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宋龙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在前头领着路。
朱成文怀揣着好奇,紧紧跟在他身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陆掌柜人哪去了?”
宋龙脚步微微一顿,脑海中瞬间闪过那封神秘书信的内容,随后迅速调整好状态,笑呵呵地回应道:“陆掌柜已经闭关去了。”
“闭关?”朱成文满脸疑惑,不禁提高了声音。
“没错,他正在全力冲击炼虚合道的境界。”宋龙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仿佛陆掌柜的突破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朱成文听闻,心中大为震惊。在这个修炼的世界里,每突破一层境界,便意味着能增加百万年的寿元,这是何等诱人的前景。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昨天,张子博带着陆掌柜来到山庄后,两人便凭空消失,不知去向。
如今看来,陆掌柜的闭关突破,难道和锦庄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到锦庄主平日里的种种善举,
不仅大方地让张子博传授他们《逍遥步》,还分享珍稀的榴莲肉,待人更是客气真诚,朱成文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极有可能是真的。
宋龙似乎察觉到了朱成文的心思,看了他一眼后说道:“今后万宝斋的藏书,您随便来,随便观看,我们随时欢迎。”
朱成文闻言,先是一愣,心中暗忖今天的宋龙着实有些反常。平日里的宋龙沉默寡言,极少与人这般热络,怎么今日如此开心,还给出这般特殊的待遇?
他嘴上客气地回应道:“这样不太好吧,没有经过陆掌柜的同意,你会不会被惩罚呀?”
宋龙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解释道:“朱大哥,您尽管放心。
陆掌柜在闭关之前特意交代过,这次能突破多亏了锦庄主的指点,所以锦庄主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藏书斋自然可以随意进出。”
朱成文心中一喜,看来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陆掌柜的炼虚合道与锦庄主确实有关。
但他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说道:“谢谢,我先把笔墨纸砚送回山庄,再来拜访。”
“好,好。”宋龙连连点头,笑盈盈地目送朱成文离开万宝斋。待朱成文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宋龙整个人像是泄了气的皮球,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忍不住再次掏出那封信,反复看了一眼。
信中的内容依旧让他胆战心惊,大致意思是说,锦庄主已经杀了他的本尊,目前暂时代管天龙大陆界主的位置,还挑衅地表示若宋龙不服,可以随时去找他报仇,
不过若是杀不死锦庄主,那死的就极有可能是宋龙自己,让他务必考虑清楚。
看完信,宋龙的手微微颤抖,他深知自己的实力与锦庄主相差悬殊。
本尊的实力已达大罗仙,连大罗仙都不是锦庄主的对手,自己这一缕神魂去找锦庄主报仇,简直就是以卵击石,纯粹是找死。
想到这里,宋龙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还是安安分分地管理好万宝斋吧。
至于将万宝斋拱手送给锦庄主,宋龙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像锦庄主这样连大罗仙都能轻易干掉的隐藏大佬,根本不会把万宝斋这点小利益放在眼里。
不愧是风云宗的候选人,如此强大的实力,能看上自己准备的笔墨纸砚,已经是自己的荣幸了。
而朱成文之所以会把这封信送过来,是因为他根本看不懂信中写的内容。
这封信使用的并非上古文字金文,而是更为古老的远古文字吉金文。
宋龙之所以精通上古金文和远古吉金文这两种文字,是因为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三尸成圣》,为此钻研了冥古文字龟甲兽骨文。
炼器阁大厅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黄杰棠恭敬地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夏志俊,等待着阁主下达任务。而夏志俊正全神贯注地翻看《孟子·尽心》上编。
“……”
《孟子·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二十六节》翻译:
孟子说:“杨朱主张为我,就算是拔去自己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也不愿意。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哪怕是摩秃头顶磨破脚跟而对天下有利,他也愿意干。
子莫采取中间态度,中间态度比较接近正确。但是折中却不能权衡轻重,就象坚持一个极端一样。
厌恶坚持一端的做法,是因为它是损害正道的,只抓住一端而废弃了其余所有的部分。”
注释:
杨子:人名,姓杨名朱,又称阳子居、阳生。魏国人。战国初期著名的道家、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
取:《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诗·豳风·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谓选取,择定之意。
子莫:人名,鲁国贤人。
《孟子·第二十七节》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第二十七节》翻译:
孟子说:“饥饿的人甘愿吃东西,干渴的人甘愿饮水,这就是没有得到正确的饮食方法,是人体本能所害的。
难道只有口腹才受饥渴所害吗?人的心理亦会受饥饿所害。
人如果不要以口腹受饥饿所害而使心理受所害,那么就不用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了。”
《孟子·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第二十八节》翻译
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自己是三公的地位而改变特立独行的本能。”
注释:
介:《书·秦誓》:“如有一介臣。”《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
《左传·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
《国语·吴语》:“一介嫡女。”
《汉书·孔光传》:“援纳断断之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介异于人臣。”
《广雅》:“介,独也。”这里用为独特之意。
夏志俊眉头紧锁,目光紧紧停留在《汉书·孔光传》:“援纳断断之介。”这一行字上。
当初陆万宝看到《汉书》两个字时,认为这是文化入侵。
而夏志俊此刻却有着不同的思考,他心想这名字叫孔光传,姓孔,字光传,有没有可能是至圣孔子的后人呢?
在天龙大陆,姓孔的人本就稀少,但凡姓孔,多少都和至圣孔子能沾点关系。
再看这注释中提及的诸多书籍,夏志俊发现好多自己连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看懂了。
他不禁感叹自己的知识储备实在太少,同时也猜测锦专家极有可能去过别的世界,这些知识说不定就是从别的世界带过来的。
若真是如此,那对贺园国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想到这里,夏志俊对锦专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难怪锦专家能成为第一层人,他心中既羡慕又期待,自己也一直梦想着能到别的世界闯荡一番,见识不同的风景和文化。
夏志俊停止翻看书籍,抬起头说道:“黄杰棠。”
“阁主?”黄杰棠立刻挺直了身子,恭敬地回应道。
“把这注释送去万宝斋吧。”夏志俊吩咐道。
“是,阁主。”黄杰棠应了一声,正准备转身离开。
夏志俊又补充道:“万万没想到这个锦专家,居然精通服食术,他的功劳我给他记下来了,现在封他为:闸官。”
“是。”黄杰棠再次领命。
“去吧。”夏志俊摆了摆手。
等黄杰棠离开后,夏志俊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自己得找个时间前往山庄一趟,亲自和这位天才锦专家接触接触,好好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锦专家山庄内,热闹非凡。野猪嗷嗷地叫着,那声音仿佛要冲破云霄,似乎在宣泄着心中的委屈和憋闷。
张子博等人正兴高采烈地杀着野猪,一想到即将品尝到“灵芝炖猪蹄”,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毕竟,这可是曾经天帝吃过的美食啊!
大家之所以如此积极,一方面是想跟着锦庄主学习服食术,探索其中的奥秘;另一方面,张子博即将回大孟国,他想在临走前多吃几顿这美味的“灵芝炖猪蹄”。
此时的张子博,已经吃了三天的何首乌,头发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原本一脸皱纹的面皮也逐渐紧绷起来,皱纹在慢慢淡化。
虽然他还没有朱成文他们那般显得年轻,但他相信,只要今天再吃一顿何首乌,明天再来一顿,自己肯定能恢复年轻模样。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最年轻、最精神的一面,让他们不再为自己操心。
张子博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等这一趟从大孟国回来以后,便开始修炼《天遁剑法》中的有情剑。
他觉得这剑法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修炼之后,自己的实力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而此时的锦程,正一边专注地煮着何首乌,一边听着黄杰堂在旁边卖力地讲解:“锦庄主,夏阁主知道你精通上古服食术,功劳已经给你记下,现升文职外官:闸官。
末入流闸官:就是管理衙门的官吏。”
锦程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琢磨,炼器阁的阁主给自己封官,这城主人干嘛去了?
难道炼器阁只是一个掩饰,城主是想把位置传给儿子夏志俊?如果真是这样,自己是不是要好好抱一抱这位将来夏皓城城主的大腿呢?
毕竟,等收复贺原国的时候,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