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听天命耳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75字 发布时间:2023-07-08

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本名赵德昌,后改名为:赵元休、赵元侃。


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德皇后李氏。


关于小赵恒的出身,有一个略带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说,乾德五年(967年),五星从镇星聚奎。


第二年正月,赵恒的母亲梦见自己拿着裙裾去承接太阳。


不久之后,她被诊断出怀孕了。


同年12月2日,小赵恒出生了。


小赵恒出生的时候,红光照在房子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小左脚趾上有一个“天”字的纹理。


这些故事都说明了赵恒的命运注定是不寻常的。


赵恒小时候很聪明,喜欢和皇子玩打仗的游戏。


在游戏中,他喜欢当元帅,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也受到父亲赵光义的喜爱。


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邀请弟弟赵光义进宫讨论一些事情。


赵光义进宫的时候,顺便带上几岁的小赵恒。


大人讨论事情,小孩子自然不感兴趣,就一个人跑去玩了。


小赵恒非常贪玩,同时又深受宋太祖的喜爱。


他的言行之中,有许多同龄皇子没有的肆意行为。


眼见十分无聊,干脆偷偷地钻进皇帝上朝的宫殿玩耍。


由于小孩子贪玩好奇,所以没有那么多忌讳。


小赵恒环顾四周,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感觉怎么也不过瘾。


玩着玩着就累了,想要美美睡一觉,只是宫里就只有一把龙椅,金色闪闪发光,小赵恒嘿嘿一笑,索性就这么爬跑上去睡觉去了。


这一睡觉,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皇帝赵匡胤和他的父亲赵光义,站在自己面前,不明所以然?


只见自己父亲的脸色非常难看,小赵恒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呀!


便嘀嘀咕咕说了一句:“不就是睡一下他的椅子吗,至于这么小气?”


但赵光义却吓得一身冷汗,儿子坐在九五之尊的龙椅上,如果说得不好,那就是谋反大罪,要诛杀九族啊!


赵光义赶紧把小赵恒拉下来,准备打骂他一顿。


可是赵匡胤脸上,并没有表现什么不满,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连忙阻止弟弟赵光义惩罚侄子,嘿嘿一笑,便问:“小侄子,坐在皇位上好玩吗?”


这句话看似无害,就像普通人家叔叔与侄子的日常对话,但天知道里面藏着什么意思?


小赵恒奶声奶气回答道:“听天命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这把龙椅坐得舒服不舒服,就是听上天的旨意,我坐在这里听上天的所决定。


谁能想到,若干年后,这个坐在龙椅上奶声奶气的小孩子,真的顺应了天命,坐上了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曾经用几杯酒,就让跟自己打下江山的心腹将领,交出兵权。


虽然这种做法很聪明,但至少不是很光彩。


因此,宋太祖登上皇位后,非常担心别人的议论,也害怕有人图谋不轨。


龙椅是皇帝权利的象征,除了皇帝,没有人有权利坐在龙椅上。


宋太祖恰好是一位多疑的皇帝,所以小赵恒的回答至关重要,如果他回答得不好,就会引起皇帝的忌惮。


这一句巧妙的话语,说明小赵恒不愧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听到这句话的宋太祖哈哈大笑了,真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孩呀!立刻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小赵恒把他坐在龙椅上的行为,归咎于上天的意志,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回答。


还有一次,当赵恒的两个哥哥没有发生意外时,宋太宗赵光义曾邀请道教老祖陈抟,给自己八个儿子看相。


当时,宋太宗想选择一个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


看完前面七个儿子面相后,陈抟得知第三个儿子赵元侃(赵恒的名字)还在睡觉,于是前往他的寝殿看一看。


但这位善于看相的老道刚走到门口,转身就离开,转而告诉宋太宗说:“这八个人中,元侃的命是最好,帝王之相。”


宋太宗大吃一惊,问道:“先生还没看,怎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陈抟回答说:“连元侃门前的仆人都是将相,还需要再看他本人吗?”


有了这些故事,赵恒的太子之路,增添了一种传奇色彩。


995年,赵元侃当上太子后,改名为赵恒。


作为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他很幸运地成为了皇位的候选人。


997年5月,赵恒顺利登基为帝,是为宋真宗。


宋真宗登基后,并没有狂妄自大,而是对待人温和。


此外,他勤勤恳恳处理政务,整天忙碌,但又精力充沛。


可以说,宋真宗年轻时,还算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经过几次的乱世,赵恒用“无为而治”的手段,恢复了国民经济、手工业也蓬勃发展。


在闲暇时间,赵恒仍然是一位非常喜欢看书的皇帝。


在他的影响下,宋代的文化开始逐渐达到顶峰,历史上被称为“咸平之治”。


宋真宗一生政绩平淡,没有做出什么令人发指的恶行,但也没有取得任何突出的成就。


但他在位期间,他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人尽皆知。


它结束了宋、辽两国多年的交战,确保了两国在日后120年内基本和平相处,长期保持友好关系。


此外,大大加强了边境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了两国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中。


只可惜的是,勤奋并没有帮助他取得伟大的功绩。


宋真宗习惯墨守成规,做事优柔寡断。


后来,他继续贯彻太宗晚年推行的黄老无为思想,守成而治。


当时,宋朝的情况喜忧参半:一方面,太祖和太宗的治理使国家逐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来自边境的威胁也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宋太祖为稳定政权而实施的一些政策已经过时,但真宗无意改革,这也是使其北宋朝后期“内忧外患”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