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852—932年)是杭州临安人,从小就喜欢练武,经常指挥小同伴排队练习。
长大后,这位威武青年已经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879年,黄巢起义军进攻临安城,当时临安守军不到1000人,将士们心慌意乱,想弃城而逃。
钱镠主动请战,只选了20名精干士兵埋伏在城外的山谷。
起义军不知道这里有埋伏,先锋将领带领一小股军队走在前面。
钱镠趁其不备,用弓箭射杀了他的先锋将领。
接着,义军一片混乱,钱镠指挥20人弓箭齐发,杀死数百名敌人。
在暂时吓退起义军后,钱镠带领20名手下来到一个名为“八百里”的危险关口,并提前告诉路边的一位老妇人说:“如果有人问前面有多少士兵驻扎,你就说临安驻军800里。”
起义军整顿队伍后,向老妇人询问驻军情况。
老妇人回复后,起义军将军不知道“8八百里”是地名,说:“刚才十几个人就杀了我们几百个人,更别说八百里驻军了!
于是起义军吓得落荒而逃,赶紧急忙引兵撤退。
此后,钱镠名声大振,很快被提升为杭州兵马都指挥使,初步掌管了杭州兵权。
不久,董昌与越州节使刘汉宏大打出手,钱镠又奉命擒杀刘汉宏,因功升为左卫将军、杭州刺史。
在那几年里,钱镠跟随董昌四处平叛,屡获战功,不断晋升,逐渐在杭州站稳了脚跟。
895年,董昌发动叛乱,在越州自立为帝。
钱镠无法说服他,所以他不得不奉朝廷的命令征讨董昌。
几年后,董昌兵败自杀。
钱镠因平定叛乱有功,他被朝廷任命为镇海、镇东节度使者,并赐免死铁券,授予“吴王”称号。
从那时起,他基本上奠定了吴越的雏形。
后来,他占据了整个浙江省、江苏南部、福建的一些地区,成为了吴越国的国王。
从一个不务正业的盐贩子,到一方诸侯的统治者,志得满满的钱镠终于可以衣锦返乡炫耀了。
他在临安故里建了一座豪宅,每次回家都前呼后拥,大肆宴请客人。
春风得意的钱镠,排场很大。
钱柳的父亲叫钱宽,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一直信奉“不谋良田,不营华屋”的古训。
当他看到儿子如此闹腾,心里非常不满,劝说无效,就故意躲避。
每次儿子回来,他都会悄悄地躲在一边,不肯与儿子相见。
然而,钱镠四处张扬炫耀的时候,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父亲。
有一次,钱镠问父亲为什么躲着他。
钱宽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钱家世代靠种田、打鱼为生,从来没有出过像你这样有显贵之人。”
“虽然你现在是两浙十三州的君主,但周围都是敌对势力,包括结怨者、嫉妒者和仇视者。”
“他们一直虎视眈眈,你不引以为戒,却还要与人争利,到处显摆炫耀。”
“这样做是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呀,你自己不害怕,但我却害怕祸及家人。”
“你这个小混蛋,赶紧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了!”
钱镠听了这些用心良苦的话,痛哭流涕,跪在父亲的脚下。
信誓旦旦向父亲保证说:“我一定会好好治理吴越国,保住自己的地盘,不让父亲为儿子担心。”
从那以后,钱镠就像变了一个人,开始摒弃排场,专注于政事。
为了能提醒自己,他用一块圆木做了一个“警枕”,用绳子系了一个小铃铛。
晚上睡觉时,他的头从枕头上滑下来,这样他就可以拉铃醒来。
每天事务很多,担心自己忘记,他就在寝室里放了一个“粉盘”。
为了提醒夜间值班巡逻士兵,他经常向城墙外弹射小铜丸,让他们随时保持警惕。
钱镠也经常微服出行。
有一次,他故意等到门关上才回到城里,在门外喊着要开门,但守门员却不理他。
将士们说:“就算是国王来了,我也不会开门的。”
钱柳一听,喜出望外,于是重重得奖赏他。
钱镠勤恳理政,他晚上设置“警枕”和“粉盘”的事情传开后,人们称他为“不睡龙”,就连契丹人都知道了。
就这样,听父亲的教导,谦虚谨慎,勤俭节约,勤政务实,努力保住基业。
907年,朱温篡夺唐朝称帝,建立后梁,将钱镠封为吴越王。
其实,钱镠之前就已经是实际上吴越的统治者。
923年,钱镠正式建立了吴越国,所有礼制都按照皇帝的规划。
吴越地小国弱,毗邻后梁、后唐、吴、南唐等强国。
钱镠知道自己处境危险。因此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他采取了向后梁、后唐等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的战略,与周边小国友好相处,以保持国内安定。
在经济方面,钱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垦荒、发展农桑、修复水利等。
特别是在修建海塘和疏浚内湖方面,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代子孙的赞扬。
当时,钱塘的海浪潮很大,经常淹没农田,摧毁永恒,卷走百姓、动物和财产,人们苦不堪言。
910年,钱镠组织20万劳动力,治理钱塘江潮患。
他们用木桩把装满石头的笼子固定在江边,形成一个坚固的海堤,不仅保护了江边的农田不再被潮水侵蚀,而且通过沿岸石塘的蓄水功能为江边的人们提供农田灌溉。
还设立了“撩水军”,负责在太湖地区疏浚、筑堤,为周边地区的农田灌溉提供便利。
932年,钱镠病逝于钱塘,享年81岁,谥号武肃王。
临死前,他一再叮嘱子孙们要善事中原,避免干戈,不要因为朝代的变迁而改变与中原王朝的友好关系。
这一遗训,一直被他的子孙后代恪守,使其成为五代十国存在时间最长的割据政权。
由于钱镠做了这些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因此当地人们非常拥戴他,并尊称他为“海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