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开封府尹,是当朝太师王延龄推荐他来京城任职的。
王延龄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长,还日夜思念国事。
虽然包拯是他推荐的人,但他对包拯的性格和才华了解不多,总想找个机会试试他的才华。
有一天早上,王老太师刚起床洗漱完毕,就让仆人端上早点,就是三个五香蛋。
他刚吃完一个鸡蛋,突然听到家人的报告:“新府尹包拯前来拜访。”
王延龄一听,惊喜异常,命令快请进来,心里嘀咕:“我为什么不借此机会,试试他呢?”
可怎么试他呢?
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个蛋的时候,主意来了。
他赶紧放下筷子,拿起蛋碗放在桌子上,对丫鬟说:“秋菊,你能为我做一件事吗?”
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秋菊义不容辞。”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等下吃了这两个五香蛋,任何人追问,不管怎么哄骗、威胁,都不要说是你吃的。”
“任何事有我做主,你不必担心,事后大大奖赏你。”
秋菊一听,愣了一会,但老太师的命令不敢拒绝,只好照做。
王延龄看到她吃了鸡蛋,就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厅里。
看到包拯后,他问候了几句,便说:“我想请包大人帮我处理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包拯说:“太师不必客气,只管吩咐,我一定替你处理。”
王延龄说:“那好。”
他站了起来,带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都吃三个五香蛋当早点。”
“今天,我刚吃了一个,因为胃不好,上了个厕所。”
“可当我回来的时候,剩下的两个鸡蛋不见了。”
“虽然这件事很小,但太师府怎么能容纳这样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呢?”
包拯点点头问:“时间有多长了?”
王延龄说:“不长,半顿饭的时间。”
包拯继续问:“在这段时间里,家里有外人来来往往吗?”
王延龄:“没有。”
包拯接着问:“老太师问家里人了吗?”
王延龄说:“问,他们都说没看见有小偷,你说怪不怪吗?”
包拯想一会儿说:“太师,只要你信得过我,马上就能判定这个案子。”
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靠包大人了。”
包拯:“太师,恕我放肆啦!”
王延龄说道:“不必客气,尽管去做。"
包拯卷起袖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大小小的人,全部集中,站立在外面。”
俗话说,宰相家人四品官,虽然这些家庭成员站在一边,但他们根本没有把包拯放在眼里。
包拯见状,大为恼火,就拍了拍桌子,大声喝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今天,我来处理这个案子,你们不可怠慢,以免皮肉之苦。”
谁偷吃了太师的五香蛋?快说。”
大家一惊,顿时老实了,但包拯连续问了三次,这些人竟然像木桩一样,沉默不语。
站在那里的秋菊,也像个无事人一样。
王延龄在一旁睁开眼睛,假装急于弄清楚这件事,看到大家一言不发,他就在想:“包拯,包拯,够你喝一壶了。”
“下一步,你会像普通官员一样用刑吗?即使在棍棒之下找到犯人,也不算高明呀!”
王延龄想到这一点,故意说:“包大人,既然他们不肯说,你就用刑吧!”
包拯挥挥手说:“不用。”
对着大家冷笑了两声,继续说:“偷蛋人,你不承认,我自有办法。”
“来人啊!给我端一碗水和一个空盘子来。”
府里下人只好照做。
王延龄看到这里,心里很高兴,包拯真的名不虚传,审理案件可以动脑,不屈打成招。
王太师正在想的时候,下人拿了一碗水和一个盘子。
包拯让下人把盘子放在中间,然后接着说:“每个人都要喝口水,然后漱口吐到盘子里,不要吞下水。
第一个人喝了口水,漱漱吐在盘子里,包拯看着盘子里的水,没有吱吱作响,继续让第二个人把水吐进盘子里。
包拯又看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吱吱作响。
轮到秋菊时,她拒绝喝水漱口,包拯离开座位,指着她说:“是你偷了鸡蛋。”
秋菊突然脸色一红,低头搓着衣角。
王延龄急忙着说:“包大人,你断定是她偷的,这是什么理由呢?”
包拯说:“小偷刚吃完鸡蛋,牙缝里肯定会有蛋黄渣。
“我让他们用清水漱口,然后吐出来,根据吐出来的水里有没有蛋黄渣来判断。”
“可她不敢用清水漱口,不是她还有谁?”
这一席话,说得太师点头称是,心里在想:“这包拯真厉害呀!”
王延龄说:“包大人,这件事已经查清楚了,那就算了吧,让他们散去吧!”
包拯摇摇头说:“不行,案件到此为止,指出了头,尾还没收呢!”
王延龄:“这话怎么说?”
包拯严肃地说:“秋菊只是被人戏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龄十分惊讶,没想到包拯这么年轻,想得那么周到,做事这么能干,干脆再试试他。
他说:“包大人,说她偷吃鸡蛋是被指使的,这个人是谁呢?”
包拯严肃地说:“这个人就是太师—您。”
众人:“啊!”
王艳龄笑着点了点头,转过脸对大家说:“这就是我要秋菊做的,试试包大人怎么断案。”
“包大人如果断案如神,真有才有智。你们都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这时,秋菊脸上露出笑容,就和大家一起散去了。
这些下人走后,王延龄就问:“包大人,你根据什么判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说:“秋菊是个大女孩子,明辨是非,不必为两个鸡蛋制造麻烦,这是其一。”
“第二,当我知道她吃了鸡蛋时,她感到羞愧和委屈。”
“第三,这一条很重要。”
“在太师府众人面前,她被公开告知是偷鸡蛋,如果不向大家解释这件事,秋菊就不会有安定的日子,也会因为羞耻而自寻短见。”
“虽然太师在开玩笑,试试我的才智,如果我有一步处理不慎,不就会闹出人命吗?”
王太师点了点头,钦佩地说:“包大人,有你坐镇开封府,我就放心啦!”
后来,宋仁宗非常重视包拯,并将他提升为枢密副使。
包拯做了一名大官,他的家庭生活仍然很简朴,就像普通人家一样。
1062年,铁面无私的包拯病逝,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有贪赃枉法,就不允许他们回老家。”
“并且他们死后,也不允许埋葬在咱们包家的坟地里。”
由于包拯一生都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官员,不仅在他死前受到百姓的赞扬,并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一个典范的好官,尊称他为“包公”。
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也编成了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
虽然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传说,但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佩。
总而言之,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聪明果断,敢于为百姓办案。
于是,后人把包拯当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因其黑脸形象在民间传播,也被称为“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