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蒋中正终于答应签字了
书名:国共征战之争夺大西北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3329字 发布时间:2023-07-03

却说十二月十四日这一天,蒋中正在端纳先生与张汉卿陪同下平稳过去,西安在动荡不安中又迎来了十五日的黎明。

蒋中正在后半夜就没有睡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现在被许多事情困扰着。南京方面高层政要们之间的纷争,从洛阳燃过来的连天战火,张汉卿那八条主张,还有共产党红军都在看我老蒋的笑话……

吃了早点,汉卿与端纳先生一起来了。昨天谈到关于发表张汉卿八项主张的问题,虽然当时蒋委员长似乎默认了,但是蒋委员长并没有明确表态,端纳先生跟张汉卿商量,一定要争取让委员长明确表态,在八项主张文稿末尾签了字,才可以发表出去,于是二人准备围绕这个问题再跟委员长谈谈。端纳问:

“委员长,想成熟了吗?”

“其他几条都还没有问题,只是把共产党接纳进入国民政府,我实在担心。还有释放政治犯那一条,把那些关着的共产党都放出来,只怕会出大乱子的。所以这两条我不能答应。”

“委员长啊,据我端纳了解,共产党没有那样可怕。共产党高层许多领导我都打个交道,说话也都很诚恳的。他们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最近又有共产党高层领导表了态,他们支持诤谏事变的和平解决,委员长你就不要有顾虑了。”

“委座,您可能对我跟共产党走得比较近,对我张汉卿有误解……”

“不要说你跟共产党的关系了,我误解你?你跟共产党做了哪些事情,我蒋中正还不清楚?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做得出来,还是我对你误解?”

蒋中正受了气,连续咳嗽起来。端纳急忙给委员长捶背,劝慰说:“委员长息怒,把心放宽,气急攻心不利于身体健康。”

“反正我也落到这般光景了,死了倒省事。”

张汉卿知道谈不下去了,于是走出了房间。端纳陪着委员长说话。蒋中正问:“端纳先生,顺龙怎么不跟你一起来呢?”端纳先生说:“事情不巧,尊夫人本来要顺龙跟我一起来,正好前面两天顺龙去了美国,恐怕还要过两天才到。但是事情紧急,我不能再等了,于是我就先来西安了,估计最近两天会来的。”

顺龙是什么人呢?蒋中正又那么急切地想他来呢?原来顺龙就是黄仁霖,字顺龙,江西安义人。一九零一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育才公学、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一九二零年进入东吴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赴美国梵德毕尔大学学习,一九二四年夏获学士学位。

后又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一九二六年秋,黄仁霖离美回到中国,进入其岳父余日章主持的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担任干事。一九三四年蒋中正创办励志社,因黄仁霖与宋美龄同过学,被宋美龄推荐给蒋中正,被任命为励志社总干事,全权负创办励志社之责。

这一次蒋中正在西安出了事,宋美龄决定让黄仁霖飞往西安调停。

蒋中正正想着黄仁霖,张汉卿送来了电报,是宋美龄打来的,电报告诉蒋中正,黄仁霖已经乘飞机飞往西安。 

下午一点左右,蒋中正的居室门口出现了一个人,一个身材高大,风流倜傥的中年人,蒋中正的脸上露出光泽,蒋中正刚要开口打招呼,来人开口了:“姐夫身体可好?”黄仁霖与宋美龄是同学,可以称为姐姐,于是称蒋中正为姐夫。

“顺龙呀,你终于来了,你知道我这几天是多么想你吗?”蒋中正说。

“姐夫呀,我刚刚从美国赶回来,美姐就告诉我姐夫在西安出事了。我问出了什么事,美姐告诉我,是被少帅抓了,说是你姐夫同少帅在抗日问题上意见不合,少帅心急,把你姐夫给扣押了,一定要你姐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才把你姐夫放回。我听说后笑了,这算那档子事么,答应了少帅不就没事了吗?于是我就乘飞机赶过来了。”

“顺龙呀,你听我说。我跟汉卿是有些意见不合。汉卿总是埋怨我打内战,不抗日,其实我哪里是不抗日呢?你想想,有红军的存在,有共产党政权的存在,我能够安心跟日本开战吗?我们要是跟日本打起来,他共产党红军乘机向我们的国军进攻,我们就要陷于后院起火的危险啊。

所以我必须首先把共产党红军灭了,然后集中力量跟日本开战。汉卿就是不理解我的心,一味地指责我不顾大局,顺龙你说,是我不顾大局呢?还是他张汉卿不顾大局?”

“姐夫呀,其实你也多虑了。在我看来,共产党未必那么坏。我也在报纸上看过共产党的文章,是以共产党中央的名义发的,那文章写得好啊,态度鲜明,有理有据。

对共产党高层人物我也有所了解,都不坏呀,我甚至有些钦佩。我相信他们说的话是出自内心,姐夫可能跟共产党打仗久了,一时间有点转不过弯来。

姐夫呀,顺龙劝你,少帅已经对你表示了悔意,不要再跟少帅顶着牛,就按照少帅提出的八条意见,发表了,不就没事了吗?”

端纳先生也说道:“蒋委员长不要再犹豫了,就按顺龙的意见,赶快将张汉卿的八项主张发表出去,使局势迅速稳定下来,挫穿野心家的阴谋,此乃上上之策。”

张汉卿走了进来,说:“如果问题解决了,我张汉卿可以陪委员长飞回南京。”

蒋中正听了张汉卿这个表态,心中一动,张汉卿果然是真心?但是蒋中正到底不相信汉卿会送自己去南京,说:“我回南京的事,不必你张汉卿操心了。”

端纳先生说:“汉卿有此心意,也是忠心可嘉,委员长你就答应吧。”

大家正说着话,张汉卿的下属鲍文越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端纳先生和黄仁霖一齐打招呼:“百里先生好哇!”

百里先生并不答复端纳和黄仁霖,而是问候蒋中正:“志清老弟,听说你跟少帅闹了一点不快?”

“百里兄,你怎么也得到消息了?”

“你委员长出了点事,还有哪里不知道呢?告诉你吧,我是在苏俄得到消息,才从苏俄赶来的。”

蒋中正心想,苏俄那边的消息一定是中共提供的,看来事变已经引起了苏俄的注意。不过也好,苏俄那边不会对我蒋中正不利的。于是开口问:

“苏俄那边对此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个字:和平解决。苏俄的态度是,促成蒋委员长同意张汉卿的八项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我就是担心委员长一时转不过弯来,才急于赶来的,现在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吧?”

端纳说:“基本上差不多了,就是委员长对其中两点还有疑虑,就是关于接纳共产党进入国防政府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关于释放政治犯的问题。”

“哟,原来是这样。志清老弟,不是我说你,你也应该思想开通一点了。你看啊,西方发达大国都是多党制。以美国为例,自从美国立国以来,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一直以来都没有改变。

但是美国社会也一直稳定,从来没有发生争夺政权的内战。国民党与共产党是中国的两个大党,如果中国也实行两党轮流执政,中国也会很快走向繁荣。志清老弟是不是愿意从这方面想?”

蒋中正称呼的百里兄是怎样一个人,居然敢这样劝蒋中正呢?百里兄就是蒋百里,名方震,一八八二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可以说是蒋中正的浙江老乡,比蒋中正大五岁,所以蒋中正称他百里兄。既然称兄道弟,说话也就随便。

蒋百里于一九零一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一九零六年年又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吴佩孚的总参谋长等职务,蒋百里的学历和任职资历都比蒋中正资格老。

所以蒋百里在蒋中正面前什么话也敢说。刚才蒋百里说了这一大套道理,蒋中正也不敢正面否定,只是在蒋中正的内心起了一点启发作用。蒋百里看到蒋中正在沉思着什么,于是又开口了:

“志清老弟,说起来我蒋百里也有对不住你的地方。想起二九年那一次,我怎么就站在了唐生智那边去了呢?还好,不久你志清老弟原谅我了,让我进入国民政府工作。一九三三年,你派我再去日本考察,目的是制定一份国防计划,以备不可避免的中日之战。

我把这份计划搞出来了,你认为这份计划搞得好,聘任我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次年,你又派我去欧美考察军事。我在欧美考察期间,看到西方大国都有强大的空军,而我们中国虽然为世界大国,但是不算世界强国啊,因为我们中国目前几乎还没有空军啊。

于是我开始构想建设空军的问题,并且向你志清老弟提出了建立空军的建议。志清老弟,虽然你也在准备抗日,但是前面几年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剿共,消耗了大量国力,这不好啊。

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张汉卿虽然行动鲁莽了一点,但是你想想,你虽然在准备抗日,但是人家看到你的行动吗?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而且目前更是气势汹汹,大有灭亡中国之势,作为国人,谁不着急呢?

目前全中国的舆论都在支持张汉卿,所以我劝志清老弟,顺应国情大势,把张汉卿那八项主张签了字,发表了,大局也就稳定了。志清老弟你说呢?

 蒋中正听了这一番话,再也没有意思固执己见了,于是表态说:“大家不要劝我了,不就是签个字吗?”

蒋中正终于明确答应签字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