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一粟非常兴奋自己对微型人类社区生活运动的新认识,但是却不敢,也不愿跟任何人分享,并不是担心自己会成为众人的笑话,而是首先自己就难以割舍否认爱情对人类文明的无上价值。
有时候,搞研究是一种挺奇怪的行为,弄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儿,接受道理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既便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旦于自己不利,心里就还是难以接受这个道理,甚至妄图推翻这个道理。
欧阳一粟非常感恩和自豪自己与沈彤的爱情,虽然期间也有许多波折和痛苦,但是,摩门教社区一夫多妻制的道理,显然在自己这里是需要拐弯改道的。
可是,如何让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在自己身上拐弯改道呢?
欧阳一粟苦思不解,于是还得继续在村落周边游手好闲、胡思乱想。
一日,欧阳一粟应邀到邻近(说是邻近,其实步行也有几乎一天的路程)的一个微型人类社区参加社区公共事务大厅的茅屋落成庆典活动。
就像小时候的偏远农村,谁家盖新房,上梁的时候,全村人都会来帮忙,主家则会安排上梁宴席款待大家,不光帮忙的人,全村的男女老少,甚至过路的旅人也会被热情邀请吃席,整个村落一派节日的欢愉景象。
欧阳一粟幼时就有幸跟母亲参加过一次偏远农村的上梁宴席。
当时,母亲带欧阳一粟回老家农村走访一家远房亲戚,正赶上亲戚村庄里一户人家新房上梁。
虽然并不认识,但是,主家还是非常热情地邀请欧阳一粟的母亲吃席,并以“有朋自远方来”的寓意安排母亲到嘉宾席,欧阳一粟则与一群村里小孩一起坐在儿童席。
不过,菜品并没有差别,真正童叟无欺,只是儿童席没有烟酒,仅有饮料。
那是一个比较偏远贫穷的村落,欧阳一粟一大早跟母亲赶路半天,所以早已饥渴难耐。
没想到一进村里就有宴席大餐,真是把欧阳一粟高兴得手舞足蹈,爬上儿童席抓起筷子就要开动,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一个菜都还没上。
原来,大家都在等上梁的师傅们完成上梁工作的最后步骤。
欧阳一粟的心思则全在什么时候上菜,正等得毛焦火辣之时,突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众人则兴高采烈地鼓掌喝彩,上梁工作总算完成,欧阳一粟也和小孩子们一起急不可耐地拿筷子敲碗起哄,比所有大人都还开心。
宴席也终于在鞭炮声、鼓掌声、喝彩声和碗筷声的交响乐中正式开启上菜。
儿童席并没有被忽视,属于最早上菜的几桌。
不过,只上了一个凉拌素菜,便久久没有下文。
环顾四周,各桌都已兴高采烈地吃开了,吃的却也是同样一个凉拌素菜。
菜还没齐怎么就吃上了?
难道大家比我还饿?
难道后厨忙不过来,菜做得太慢?
同桌的小孩们也纷纷下筷,只是大家似乎并不太喜欢这道凉拌素菜,所以吃得勉强。
欧阳一粟满腹疑惑地尝了一口,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最好还是留着肚子给后面的大菜。
就在欧阳一粟憧憬大菜的时候,周边的各桌已经开始上新菜了,可是,这次却迟迟没有给儿童桌上新菜。
欧阳一粟更加好奇,仔细观察,终于意识到,新菜也只有一道,而且只给吃完了第一道菜的桌子换上。
儿童桌的第一道菜还剩一大盘,主家一定认为小孩们不饿,所以也不着急上新菜。
这是什么规矩讲究?
欧阳一粟都要饿傻眼儿了,看见邻桌大人们新菜吃得三下五除二,虽然也是一道凉拌素菜,味道应该更好。
所以,欧阳一粟便跟儿童桌的孩子们一起,眼睛盯着大人桌上的新菜,开启了风卷残云的抢食模式,很快就把自己桌上的第一道菜吃了个精光。
不出所料,第一道凉拌素菜的盘子一空,主家马上就换上了第二道凉拌素菜,没有丝毫耽搁。
看来,后厨应该早就做好了所有的菜,只等桌上的光盘信号,光一盘,上一道;吃饱了,菜剩下,后面的菜也就不必再上了,避免浪费。
大人们深谙此道,所以每道菜上桌很快就光盘行动,于是后面的新菜源源不断。
这样奇葩的规矩显然也适用于儿童桌,欧阳一粟只能无奈地企望儿童桌的盘子要小一点儿。
可是,童叟无欺的宴席,各桌都是足称足量。
欧阳一粟只能与其他小孩一道,齐心协力,仿佛游戏打怪一样,上来一道,吃光一道,否则过不了关,game over,就只能眼馋大人们饕餮盛宴后面的肉菜了。
不得不说,这个上梁宴真是奇葩,前面的菜全是素菜,足足8道,估计饭量不大的成人都能给吃饱了。
欧阳一粟和孩子们不甘心自己塞了一肚子草,不见肉菜誓不罢休,齐心协力拼光了所有素菜,终于等来了第一道肉菜,却是一个大boss,夹沙肉。
每片两指厚的大肥肉,亮晶晶的没有一点瘦,里面再包满白砂糖,放在扣碗里蒸熟,一端上桌子,那肥甜的模样和香气,让人迫不及待地马上就想来一片。
加上刚才一肚子草,欧阳一粟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稀里糊涂地一片肉就下了肚,口中香甜回味之际,却突然感觉把一辈子的夹沙肉都一次性吃够了一样,甚至连肥甜特色的肉食,今后都不想再碰了。
紧跟着,又上了一道咸烧白,每片一指厚的大肥肉,带了一丝瘦肉,盖上咸香的干芽菜放扣碗里蒸熟,与口里刚才夹沙肉的肥甜回味儿,形成了完美的香气味觉互补,相得益彰。
欧阳一粟其实已经吃饱了,但还是忍不住夹起一片咸烧白,热气腾腾地塞入口中,一抿即化,满嘴油香,完美地平衡了夹沙肉的甜腻。
所以,欧阳一粟后来一直都很喜欢吃咸烧白。
不过,上梁宴的咸烧白,儿童席实在是吃不动了,所以,儿童席的上菜到此为止。
欧阳一粟等一众小孩儿心满意足却又眼馋巴巴地看着成人席上继续鸡鸭鱼肉。
原来肉菜也是8道,越到后面越是精彩。
孩子们欢快地惊叫着后面的肉菜,却一点儿也不沮丧遗憾,毕竟小肚子已经圆鼓鼓的了。
看着大人吃还能想像一下美味,就仿佛自己亲自在吃一样;自己再吃反而可能破坏了印象,怕是今后有得吃也不愿意吃了。
意犹未尽的境界,就是这次上梁宴给欧阳一粟的回忆,每每想起,都不禁口齿生津。
欧阳一粟后来也吃过不计其数的各种宴席,基本都没什么印象了,唯独这次上梁宴,终生难忘。
不能挑食、光盘行动、他食我乐、同欢共享,大概是偏远贫穷村落宴席的共同特点,是科技落后、物资匮乏的必然结果。
现代文明社会的宴席,挑三拣四、铺张浪费、独食蹭食、霸王逃单,是物资极大丰富情况下人们狂妄奢靡、贪婪自私的可悲心态。
这样的现代科技社会,真的就比偏远贫穷村落更加文明先进嘛?
欧阳一粟表示严重怀疑,他显然更愿意重温幼时意犹未尽的上梁宴,对城市生活中的酒席宴请却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趣,还不如在家里煮碗清水挂面。
所以,欧阳一粟对微型人类社区公共事务大厅的茅屋落成庆典活动充满了莫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