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奇遇连连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3069字 发布时间:2023-07-02

当然,还有一个势力也不容小觑,那就是绝情宗。


绝情宗修炼的是斩七情六欲之法,有一位仙帝坐镇,宗主是一位仙君,副宗主同样也是一位仙君。


绝情宗的境界划分一共九层:地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仙君、仙帝。


他们修炼的是远古时期的功法,传说是通天教主所创,后来又经人重新改进。


绝情宗修炼有斩三虫之说:


上尸虫名为彭候,藏在人头内,会令人变得愚痴呆笨,失去智慧;


中尸虫名为彭质,处在人胸中,能让人烦恼妄想,无法清静;


下尸虫名为彭矫,位于人腹中,会使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若能斩去这三尸,便可消灭自身欲望的源头,进而超脱生死,有望成就大罗金仙。


而斩去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便有可能成就仙君;


再斩去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这六欲,就能达到修仙的最高境界——仙帝。


这天龙大陆的界主,真名叫做宋龙,他并非风云宗弟子,而是五行宗的秘传弟子。


他之所以能成为天龙大陆的界主,是因为仙界的四大宗门为了互相监视,采取轮流看管各世界的方式,每隔两千万年就换一次班。


界主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有诸多限制,比如不能干涉某世界人的生死,毕竟这里人们的生死似乎早已有定数。


不过,界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世界的经济、教育等事务,而且要是做得好,宗门还会给予奖励呢。


就像宋龙,他斩出智慧、善念化身陆万宝,开了一家万宝斋,目的就是帮助天龙大陆的人们学习《孟子》,提升文化素养。


宋龙修炼的是圣宗的修炼法门——斩三尸,可他没有灵宝,又深知三尸的重要性,不像绝情宗那样采取极端手段,而是把三尸当做分身来用,想着日后还能融合一体,使自身战力倍增。


其实,宋龙真正心心念念的,是《三尸成圣》的秘籍。这秘籍上的文字是冥古文,他根本不认识,这是他在仙界废墟无意间发现的。


也正因这秘籍的事儿,他失去了肉身,随后被五行宗发配到了天龙大陆。


他觉得既然是从仙界废墟中找到的,那肯定是好东西,便在此处参悟,这一参悟就是一千五百多万年,却始终毫无头绪。


从一开始,他只能一个字、两个字地抄录,到后来一段一段地抄,最后直接抄录原文,可这一千多万年里,愣是没遇到一个认识这些字的人。


直到今天碰到锦程,见锦程竟认得冥古文字,便断定锦程身上藏着大秘密,于是想夺取他的记忆,哪曾想锦程有一座圣魂府,专门克制圣人以下的仙魂,让他的计划落了空。


不过,唯一让锦程觉得还算庆幸的是,即便自己杀死了天龙大陆的界主,似乎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只要能取而代之当上界主就行。


但锦程可不想自己真的当这界主,他觉得只要找个人代替宋龙的位置就可以了。


这座灵府就相当于官印,是一任一任传承下来的。之所以这灵府看起来有点像韩嘉山庄,多少还是有点关联的。


当年,韩嘉和夏皓两人一同前往妖界,在妖兽山脉骊山的一处远古遗迹中,得到了一块令牌,这块令牌上记载的正是金属性法则。


然而,夏皓不幸死在了骊山,韩嘉好不容易从妖兽山脉逃了出来,却恰巧被宋龙感应到了金属性法则的存在。


于是,宋龙为了得到那金属性法则,毫不犹豫地将韩嘉山庄的一千多口人瞬间灭杀。


虽说有规定不能对天龙大陆的人动手,但在他看来,杀几个人而已,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他想着只要把金属性修炼法则口诀贡献给五行宗,那可是大功一件,所以根本不惧怕会有什么后果。


这法则令牌可不简单,据说隐藏着天大的秘密,只是具体是什么秘密,没人知道,不过好像和盘古修炼有着某种联系。


宋龙之所以知晓这么多事儿,是因为在十多万年前,他亲眼目睹孟乐正偷偷修炼《吞魂魔功》,吸收大孟国和贺原国人的魂魄。


当时宋龙眼睛一亮,心想只要自己得到《吞魂魔功》,就能通过吸收魂魄进行炼化,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仙魂,


还能提取别人的记忆,说不定他从仙界废墟得到的秘籍就能从中找到答案,而且这事还不能让别人知道。


所以,当年赵书打算击杀孟乐正的时候,宋龙直接出手阻止,然后将孟乐正带回灵府,炼化了他的魂魄并吸收,还把孟乐正的肉身练成了一具傀儡。


如今万宝阁内的那个书童,就是孟乐正的肉身,只不过已经改变了面貌,现在只是个被宋龙一缕智慧仙魂控制着的躯壳罢了。


锦程一边想着这些事儿,一边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宋龙的藏宝室。


本以为会看到满屋子的仙石、仙器之类的宝贝,结果却发现,这里除了上万块上品金灵石和一块白色令牌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锦程转念一想,也对,宋龙精通土属性法则和水属性法则,确实不太需要灵石,他留着这上万块金灵石,


估计是为了日后修炼金属性法则做准备的,不然的话,恐怕连一块金灵石都找不到,这家伙还真是够穷的。


锦程拿起那块白色令牌,刹那间,一段信息涌入脑海,正是金属性法则的修炼口诀:


金空则响,水赖金生,金多水浊,衰金不生水,水盛厌金生,旺金喜火,弱火不克金。


锦程心里明白,这口诀虽好,但现在还不是修炼的时候,得等自己的灵根升级为五行上品灵根才行。


没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锦程不免有些失望,正准备离开,忽然,他不经意间瞥见灵石旁边有一块玉简。


出于本能,他走上前去查看,隐隐感觉这个东西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等他查看了里面的内容后,眼睛顿时一亮。


只见上面记载着《经说下》的内容,写着:“影:光线照到的,影子就不存在,如果光线存在,永远不会产生影子。”


这是用金文记载,并且经过了翻译的,原文是这样表述的:“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经说下》,不过是《墨经》中的其中一编。


《墨子》乃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之作,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理念,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诸多贡献。


《墨经》里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6篇,亦被称作《墨辩》,主要探讨的是认识论、逻辑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


《墨经》中还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以及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对小孔成像和平面镜、凹面镜、


凸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并且率先提出了概念以及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传说只要能将其领悟透彻,就有可能领悟出神秘的时间法则和空间法则。


锦程不再胡思乱想,而是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继续往下参悟。


上面又记载着:“影:光线照人,如果反射,其直若矢。射到下面就反射到高处,射到高处就反射到下面,因成倒影。


足遮住下面的光,反射出来成影在上;头遮住上面的光,反射出来成影在下。在物的远处或近处有一小孔,物体为光的直线所射,反映于壁上,故影倒立于屏内。”


“影:木杆斜,影短而大。木杆正,影长而小。光体小于木杆,那么影大于木杆。不仅因此而影子大小,光体的远近也会形成这样的情况。”


“临:平面镜只显示单影,影的形态、白墨、远近、斜正,都是由于光线反射到镜中。


两平镜相接成正角时,显出三个影子,其中一影是二影合在一处的复影。两平镜角度或大或小,亦有复影。


复影是一影在另一影的背面。物体反射到镜中,没有不成影的。物体反射到镜中成影,所成影又反射另一镜中成影,必须使两平镜倾斜成一定角度;


两镜反射同一部分,而复影形成。两镜分开。”


“鉴:在焦点内,光体远焦点,那么所照光线多,物像也大;近焦点,那么所照光线少,物像也少,而必定为正方体。


光体起于焦点,则平行正轴的光线反射向镜后引长,当成极长的共扼点,而像远离镜后。


在弧心外,光体近弧心,那么所照光线多,物像也大。远弧心,那么所照光线少,物像也少。


然像为物的倒形。光体聚于弧心,则平行正轴的光线反射,当成极长的共轭点,而像与光体相等而倒置。”


“鉴:物体靠近镜面,那么物体的光线占镜的面积大,所成影亦大;物体距镜面远,物体的光线占镜的面积小,那么所照物小。


然而影是正形。成正形是因为迎面射物的缘故。”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