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冯建设担心他所代的一年级语文成绩特别差,坐卧不安,等赵尚德从乡教育辅导站开会回到桃花小学,赶紧问成绩。
赵尚德高兴地说冯建设所代的班级考得不错,在全乡处于中等。
冯建设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暗暗下决心:争取下学期考全乡前几名。
暑假,艳阳乡教育辅导站组织的年轻教师培训开始了,冯建设和刘英都在需培训的教师名单中。
桃花村距离艳阳乡二十多里,全是山路。
冯建设和刘英带上笔记本结伴而行,刘英有一辆新“二八大杠”自行车,她说山路崎岖不平,难骑自行车,让冯建设带她。冯建设点头答应。
刘英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说:“建设,你去过沿海发达城市东海市吗?”
“没有。”冯建设边蹬自行车边说。
“我去过。东海市现在到处都在盖大楼、办工厂,来东海市的老外也多起来了。”
“真的,我也想去看看,可路途太远,没有那么多钱买车票;还需要介绍信,太麻烦。”
“你家有收音机吗?”
“没有。”
“听收音机能知道国内外的许多事情,你怎么不买一台?”
“太贵了,买不起。若买一台一般的收音机,就得我一年的工资。”
“将来,我把我的小收音机送给你,我再买一台大的。”
“真的,那太好了,提前谢谢你。”
“你喜欢看书吗?”
“不是很喜欢!以前,赵校长给我一本破《西游记》,现在都还没看完。”
“做语文老师,不读书怎么能行呢?俗话说,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老师需要有一桶水的知识。”
“你若读四大名著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向我请教。我爸是这方面的半个专家,我爸给我讲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你爸以前上什么学毕业?”
“大学。”
“还是念大学的和读高中的不一样。”
“你为什么没考大学?”
“我上小学时学习挺好,可后来由于跳级、出工等原因,到上高二就等于听天书了。”
“你还可以复读呀。”
“复读,桃花村人到目前为止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我成绩这么差,复读也根本没希望。若从初中再上,年龄大了。再说,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你怎么没上大学?”
“我偏科太严重,对数理化没天赋。”
冯建设又让刘英介绍城里的事情,他越听越感到桃花村贫穷落后,消息闭塞,简直和城里是两个世界,心中暗道:“我一定要将刘英讲的这些事情告诉桃花小学的学生,让他们知道外面还有比桃花村更精彩的世界。我一定要好好教学,争取让桃花小学的学生多出初中生……”
二人说说笑笑到了艳阳乡街道,下了自行车。冯建设推着自行车,见街道地面铺着碎石、砖头等,路两边到处是垃圾和污水。刘英感到臭气熏天,用手帕捂住了鼻子。
过了牛行,街道上人声鼎沸。冯建设见街道两边的泥土地上都是小商小贩:有戴着斗笠的老太太在用竹篮装着鸡蛋卖,有顶着毛巾的老大爷挑着辣椒、豆角等卖,有光着膀子的汉子拿着小锤疤陶缸陶盆,有卖货郎打开木箱子卖针头线脑,有卖冰糖葫芦的,有卖点心的,有卖卤肉的,有卖布匹的,有卖衣服……
二人挤过了十字路口和大礼堂,终于到了教育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