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赵普的半部《论语》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03字 发布时间:2023-07-06

从宋太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南方平定,赵普都是他身边重要的谋士,立下了汗马功劳。


964年,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事无大小,都与赵普商量。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从不鄙视读书人,而是鼓励大家多读点书,多学习一些知识。


赵普原本是小吏出身,学识比起那些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很多。


北宋初年,宋太祖打算更换年号,他对宰相赵普等人说:“要换一个以前历代都没用过的年号。”


大臣们一番商量之后,建议以“乾德”作为年号,宋太祖非常满意,所以改年号为乾德。


乾德三年(963年),宋太祖灭后蜀后,后蜀宫中的一些宫女被送到皇宫里。


有一天,宋太祖看到后蜀宫女的梳妆用具时,看了一眼这面铜镜,铜镜背面铸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


宋太祖很惊讶。他把这面铜镜拿到朝堂上给大臣们看。


大发雷霆地说:“现在才乾德三年,怎么会有乾德四年的铜镜呢?”


赵普等人纷纷答不上来。


于是,宋太祖召见翰林学士窦仪等人,问了这件事。


窦仪看了看,说:“这面镜子一定是从蜀地得到来的东西。”


“蜀国主以前用过乾德的年号,铜镜应该是当时铸造的。”


宋太祖立即派人去检查,发现这确实是前蜀使用过的年号。


听到这些,宋太祖怒火中烧盯着赵普说:“你不是说乾德这个年号从来没有用过吗?这么近的国家使用过!结果你居然不知道?”


“而且,还是一个亡国的年号,这让朕情何以堪哪!”


宋太祖怒不可遏,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立即拿起毛笔往赵普脸上,就是一通乱涂乱画。


他一边画,一边破口大骂道:“平时叫你不多读点书,现在还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宋太祖放下笔,感叹说:“唉!宰相还得读书人来当。”


就这样,赵普被狠狠地羞辱一顿,又惊又怕。


第二天上朝,他都不敢洗脸,结果又被大臣们取笑一番。


得到宋太祖的许可后,他才敢把花脸洗掉。


从那时起,宋太祖更加重视读书人了。


其实,宋太祖还是非常信任赵普的,赵普也敢于在皇帝面前坚持自己的建议。


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位很有才华的人,于是写了一份向宋太祖推荐的奏章。


宋太祖看了奏章,不想任用这个人。


第二天,赵普又写了一一份奏章,再次推荐,但宋太祖还是拒绝任用。


第三天上朝的时候,赵普又送上奏章,继续推荐。


这让宋太祖勃然大怒,他把奏章撕成碎片,扔在赵普面前的地上。


赵普面不改色,趴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捡起撕破的奏章,放到袖子里。


回到家后,赵普把撕碎的奏章粘在一起。


几天后,又把它交给了宋太祖。


宋太祖看到赵普态度如此坚定,只好接受他的意见。


有一天,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不批准。


赵普和以前一样,仍然坚持自己的建议。


宋太祖说:“我就是不批准,你又能怎么样呢?”


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了国家着想,陛下怎么能凭个人好恶专断呢!”


宋太祖一听,气得脸色发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去。


赵普紧紧跟在后面,宋太祖进入内宫,赵普站在宫门外一直不肯走。


宫门前的侍卫看到宰相站在门口不肯走,干脆禀报给宋太祖。


这时宋太祖怒气已消,就叫太监通知赵普,说皇帝同意他的请求,叫他赶紧回家。


赵普读的书不多,当了宰相后,宋太祖经常劝他多读点书。


每天回家后,赵普关上房门,从书箱里拿出书认真阅读。


赵普非常推崇《论语》,当时人们开玩笑说他,一生只读《论语》这一本书。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听说这件事,问赵普是不是这么回事呀?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微臣所有的知识,确实不超过这一部书。”


当年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统一天下,现在也打算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治理天下。


赵普去世后,家人发现他的书箱里面确实只藏着一部《论语》。


于是,人们就流传着一句话,说赵普是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赵普当了十年宰相,权力很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想走后门,时不时地给他送礼物。


宋太祖经常去赵普家做客,也没有提前发出通知。


有一次,吴越王钱俶给赵普送了一封信,还带来了十坛“海鲜”。


赵普把十坛“海鲜”放在大厅前,还没有时间拆开信件看,碰巧宋太祖就来了。


宋太祖坐在大厅里,看到这十个坛子,问赵普这是什么?


赵普回答说:“是吴越送来的海产。”


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打开来看看吧!”


赵普命令仆人打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纷纷傻眼了。


原来坛子里放的不是海产品,而是一块块金子。


宋太祖一直担心官员接受贿赂,滥用权力,看到这种情况。


心里充满了怒火,脸色也沉了下来。


赵普满头大汗,恐惧地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的内容,真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陛下恕罪。”


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国家事务都是由你们决定的呢。”


从那之后,宋太祖对赵普有些猜忌,认为他很贪财。


不久,又有官员告诉赵普违反禁令,贩运木材。


原来,当时朝廷禁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木材。


有一次,赵普去那里运木材为自己建房子。


他的部下借机冒用赵普的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到京城贩卖。


就这样,这件事牵连到赵普。


宋太祖暴跳如雷,要狠狠治赵普的罪,尽管其他大臣为他说情,宋太祖还是撤了赵普的宰相职务。


973年,赵普被罢免宰相的职务,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黯然离开了京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