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夫人口口声声“由老太太做主”,老夫人就定了第二日去秀青山还愿,且住一晚。
佛门净地,不宜喧哗,只带梁嬷嬷、青芽和另一个丫鬟前往。
青芽立即请姨夫跑一趟,知照一声秀青寺,预订好住处,因此老夫人到来后稍事休息,还能做半天佛事。
虔诚地奉上供品,诵念经文,终于晚膳时间到,老夫人心中有事,吃了一小碗斋饭,就赶回自己的住处。
那丫鬟也是忠心的,就在大门处望风,梁嬷嬷在房门口望风。
诸事停当,老夫人由青芽搀扶着,走入房中。
才入门口,就被一双小小的胳膊抓住了,一个小人儿扑在怀里,压抑着嗓音喊:“祖母!”
青芽连忙提醒:“先到里面再说。”
漓豆抹一把泪,到另一边搀扶祖母。
待祖母在位子上坐下,又恭恭敬敬地下跪、磕头:“不孝孙女叩见祖母,祖母万福!”
还未抬头,就被老夫人拉起来,紧紧搂住:“我可怜的孙孙,小心肝啊!”
青芽连忙劝:“老祖宗低声些。”
祖孙俩相拥低泣。
好一会,老夫人才平静下来,细细问起孙女这一年多的经历。
漓豆按照告诉青芽的口径,又讲了一遍。
老夫人其实从青芽那里听了个八九分,现在再听一次,心方定。
估摸到祖母会吃不好晚膳,漓豆带来一只炭炉,一小锅玉豆粥,叫青芽加热了,祖孙俩吃个夜宵。
玉豆粥暖肚更暖心,老夫人情绪好了很多,慢慢讲起收到药材后的想法:“我娘家早没人,也没有什么远方至亲,如此遮遮掩掩送药材来,难道篱儿真的还在?再看其中一包,里面又有四个小包,是竹荪、枸杞、当归、合欢四种药材,其中的典故,我对篱儿讲过的......”
漓豆将头在祖母肩上靠了靠:“我那是接头暗号,试探试探祖母。”
“你这小机灵,可知我也试探你?我叫青芽到彭鑫商行传话,叫送药的人回来一趟。谁知你还真回来!这是祖母的不是!”
漓豆抬起头看着老人家,笑眉笑眼地说:“祖母放心,没有把握我不会随便回来。”
老夫人伸出左手,挽住她的小肩,一下下拍打着:“不过,我还真有话要对你说。唉,这半年身子越来越不好,就担心话要烂在肚里、带到棺材里。”
漓豆身形一滞,连忙按住祖母的唇:“不许您这样说,您会长命百岁。”。
祖母捏捏她的脸蛋:“你听我慢慢说。你知道,我本不是你亲生祖母,我三十岁才嫁入江家。一直没有生养。初嫁那年,你祖父只有一个铺面,做些小生意。又带着三个儿子,最大的十六岁,还未说亲,就是你大伯父;最小的十三岁,就是你父亲。他们都长大了,对我就有些疏远。”
漓豆自然明白,本来没有血缘,又非亲自带大,继子即使孝顺,总归有限。
“我和你祖父起早摸黑做生意,这样过了三年,将一间铺面开到三间、四间,家里建起大房子,给你大伯父娶了亲。不成想,你祖父有吃苦的命,没有享福的运,竟、竟丢下我一个人,走了......”
祖父是半夜起了急病走的,漓豆也隐约听说过。
男当家突然离去,老夫人抹干眼泪,撑起这个家。
一年后,小儿子江继仪学业初成,说要外出游学,顺便到江夏考明经,老夫人给他打点好行李包裹和人手,送出了门。
半年后,江继仪忽然写信回来,说在鲤城娶亲了,聘礼就是那枚刻了自己姓名的祖传玉佩。新娘是鲤城一个吴姓布匹商的女儿。
老夫人计较不了许多,连忙准备好贵重礼物,又送儿媳一副价值不菲的头面,让第二个继子江奉仪并本族一个长辈,带管家、苍头、两个丫鬟,到鲤城去见亲家,也算行了明路。
管家和本族长辈回来说,亲家七个儿子,只生了这个女儿,宝贝得很,婚事都是吴家操办的,三爷有福了。
不久,江继仪带新婚妻子北上赶考,二爷江奉仪也跟着北上,说是去见见世面。
很快,三爷考中明经第一名,随即进京任职。
苍头相跟三爷夫妻进京城后,不久也回来了,禀报说三夫人有了五个月身孕,看着像个男孩,三爷真是有福。
老夫人连忙又派两个嬷嬷进京,侍奉三夫人。
五个月后,京里来信,双喜临门,三爷升任三公曹丞,三夫人生了个姐儿。
老夫人讲到这里,看着脱离怀中,倏地坐起的孙女说:“那姐儿,就是你。”
漓豆哪里相信?不住地摇头:“不可能!我母亲另有其人?”
“是真的。”老夫人爱抚着孙女的头顶,“你恨祖母吧,我不该瞒着你......”
漓豆难以接受,也难以对祖母生恨:“我......祖母,您一定有苦衷。”
这懂事的模样,让老夫人心里疼痛:“祖母不再瞒你,全都告诉你!”
三爷在京城任职,顺风顺水,可惜三夫人生产时血崩,身体一天天坏下去,竟在女儿八个月时去世了。
半年后,江继仪续娶,就是当今太尉的嫡女——牧裕县主,夫妻恩爱,很快生儿育女。
县主贤惠,对继女是真的好,甚至超过自己的亲生女儿。
等进京侍奉先夫人的两个嬷嬷回来,捎回三爷和县主的话:为篱儿今后前途起见,从此只说她是县主的亲生女儿,前面那段婚姻不必再提。
嬷嬷说,县主对篱儿视如己出,篱儿认县主为母百利而无一弊。兼之离京城天长路远,讯息难通,老夫人不好过问,全府上下从此统一口径,都夸县主贤良。
“谁知你两岁时,他们把你送回来了,说克父克母......”
先捧后杀,太卑鄙了!漓豆咬着嘴唇,眼里喷出火来:“难怪如此冷酷,原来不是亲生的!”
“他们还送回了一份判词,上面列了双亲和女儿的生辰八字,最后判道‘相生相克,女在则父母诸事不顺、性命怠危’......”
那县主从京城派来的嬷嬷对老夫人说:“您看这判词最后落款的姓名,那可是钦天监监正,正五品官秩的!也是我家县主心软,毕竟养了两年,总不能丢到尿桶溺了。您将就养着吧,不要过得太好,她一好我家县主和姑爷就不好,您能养几年就几年吧......”
这后面一句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老夫人小心翼翼将可怜的孙女养大,六年后,忽然有周家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