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银月城。
别的地方听说比较忙碌,但银月城没有忙碌这个说法。
阳朔已经习惯把所有事情提前准备好,可能这是前世的习惯,看似忙碌,实则有序。
阳朔已经过这样的生活好多年。
但不能想,一旦想,就感觉做了个咸鱼,翻身不翻身都是咸鱼。
阳朔想想都想笑。
……
现在银月城工坊的工人都已经走得差不多。
城里剩下的人其实已经不多,都是一些早些被骗过来的商户或者居民,当年为了体现千金买马骨的重要性,那时候积分太低,后来的百姓已经没有这些福利。
对于阳朔来说这里生活其实并不分年底与否。
目前的每一天都和过年差不太多。
一年四季都很闲,何况现在很多事情只需要吩咐一下就有人去做,早已经抱着日子得过且过的心态,现在的银月城并没有很多着急的事情。
记忆的东西在这里都用得上,比如修筑城墙的青砖,比如火炮,比如八缸发动机,比如那些物理、化学与一些常识。
阳朔都感觉快看到自己日子的尽头。
银月城的天气现在已经不算寒冷,建设这座城的时候阳朔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手段,用了最土的办法造出来了暖气,比如用砖块砌墙的时候留有预定的孔位。
铁器这时候在银月城已经算不得很稀奇东西,甚至还改进了一些铁器,让原本这个世界的生铁一般的东西变成了熟铁,甚至还有各种钢刃。
阳朔以前的技校时候学的就是机械一类,原本也是记不得太多,大体经验还有,只不过矿石提炼之类的方法阳朔不记得。
但拦不住这里资源多,更加得益于时间过多,阳朔的实验室已经扩展了好几处,也扩建了好几次。
不止做出来了更加坚硬的钢铁,甚至压铸一类的机械也逐渐多了起来,只不过算不上精良,批量也是问题,但比这个时代的东西已然是强了很多,做暖气片之类的东西自然不在话下,至于原本转头堆砌的城墙,只要水泥糊得厚,自然不是问题。
水泥之类的东西自然是好找的,毕竟知道这东西的人不多。
真理与钱财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阳朔终于能做少数人。
有了暖气后寒冷自然是谈不上,甚至众人还能去雪地偶尔打个滚,算是弥补了前世没去过东北西北两处极寒之地的失误。
不过这个世界比那个世界冷多了,每年一下雪应该是连鹅毛大雪都不足以形容,跟下刀差不多。
要把东西变成事实,就需要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就是事实,阳朔在这一方面无疑做得极好。
也得益于自己的身份,出生就是银麟军小将军的身份,又骗了个神仙身份,自然沾了些这个原因。
“情报处传来消息,说是传送情报的鸽子最近莫名失踪了,云麓那边的。”解解在一边百无聊赖的说着。
“不是还有狼。”阳朔可有可无的说着。
“狼能传递情报?”解解看着阳朔问道。
阳朔都懒得理他,他这个神仙身份做的还不如自己稳,每次看着不务正业的他都像看个智障。
“你需要的情报都够了。”阳朔懒懒看着他道:“那你要情报做什么?”
“这……”
解解扣着脑壳看着阳朔,念着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对于情报这类阳朔并不在意,现在商队都跑了半个九黎,商队的情报其实已经很多。
现在的银月城其实没什么特别需要的重要情报,只能说是勉强知道天下事,权当有个见闻,而不是两眼一抹黑。
鸽子虽然不好培养,但还有更加不好培养的,比如银月山脉里的狼,体型超过马匹,兽性极强,从小培养都难,本来想着当养狗,没想到十来年才培养了一小批。
勉强培养了一批,可惜智商已经差不多驯服成狗了,并没有什么灵兽通灵一类的说法,凶性倒是还偶尔看得到。
就这玩意儿已经就是狗,但狗没它们这么大的凶性。
除了最初的兽性之外,现在已经不止是不咬主人了,而是那些玩意儿已经对于银麟军盔甲都有了一定的辨识度,但战斗力比马都不如。
主要是因为太像狗了。
这些年能听到的情报无非就是东边发了大水或者西边出现了蝗灾一类,最近年尾,倒还没有那些消息传来。
不过大体都是差不多的情报消息,没有哪一年不会出现。
阳朔现在听着那些情报不如睡觉,当年还会担心一下,现在已经想着那些所谓的父母官在做什么。
这些事情真的年、年、年都在听。
现在睡觉其实不太怎么容易睡怎么好,主要是每晚火炮的声音都会在东南面的城墙上面响起,而且越来越强。
好在火药制作并不难,炮筒制作也不难,只不过不那么精准,不过应对像是洪水一般涌过来的妖兽,也用不着准头。
每日里,更多的消息阳朔在意的其实还是银月城能守多久。
阳朔想的也是这个问题,现在幽州的妖兽未免有些太多,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扫荡,但一无所获,就像是本来没出现过。
但夜晚的时候,妖兽如潮水,阳朔看着都差点蒙了。
阳朔实在没有管的欲 望,只能加油做火炮。
最开始想的其实就是应付一下得了,后面竟然被变本加厉,就他妈像潮水一样袭来了。
有这时间,还不如升级一下火炮,主要是想的还是试试能不能削弱一下火炮的声音,毕竟声音真的很吵,银月堡都能听到。
以前想的是推除银月堡,后面因为只有三层小洋楼,于是没推,还有个原因是地方太高,能直接看清银月城的全貌。
亦或者找出那些妖兽的源头,本来关外就不好过,再有那些莫名其妙而来的妖兽,无论是对于银钱还是精力,都实在是一个不低的消耗。
而且阳朔对于银月城的性质定义是一座城,而不是战场。
每日夜晚炮声连绵不绝,早上的时候就是一头头妖兽从东边城门拖进来被拆筋剥骨取妖丹,妖丹进了交易所放在仓库吃灰,皮毛进了工坊被制作成一件件成衣进交易所或者己用,肉类吃得完的吃,好吃的吃,不好吃的喂牲畜,亦或者风干亦或制成腊肠腊肉一类或者进交易所。
反正再难吃总是有人吃,只要自己不吃就行了。
粮食在这边总是不够用,耕地面积颇多,但难以开垦,有了大棚以后好了一些,但依旧不够,现在的大棚并不那么透明,只能算是大棚,透明度难以言说,直接说是温室差不多,只要能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就够了,至少比直接冰天雪地种植强多了。
多数开垦的荒地收成也不高,西北面倒是有些耕地,也就是青州那面的方向,但又用作了商道与作坊之用,毕竟东边无法开垦,东北面是有妖兽的银月山脉,东南面是妖兽多到不见源头的幽州。
总体来说多数米粮菜类还是得从外面运过来。
吃肉不吃菜虽显得阔气,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边蔬菜米粮产出极少,城里数十万张嘴巴的供应开销极大,交易自然少不得,而且现在银月城主打的是工坊。粮食算是其中一个薄弱环节,但还是够用,最近几年加上商道的开通之后甚至还勉强有余粮。
田地这块不可以交易,所以没有田地大户之类出现。
为了防止田产流失,增设了一些类似于官府的东西,不过不叫官府而叫刑堂,算是官方铁饭碗,整日里门可罗雀,基本连震慑力都快没有。
阳朔本也想设立一个官府,但好像没什么必要。
反正是银麟军打下来的,就都是银麟军的,至于怎么分配……
那自然是银麟军说了算,阳朔在很久以前就想明白了。
没有直接按照这里的天下实行奴隶制度已经是最大的仁慈。
不过阳朔本也没有这个想法。
最主要即便是这样做了,这里的百姓依旧感觉过得很好,幸福指数都差点溢出了他们的脸上。
喂狗都不用喂太好,喂人喂太多了也会出事。
只有阳朔知道,如果把银月城比作一个大工厂,其实距离吃人不吐骨头也差不了多远。
一些学堂开始教授课程,不像以前所见的四书五经,倒是有些类似于孔孟之道,也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想了一阵应该是原本就有的,时代不一样产生的文化不一样。
看似突然出现的朝代,但哪儿来的以前的文明呢?
这些都是逐渐传下来的。
一颗藤上面可能会结无数的瓜,无数的瓜成熟的又少了很多,能有种子再传下去的更少。
这玩意儿叫文明传承。
十年时间里阳朔早已习惯。
阳朔初中当时还会背的出师表早还回去了,算是两不相欠,现在能记得床前脱光光地上鞋两双都已经多了。
自然不是这么个说法,原句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怕你们不记得。)
按照记忆里面以前世界外加自己后面的理解,大意就是床前有个叫明月的姑娘脱得很光,皮肤白得像是地上的霜一样,抬头望着明月姑娘,低头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乡的老婆。
这些歪门邪道自然不能拿来讲授。
所以先生是从外面请来的倒是真的。
银麟军占领这里那么久,算是这里的土皇帝,但阳朔看不惯也干不掉这些先生,主要是阳朔记不清太多东西,一首《念奴娇.赤壁……赤壁什么……》也就记得那么几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物后面是什么阳朔早忘了!
现在银月城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也是越来越土,土到阳朔都有些看不下去,连进入将军府都不敲门的,被抓了还能赖着不走,能在被抓了之后还跳脚。
阳朔有时候烦得都想扇他们大耳刮子。
他们极其像是没用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主要体现在后面出生的孩子身上,他们的父辈却不敢做出这事,好在将军府还有基本的威慑,不至于做出什么在将军府拉稀拉尿再吐两口痰的事情。
后面阳朔闲下来才想起来,银月城建立之初就是一帮粗人建立起来的。
想了很久才想到: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这才想起以前学过的东西现在都早不知道什么时候还给老师了,鬼知道忘到了哪个爪哇国了。
什么遥看瀑布……生(挂)前川?疑似银河落九天,后面是什么?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至于后面,阳朔早忘记了,能记得的实在已经很少了。
阳朔想遍了一下回忆,也没想到哪个老师教自己的时候文学和理科一起教,即便有个万里无一的教了,实践总是最大的真理
及其像前世的时候喜欢的一些歌曲,明明似乎记得好熟,也勉强能哼出曲调,但偏偏唱词的时候总是感觉少了什么,词已经跑了八百里不止。
阳朔原本也不知道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这么回事,但左右看着现在都是土到了极致,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具体着力点却始终没有一个头绪。
所谓情报,更多的似乎是一个有趣的来源,主要是用来消遣寂寞,别说把狼养成狗,就是把老虎养成猫自己都想试试,反正时间多得有点过分。
不过这个实在有些难说,这里没有见过老虎,但有些比老虎更加凶猛的东西,用火炮一炮都轰不掉的那种,如果细说的话有些类似前世电视里面见过的黑暗生物,画风总是有些不对,但产出皮毛一类的,还产出一些目前看不懂的东西。
比如一颗颗像是肾结石的东西。
反正阳朔逐渐发现这里的画风变得奇怪了起来,生活越好,却越是这样。
……
原本这里就茹毛饮血。
因此。
对于教书先生这块,银麟军内里发出去的补贴更高,无论是全职亦或者兼职老师,银钱比别的工种高一些。
拖家带口的住户也日渐多了起来,生活也不再像当初一支军队那样简单,很多事情已经不能再靠简单的打打杀杀解决问题。
阳强和莫飞现在能做的事情只有天天练兵,或者带队去猎杀妖兽。
需要考虑的事情也逐渐多了起来,就比如这几年这里的生育,很多孩子已经出生了长大了,需要教育,自己那点微末的知识自然不行,鉴于前世的时候自己为了生计后面学的那些东西,那边叫科学,这边有个专门的名称:格物。
解解喜欢的就是格物。
他有点不务正业,但他的身份高。
苦于很多基本都是从无到有,比如民生、民权、民主一类不该在这里出现的东西都在这里渐渐有了初步想法与形态。
阳朔已经连十六字方针都快记不清,自然不能做过多的事情,只能逐渐回忆。
想了很久也还是没记清楚。
阳朔从来不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也没有一意孤行的想法,城反正是大家的城,要好一起好,好不起来也就算了。
反正不需要自己出力。
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都有了起来,青楼艺馆酒楼茶肆都经营得都还不错,交易所舒雅的日子也逐渐忙碌起来。
但就这,阳朔都感觉自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有些愧对方针。
反正谁打下的地谁的,又不用交房租,舒雅在银月城玩得像是水里的鱼,阳朔都有些看不下去。
如果不是因为她没突破底线,阳朔随时可以像当初遇见的时候一脚踹死她。
以前毫不犹豫,现在可能会犹豫多一点时间。
众人看起来忙碌又喜悦,各自在这里安生,日子过得也是如此循环。
闲得能淡出鸟来。
阳朔乐得安静,也有空抽空想想来年该往什么方向发展,不然的话,可能安生日子没几年了。
银麟军明面上是开国军队,实际上的内里和叛军已然差不多了,自然要有些新的东西出来。
这个思维封闭的时代,为了过得好,让大家都过得好。
原本也不是坏事,但阳朔不觉得自己的思维能在这里出现,像个鬼一样。
不然沦为一窝土匪是势在必行、水到渠成、也几乎毫无意外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