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君家与九公主的母妃淑妃娘娘算是沾亲带故,但倒底君臣有别,现在谁人不知三皇子在国主面前得宠,连带这淑妃母女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即便是国后也得礼让她们三分,这小子还真拿自己当根葱了。
“虽说九公主对三哥有情,但三哥却十分不喜欢九公主,更何况,为着前程,父兄也不希望三哥与公主结亲。”
莫愁忍不住面带忧色:“还是得早些断了公主的念想,让三哥早日娶亲才是正理。”
她们都是世家出来的女子,对于这条尚公主者不可掌实权自然不会不知,为了避免整个家族失去掌权的机会,君家自然早有对策,夫妻二人早早便偷偷物色合适的人选,想趁早将小儿子的亲事给定下来。
但无奈,有九公主在,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想得罪皇家,个个充傻装愣,死活不肯松口与他们家结亲,即便是有些胆大的,也只肯给出个庶女,为着君家的脸面,这事自然不可,否则将来整个君家子孙们的婚事都会变得艰难。
最麻烦的是九公主从小便与那小子青梅竹马,一心思慕,为了这,闹出许多风波来,如今公主已经十二岁了,正是议亲的时候,若是国主一道明旨下来,只怕再无转圜的余地。
这个道理,大娘子自然不会不知,她出身名门,自然不喜欢有个能架空君家实权,又嚣张跋扈的公主做儿媳妇,早早便开始替儿子相看。
但无奈,门当户对,又符合他们择媳标准的姑娘本就寥寥无几,门第低些的女儿又入不了她的眼,再加上这小子在外风评并不好,清流文官家的女儿是不必肖想了,加上这小子眼光颇高,挑来捡去,至今还未定下婚事来。
这事,还得抓紧办才是,免得夜长梦多。
大娘子心中暗自决定,甚至将择亲的范围扩大到了京城之外的家族。
“大娘子,不好了!”
门外踉踉跄跄地跑进来一个丫鬟,当着莫愁的面,大娘子面上有些挂不住,心道这批刚提上来的丫鬟实在不像话,调教好几年了,怎么还是这副冒冒失失的模样。
回头得好好敲打敲打教规矩的嬷嬷们,免得传扬出去,让人笑话君家没有规矩。
一想到这,大娘子不由有些怒意,冷声呵斥:“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规矩嬷嬷没教你们什么时候都要沉稳冷静么,咋咋呼呼地成何体统,回头自己下去找嬷嬷领罚去!”
那丫鬟被她这样一训斥,不由缩了缩脖子,但很快,便想起更要紧的事,急忙硬着头皮回报:“老夫那边话来说,三少爷与九公主又吵了起来,连老夫人说话也不管用,现在九公主已经愤怒回宫,老夫人已经派人去请老爷和大少爷二少爷回来了。”
“什么?”
大娘子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就要倾倒下去,还是莫愁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母亲莫要着急。”
莫愁用手轻轻替她顺气,一边替她问话:“那三哥人呢?”
那丫鬟险少见大娘子这般失态,又惊又怕,都快哭了:“三、三少爷气愤之下,带着观砚跑了,老夫人已经派人去追,眼下还没消息......”
“这个逆子!”
大娘子气得直哆嗦,狠狠拍了下桌子,震得茶盏一跳,也顾不上平日里头最重视的礼仪规矩,大家风范,几乎是用吼的命令道:“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多派些人去找,务必要在老爷回来之前将他给带回来,快去!快去!”
李思琪气冲冲地回到宫中,那是越想越气,忍不住便开始砸东西,乒乒乓乓的动静自然惊动了作为母亲的淑妃。
“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今日不是去大福寺布施去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都说知女莫若母,淑妃想了想,忍不住有些头疼。
“你是不是又去找你表哥了?”
李思琪一听到这话,心里头就更委屈了,忍不住就将君家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母亲。
“母妃,你得替我作主,这口气,我咽不下!”
能当宠妃的都是人精,淑妃抓重点的能力一向很强。
“你说,那个女人,是南宁人?确定吗?”
李思琪用帕子按了按眼角,点了点头,很快反应过来。
“母妃,这私藏南宁人可是大罪,我虽然生气,但也没想真把表哥怎么样,要是让姨丈知道了......”
淑妃看着自己那不成气的女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己聪明一世,怎么就生出这么个傻女儿来,但凡她有自己一半本事,也不必闹成这样。
说到底,还是自己将她给宠坏了。
“舍不得了?”
淑妃伸出手,轻轻戳了戳女儿的额头:“放心,知道你那点心思,只不过是要利用这事让那小子吃点苦头,到时候,外头的人唱红脸,咱们唱红脸,将你表哥给保下来,君家还不得记咱们的好,那小子还敢给你脸色看不成?”
李思琪一脸佩服地看着母妃,不愧是得宠半辈子的女子,这手段就是高。
“可是,姨丈他们似乎不太愿意与咱们结亲,母妃您提了这么多次,姨母也没松口啊。”
淑妃忍不住又翻了个白眼,这傻孩子。
但若是不同她说清楚,只怕她会乱来坏事,到底是自己亲生的,除了宠着,还能怎样呢。
“你父皇可不喜欢这些世家,个个仗着势大,就在朝堂上指手划脚,这些年,君家早已有了功高震主之嫌还不知收敛,正好,抓着这事让你表哥娶了你,你姨丈就是看不破这点,不甘心做个富贵闲人。”
“可这样一来,君家就......”
李思琪只是任性,并不傻,这样一来,君家可不得恨死自己了。
“傻子,你这是为你父皇分忧呢,有你父皇哥哥在,谁敢欺负你。”
淑妃笑了笑,不以为然地往北方一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家再如何,也不过是大梁国的臣子。
除非,他们想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