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姜渔似乎在想什么。对这俱身体一无所知,几天后难免会被人怀疑,只能从这个芩青上下手了。
姜渔忽然笑着说:“芩菁,你在我身边呆的时间不短。看你对我了解多。”
“小姐!什么叫不短?我在您身边呆了五年,对您呢非常了解!”芩菁气愤地跺跺脚,表示不满。
姜渔尴尬地咧咧嘴:“我最喜欢做什么呀?”
“你喜欢春游、喜欢看书、喜欢吃绿豆糕……”
几经询问,姜渔发现这个身体的主人性格、习惯、爱好,跟自己十分相近,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同时,也洞出了时间,是唐朝武则天统治前期,较为安静。
姜渔安安静静地修养了几天,第五天实在憋不住了,跟欧阳夫人申请出去玩。欧阳夫人看姜渔无恙,欣然同意了,却奈不住担心,派芩菁跟着。
姜渔换好衣裳,一身轻松,蹦蹦跳跳地出了门。难得是个好身份,重臣之女,无忧无虑,不享受一下这繁华大唐,还真对不起了呢!想到在这里,姜渔加快了脚步,芩菁后面追着。
“这是什么?”姜渔好奇地打量着一个长颈瓷瓶。
芩菁终于赶上来,看见长颈瓷瓶,解释道:“这是陕西法门寺的秘色瓷,畅销中外,在朱雀街也是颇有名气。对了,向左走一会儿,就是大慈恩寺。去那里给老爷和夫人祈福吧。”
“他们身体好着呢!”姜渔挥挥手,有些不耐烦。
“那就去曲汇池吧。那里景色优美,宁静凉爽,还有不少文人雅士饮酒吟诗。跟他们讨教一番,好为明天的科举考试……哎,小姐等等我!”姜渔听得眼睛发亮,早就直奔曲江池。芩菁无奈,只好继续追着。
“伪临朝武氏者,性否和顺,地硬非炎。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一道浑厚的男声响起。
姜渔被这首声音吸引,停下了脚步。这应该是《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应该正处于修改阶段,所以与后世流传的有点不一样。那此人就是骆宾王!
想到能看见流芳百世的诗人真容,姜渔就激动了,定要好好讨教,哪天回到现代吟一口好诗,不就出名了!不行,要淡定,淡定。
姜渔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芩菁看着自家主子不停变换的表情,心中不淡定了。小姐是不是生了一场病,把脑子给病坏了?
姜渔整理下衣衫,从容走出草丛:“先生可是骆宾王?”
“在下正是。”眼前的人抱拳浅鞠。骆宾王长袖白衣,发束于冠,风姿潇洒,只是年近半百,脸上皱纹交纵,双鬓斑白。要是早来十年左右说不定见到骆宾王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姜渔是这么想的。
“刚才句中‘性否和顺’,何不改为‘性非和顺’?此句更加顺口。”姜渔忆起之前背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试探的问。
“性非和顺。性非和顺……”骆宾王高中念念有词,“此句甚好!姑娘还有何高见?”
“把‘地硬非炎’改为‘地实微寒’,如何?”姜渔思索着又道。
骆宾王点头称赞:“如此甚!请姑娘再指教。”
“不敢不敢!”姜渔一听,连忙摆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就背了那么几句,已经用完了,果然还是不能班门弄斧,“我倒要向先生请教,如何作诗?”
“在下愚笨,只是略知一二。诗是有感而发时,将触动转化为文字的完整呈现。对生命的感悟、自身的情感以其含蓄的方式蕴藏……”
姜渔与骆宾王交谈甚欢,不知不觉日渐偏西。
“小姐,天色暗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还得早起去考试呢!”芩菁有些着急。姜渔正高兴,被打扰了,十分不满。
骆宾王从衣袖中掏出一本书,递给姜渔:“与姑娘有缘,这本书就送给姑娘了。这是偶然得之,只是在下愚昧,看不懂,相信以姑娘的才华,一定能解读。”
姜渔欣喜地接过,翻开,表情凝固了。怎么又是这本书啊!阴魂不散的。等到这本书了,是说明该走了吗?这富裕美好的生活还没过够呢!不说那句话,应该就不会穿越,就能多待会儿了。好,就这么办!
“姑娘,姑娘,你见过这本书吗?”骆宾王满怀希冀。
“没……没有。”姜渔拉着芩菁心不在焉地回家了。
软绵绵的床,让姜渔安然入睡。一夜好眠。
卯时三刻,一早被芩菁拉起来的姜渔,整理好衣衫,迷迷糊糊地上马车。姜渔半睡半醒,晃来晃去,一不小心,头磕在椅子上。
“小姐,您没事吧?”芩菁扶起姜渔,满脸焦急。
姜渔揉揉脑袋,清醒了些:“没事。这坐马车是去哪?”
“小姐,您怎么又忘了!这是去科举考试。您考了两次,都没过,这次再没考好,将军肯定得重罚您了!”
姜渔蒙了,摸摸衣袖中的奇书,松了口气,又纠结起来。到底要不要回去呢?回去要写作文,整天学这学那的,烦死了。这多好,什么事都不用干,只管吃喝玩乐。可是,要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什么的见都没见过,还考试!?没考好还要重罚。一个将军,五大三粗的,肯定不知道轻重。这重罚……
经过一番纠结的思考,姜渔决定了,还是回家好。
马车停了。芩菁扶着姜渔小心翼翼地下马车。
走了一段路,姜渔才回过神:“那个那个――我东西落车里了。你侍在这,我回去取。”说完,姜渔向马车跑去。
姜渔坐在马车里,从衣袖中掏中那本书,放在膝上,深吸一口汽:“吾谓唐,史上盛朝,身临美矣。”坐在马车里,就算这书的能力再大,也不能怎么样!半晌,没有动静。
“小姐,还没好吗?”芩菁焦急的声音传来。
“快了快了!再等一下!”怎么还没反应,该不会回不去了!那重惩肯定不轻!完蛋了!咦?一滴水落到姜渔的鼻尖上。马车里怎么会漏水呢?姜渔摸摸鼻尖,抬头看。
一大团乌云在狭小的马车顶部蠢蠢欲动。仿佛知道了姜渔的心思,那团乌云顿时下起倾盆大雨。
姜渔一愣神的功夫,雨水已经打湿了衣衫。姜渔回过神,一手抱着头,一手提着湿漉漉的绫罗裙,下马车,小跑前进。放在姜渔膝上的那本书掉在地上,扬起的页面只见淡淡的土色。那云好像生了眼,一直跟着姜渔。被雨水模糊了视线,姜渔找不到方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周围竟无一人。
“不带这么玩的!”
姜渔穿着高履屐跑,一拐一拐的,硌得生疼。雨水打湿了裙摆,贴着高头履。姜渔踩到了裙摆,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
“小渔,小渔,快醒醒!别坐在地板上,会着凉的。”
姜渔揉揉眼睛清醒歇后,一把抱住眼前的人:“妈妈!”
“怎么没回房间睡觉呢?这睡一晚会着凉的。晚上是不是做噩梦了?”姜妈妈拍拍姜渔的背,轻声说。
“噩梦没有,美梦倒有一个。我昨晚查有关唐朝的资料,一不小心就睡着了。昨晚梦见了些东西,但不知道那是不是梦,感觉好真实。”姜渔决定隐去刮大风的事,免得妈妈担心。
“说说看。”姜妈妈一脸深究。
“我梦见到了唐朝各个时代,当了平民宫女什么的。”
“是吗?我还曾梦见到唐朝当了公主呢!咦?没想到这本书还在。”姜妈妈捡起地上的奇书。
“妈妈,您见过这本书?”姜渔疑惑地看着姜妈妈。姜妈妈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姜妈妈说,她当年高考落榜,在河边意外捡到了这本书。阅读后爱不释手。当天晚上,梦见到了唐朝做个公主。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从此,喜欢上了唐朝,喜欢上了历史。后来就成为了一名历史老师。
姜妈妈百感交集地翻开怪书。泛黄的页面,清秀的簪花小楷清晰可见:“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
姜妈妈合上书,戳了戳姜渔光洁的额头:“你个小调皮鬼,还不快去写作文,待会儿灵感可就没了。”
姜渔吐了吐舌头,坐到书桌前心中荡漾着美好,笔下一动。
也许我的思想不够成熟,语言不够精炼,不能为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唐朝,但我会用自己的经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来描绘一个新的唐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