后延着合殿越墙而入,直奔宋仁宗寝宫。
当天晚上,宋仁宗准备休息时,只听到门外的巨响声,然而宦官说奶妈打宫女。
宋仁宗刚想出去看看,旁边的曹皇后紧紧地抱着他,哭着拦住他说:“陛下不可出去,听这种尖叫声,怕是有贼人作乱呀!”
“你现在出去,万一被杀了,天下黎民百姓可该怎么办?”
宋仁宗转身看着皇后忧心忡忡的表情,瞬间泪流满面,他紧紧地抱着曹皇后说:“是我太冲动了,如果不是你拉着,也许我现在已经被贼人杀害了。”
事实证明,曹皇后的直觉没有错,这是对宋仁宗的刺杀行动。
他们四个禁兵作乱,一路上杀了很多人,外面都是太监、宫女的惨叫声。
接着曹皇后临危不乱,一方面派人迅速叫都知(殿前司武官)王守忠率领士兵,前来救驾。
另一方面,她命太监和宫女用水偷偷跟紧刺客。
她猜测:如果刺客找不到皇帝,他们就会放火。
为了激励太监、宫女们的斗志,曹皇后亲自剪掉头发作为标记,说:“这头发是你保护皇上的证据。等抓住贼人时,将给你们论功行赏。”
听了这话,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一生的荣辱富贵贫贱就此一搏。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拼死保护皇上。
当时,有一个张美人,原本在安全的地方,听说皇帝遭遇行刺,赶紧跑到宋仁宗身边,说要保护皇帝,这也让仁宗很感动。
没过多久,王守忠迅速带兵赶来救驾,颜秀、郭逵、孙利当场被杀。
王胜躲在宫城北楼,过了几天才被抓住。
按理说,这件事情过去了,下一步就要彻查真相了。
可从宋仁宗对此事的态度来看,有很多的疑点。
曹皇后在消灭乱兵事件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令人钦佩。
但就是太完美了,再加上仁宗本来对她有些偏见,于是宋仁宗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心里在想:“曹皇后,确定这一切不是你提前安排好的吗?
“确定自己不是为了邀功,而自导自演的吗?”
曹皇后简直欲哭无泪,本来救驾有功,没有得到皇上的任何感激也就罢了,反而引起了猜忌。
有一天,宋仁宗想了想这个事,可越想越生气。
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废除曹皇后,改立张美人为皇后。
此前,宋仁宗无视了大臣们的劝阻,废除了郭皇后,现在又想来这一出?
大臣们个个正直无畏,上次有人因为阻止皇帝废后而被贬谪。
这一次,他们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意,直言不讳地劝阻皇帝。
宋仁宗只是凭空想象,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曹皇后有罪,废后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出乎意料的是,曹皇后救驾的功劳,宋仁宗全部转到张美人身上。
同年10月,张美人因功被封为贵妃,而曹皇后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宋仁宗你这样做,良心不会痛吗?
曹皇后的内心一定充满了问号?
侍卫作乱之中,拼命护驾的曹皇后,不但没有得到赏赐,宋仁宗还想要废了她,幸好大臣们极力劝说,宋仁宗这才放弃。
宋仁宗赵祯,对曹皇后的不信任,持续了一辈子。
1056年,赵真病重,神志不清,嘴里还喊着:“曹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要害朕。”
张茂则只是一个太监,他被皇帝这么说,吓得魂不守舍,立即就要自杀。
幸亏当时的宰相文彦博是明白事理的人,他对张茂则说:“如果你死了,那皇后该如何自处?”
虽然这件事最后被压了下来,但曹皇后再也不敢到宋仁宗赵真跟前伺候,夫妻二人做成这样,真是可悲可叹呀!
俩人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几年后就去世了。
那时候,曹皇后全心全意辅佐赵曙登基称帝,以为自己憋屈的生活终于走到了尽头。
结果宋英宗赵曙登基后,对曹皇后冷眼相看,再加上小人的排挤,导致她的生活不是很好。
后来,曹皇后帮助管理宫中的事情,宋英宗认为她是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搞得他们的关系完全僵化了。
就在曹皇后心死的时候,宋神宗的出现,点亮了她的生活。
宋神宗当上皇帝后,对年长的曹皇后非常孝顺,经常向她请安。
这时候的曹皇后,才真正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安稳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回首往事,曹皇后只有晚年才被皇帝善待,她的结局令人感慨。
1079年11月16日,太皇太后曹氏在庆寿宫去世,享年62岁。
宋神宗尊曹氏的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葬于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