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黄巢起义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966字 发布时间:2023-07-03

黄巢(820年——884年),山东曹县人,从小就喜欢读书,聪明敏捷,擅于舞剑、骑射。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可是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


见识大唐朝廷的腐败和黑暗,他心里非常生气。


据说,当时他写了一首咏菊花的诗,用菊花作为比喻,表达了他推翻唐朝的决心。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朝末年的统治者荒淫误国,朝纲败坏,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黄巢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推翻唐朝暴虐的统治。


875年,王仙芝在濮阳高举义旗,率先起兵反抗唐朝。


不久,黄巢也招募了几千民众,积极响应。


后来,这两个起义军在曹州会师,黄巢被选为二把手。


起义军队迅速发展壮大到数万人马,随后在中原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围剿和反围剿抗争。


黄巢利用官军疲于应战的机会,带领军队转战河南,逃出了官军的包围圈,进而取得了反击的胜利。


之后,起义军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攻占了许多州县,势力越来越大。


唐朝非常恐慌,命令地方将领率军前去镇压起义军。


可是,各地的藩镇都害怕与起义军交锋,互相观望,这使大唐朝廷也束手无策。


唐朝廷觉得硬的一套不行,就采用了软的办法。


起义军攻下蕲州(今湖北蕲春)时,朝廷派宦官到蕲州拜见王仙芝,封他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督御史”的官衔。


王仙芝一听有官做,鬼迷心窍,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任命。


黄巢得知这个消息,十分生气。


他带了一群起义军去王仙芝那里,狠狠地指责王仙芝说:“从一开始,每个人都发誓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现在你想去当官,这让兄弟们以后怎么办?”


王仙芝还想一番忽悠,黄巢挥起拳头,朝王仙芝劈头盖脸打去,打王仙芝满脸是血。


旁边的起义军也是你一句,我一句,大骂王仙芝是个混蛋。


王仙芝自知理亏,只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赶走了唐朝派来的宦官。


经过这些曲折,两人和好后,起义军决定分兵作战。


一路由王仙芝带领,向河南、淮南、汝南等地推进。


另一路则由黄巢率领,北上山东济南、曲阜一带。


878年,王仙芝战死沙场。


王仙芝战败身亡后,起义军再次汇合,大家推举黄巢为首领,又称“冲天大将军”。


当时,唐军在中原地区的势力比较强大,起义军进攻河南时,朝廷在洛阳附近集中大量兵力进行围攻。


看出敌人的企图,黄巢决定选择唐军兵力薄弱的地区,率军南下。


他们顺利渡过长江,进入浙东。


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先后攻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县)。


经过一年多的征战,一直打到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后,岭南地区发生了瘟疫。


黄巢决定带兵北上,唐朝命令荆南节使王铎、淮南节使高骈沿路聚集大量官阻拦兵,结果被黄巢起义军一个个击败。


起义军顺利渡过长江,吓得高骈谎说自己中风在身,躲在扬州不敢应战。


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唐军将领发出檄文,说:“我们起兵进攻京城,只是向皇帝问罪,不关你们的事。”


“你们各自守卫自己的地方,千万不要来攻击我们,否则一律杀无赦。”


当地将领接到檄文之后,非常害怕起义军,个个都想保住自己的实力,纷纷不愿意为唐朝卖命。


消息传到长安城,唐僖宗吓得向大臣哭哭啼啼。


880年,黄巢率领60万军队进入潼关。


潼关周围到处都是山,起义军的白旗飘扬着,一眼也看不到边。


守卫潼关的官员们,仍然想要顽强抵抗。


黄巢亲自到战前督战,士兵们一看,欢呼雀跃,声音响起了整个山谷,震天动地。


唐朝官员和将领们听到了心惊胆战,不敢再做,纷纷烧毁了营地,四处逃跑。


起义军攻下潼关,唐朝廷惊慌失措,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皇上逃到成都。


所有来不及逃跑的唐朝官员,个个出城投降了起义军。


那天下午,黄巢坐在一辆金色的轿子里,在将士们的簇拥下,进入了长安城。


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夹道欢迎。


起义军将领尚让当场向大家宣布说:“黄王起兵,本来就是为了百姓,不会像李唐那样虐待你们,大家以后可以安居乐业了。”


起义军看到人群中的穷苦百姓,就把自己得到的财物分发给他们。


881年,黄巢在长安大明宫即位为皇帝,国号为大齐,改元为“金统”。


不过,黄巢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占领的地方没有留下军队进行防御。


成千上万的起义军进入长安后,他们仍然被唐朝的军队包围着。


不久,唐朝筹集了各种军队和马匹,包围了长安城。


长安的粮食供应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黄巢派将军朱温驻守在同州(今陕西大理)。


882年,在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朱温竟然投降了唐朝,成为了一名可耻的叛徒。


唐朝还召集了沙陀军(古代少数民族)、雁门节使李克用,带领4万名骑兵进攻长安。


起义军15万人马迎敌,在这一场战斗中,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不得不撤出长安城。


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等人的围攻。


884年春天,唐朝廷派沙陀主力军再次南下围剿义军,黄巢被迫带领军队北逃。


同年6月,沙陀军趁黄巢渡汴河的时机,拦腰攻击,最后起义大将军尚让投降。


后来,在官军的追击下,黄巢逃到山东,被围困在泰山的狼虎谷中,兵败自杀。


就这样,历时9年的唐末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对我国的历史影响深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