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敌人水下舰艇!”值班参谋报告。
刘海生从休息椅上一跃而起,几乎是一步三公尺,窜到指挥台前。
数据和虚线在屏幕上晃动沉浮,渐次清晰。
“像是“星石丸”。”值班参谋轻声说。
是的,一定是它。
刘海生在记忆的脑海里快速搜捡着“星石丸”的新的和旧的信息。
他低语一句。
参谋快速地打动键盘。
计算机内微微噼啪作响。
高速运转的机器似乎也为人的焦虑,以及紧张的战局所逼迫,正在动用着最大的力量。
两条数据链一左一右,向上驰过闪光的屏幕。
数据们跳闪、消逝---终于跳出一行简单的字迹:“基本分析结果,敌舰:“星石丸”水下航空母舰。”
刘海生紧握的双拳松开了少许。
知道来敌是何人,就算前进了一小步。
这是自古以来,两军交战的一种最基本探敌步骤。
就是到了电脑系统在战场指挥方面起巨大作用的今天,这一步仍然很重要。
所有的现代化手段,都要在人的指挥下,释放出来。
归属黄山号舰长刘海生指挥的,除了黄山号本身、2艘快速护卫猎潜舰、一艘攻击型潜艇、1艘导弹驱逐舰之外,还有海军航空兵63旅的20架陆基战斗轰炸机和5架猎潜机。
相对于在漫长的封锁线上布置的兵力,刘海生的这支外围机动分舰队的实力显得十分精悍。
中国海军前线指挥部认为,以日本海军现存实力,冲破中国和高丽国海军的封锁线是轻而易举的。
这样,实际意义上的完全有效封锁并不存在。
严格说来,把这种封锁线称为监视线更为妥当。
即是说,当日本海军舰船突破封锁线时,中国海军舰艇将追踪跟随,调集力量,伺机对其发起攻击。
中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们认为,元气大伤的日本海军不会孤注一掷地与我军作大规模拼斗。
对于日军来说,不到外敌大举攻入其领海,就将最后的海军力量全部都投入外海战斗,等于是将最后的海洋屏障作为赌注。其结果很可能是舍弃了最基本的近海防御线,将胸膛暴露在敌人面前。
此时,主动和被动的双方角色的转换,自然地使中日海军的较量呈现新的态势。
此前不久,中国最高统帅部召开的例行作战会议上---
“我同意刘定武司令的意见,”最高统帅部副统帅严一森上将在作战会议上说,“这就好比格斗中,我方将仍有相当实力的对手逼迫在较狭小的范围里,不让对手有足够的空间施展开腾挪跳跃的功夫。”
“由于国际形势,我国和高丽两国在一段时间内对日本本土采取大规模行动的可能性很小。”共和国副主席、最高统帅部第一副统帅说。
共和国主席兼最高统帅部统帅正在处理与俄罗斯、美国等强国的外交事务。
此刻的最高统帅部例会由副主席主持。
“和谈的可能性增大了吗?”装甲兵司令关心地问。
华北、台湾两战,日本人隆隆作响的坦克碾压在中国的土地上。
他想,战争只要继续下去,我们的坦克总有驰上日本土地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