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败感混杂着对未知的期待,当明知退后一步即是万丈深渊的时候,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也无所谓了。
雨梦和雨婷进入了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的模式。在入学之前的几个月,雨梦下了苦功去补习,从只认识二三百个单词到两三千的词汇量加基础语法,她几乎是每天走火入魔式背诵学习。
开学后其实也是放养模式,学校只在暑假和寒假集中授课。但两个人还是安排了每天的日程,从不偷懒。每天最少背50个单词,练习半小时口语,是她们对自己最低的要求。第二个学年的时候,雨梦的基础已经补得差不多了。
有一天,雨婷遇到一个很年轻的客人,说自己的颈椎和背部都很僵硬,想做个按摩。
“你的工作,应该是属于久坐族吧?”雨婷捏了下客人的后颈处,发现僵硬得厉害,里面都是结节。
“是的,我是老师,每天要批改很多作业,用电脑的时间也比较多。除了上课基本都是坐着。”客人说。
“这样的情况,我建议做个走罐,要比按摩见效快。”雨婷说。
“你是专业的,我就听你的吧。”客人说。
“你是中学老师吗?”雨婷一边准备东西一边问。
“小学老师。”客人说。
“是公立小学吗?”雨婷问。
“是私立小学,公立的名额有限,不太好进。”客人说。
“私立小学要什么条件?也得有资格证吧?”雨婷问。
“资格证肯定要,但也可以进去了再考,我们是精英学校,主要看能力。我进去的时候正好缺人,现在要求越来越高了。”客人说。
“那现在还缺人吗?都有什么要求?”雨婷问。
“那要看哪个科目,语文数学老师应该是不缺,缺英语老师和音体美老师。怎么了,你有认识的人想去?”客人问。
“我的专业是英语,但不是师范毕业的,能去应聘吗?”雨婷说。
“你可以去试试,英语老师要求高,我听说需要等级证书。不过我们的工资也比较高。”客人问。
“等级证书?我只有大学时候考的一个四级。”雨婷说。
“具体什么要求我也没问过,我是教数学的。你还是去面试一下吧。”客人说。
这意外的机会让雨婷很开心,做老师或者做导游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机会就跑到眼前了,而且工资不错。
雨婷给客人做完拔罐,就请了几个小时的假去了学校。校长听了她的情况,又让她讲了一节课。
“按说我们要求的是全日制本科毕业,但是鉴于你目前还在学习,实际水平也可以,正好我们的一个英语老师刚走,你就先留下试试吧。不过你想长期留下的话,需要考下教师资格证,雅思七分。”校长说。
“好的,我会努力的。咱们这里还需要老师吗?我姐也是学英语的。”雨婷把雨梦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我们现在没有更多的职位了,再说全日制专科已经是我们这里最低的要求了。现在刚建校不久缺人,以后专科的也不会收了。”校长说。
雨婷没再说什么,但是觉得对雨梦很不公。她的起点是低,但是她那么努力,短短两年时间,她已经跟自己水平差不多了。只是因为大自己几岁,不是全日制大学毕业,就这样被挡在了门外。
“这不是你等了很久的机会吗?你能去我很高兴。我的条件谁会愿意要?这点现实我还是知道的。”雨梦看雨婷很为她遗憾的样子,安慰道。
“本来做老师还是你的提议,现在把你自己丢在这里,我觉得挺难过的。”雨婷说。
“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好,我这两年也没少挣钱,还得到了很多顾客的认可。”雨梦说。
“那我先过去,如果有机会,我再介绍你过去。”雨婷说。
“你别老想着这个,我总会有出路的。你珍惜这个机会,把它利用到最好,我就放心了。”雨梦说。
雨婷见大姐这么说,也就释然了。她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而这个职业,还是姐姐规划的。雨梦心里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在雨婷搬走之后,她一个人躺在小屋里,心里感慨万千。
同是姐妹,二妹三妹现在生活在那个美丽的南方城市,嫁给了志同道合的人,最小的妹妹也找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只有自己,还面对着不可知的未来。
她自问自己付出的努力并不少。从在诊所学习,到足疗店边工作边学习,就算生活给了她怎样的打击,她从没有放弃过努力。
然而她的努力没有收到过任何积极的反馈。学医的时候,杨小朋百般阻饶,她用尽了心力跟他周旋,才勉强混到了专科毕业证书。有了孩子之后,他更有理由阻挡她了,转眼几年过去,她的学习毫无进展。
后来到了保险公司,她又开足了马力,一个月就成了服务处的讲师。她记得那次在公司里讲课比赛,群情沸腾的场面。然而这不但没有给她带来机会,反而招来嫉妒。
张显利用王微,在经理面前告她的黑状,这是她在离开公司后,听贾经理说才知道的。她多半年为公司当牛做马的结果,就是家庭破散,还被卸磨杀驴。
现在她到了这里,本来以后的规划是她订的,可是到了最后,她因为不够格而与机会擦肩而过。她明白,自己没有骄人的学历,也不再年轻,不被选择也是常理。
但是她怎么能不难过呢?别人的路都是乘飞机,坐火车,为什么单单自己的路,爬都爬不出这无尽的沼泽?命运真的是注定的吗?努力还有意义吗?她问自己。
她得不出一个答案,在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很努力却一生坎坷的。但是不努力就会感觉好一点吗?还真的未必。再说,不努力的自己是真的自己吗?不是。
也许再努力,努力到死,她也不会有几个妹妹那样的幸运,但是不努力,她就连自己也不是了。最后,她想明白一件事:努力不一定会让她活得更好,但不努力她肯定活得不开心,因为那不是她的性格。
她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了。自己是几个姐妹中最不幸运的那一个,也许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她路上的阻挡太多了,也许努力一生,也走不了多远的路。
但是至少,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是快乐充实的。她以前对杨小朋抱着一丝的希望,这一丝的希望,让她浪费了很多年。现在她再也不会把希望放到别人身上了,人会轻易辜负人,但知识不会。
她学会的每个单词,练好的每一句口语,都带给她发自内心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很确定,不来自任何人,而来自她自己。
当她能看懂书虫里的故事时,她的成就感不亚于找到一份工作。她理解这个社会上的很多工作都不会选择她,但她对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起点很低,不再年轻。她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能在此基础上努力。她也不能像那些用人单位一样抛弃这样平凡如狗尾草的自己,在别人眼里可能会终其一生的平凡,不是她放弃努力的理由。
她喜欢努力的自己,欣赏她的,也只有她自己了吧?挫败感混杂着对未知的期待,当明知退后一步即是万丈深渊时候,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也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