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导师的影响,读研期间开始对心理咨询感兴趣,业余时间看看心理学相关书籍,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学妹经常问我考这个证有没有用,对工作是否有帮助,每次,我都难以回答。因为,我真的没有发现证书的用处,但是我始终认为:有,总比没有好。
分到一个刚刚成立的学院,学工线没有人涉足心理这一块,领导毫不犹豫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分在我名下。接到这个任务诚恐诚惶,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所以,我只好祈祷孩子们不要出现心理问题。
俗话说的就是好,怕什么有什么。开学不久进行了心理普查,我们的孩子竟然有3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繁杂的工作没完没了,但是,我始终默默关注着他们的情况,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大的问题,开学这么久也没有人主动找我倾诉烦恼。
上周五快下班时,接到校医的电话,说我们学院一个孩子去他那里看病,反应自己失眠,整夜睡不着。校医正好是心理咨询师,他认为该生有抑郁症倾向,就约他周六到心理咨询室咨询(最终,他并没有如约而至)。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抑郁了。
周一下午,一个陌生号打过来,我一听是那个孩子的声音,他问我有没有空,心理很是纠结,想和我聊聊……
很快他到了办公室,由于办公室有其他学生在,我就带他到隔壁一个空房间,开始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心理咨询”。他思绪很混乱,过度关注社会问题,并且为自己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烦恼,同学们不能理解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刚开始他有点紧张,说的也很混乱,我觉得他问题挺严重的,就想把他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议他不妨到校心理咨询室找专业咨询师聊聊。
然而,他的回答让我产生了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尽力帮他。他说:我不想和陌生人谈,我只信任你,我是鼓了很大的勇气才给你打电话的。这让我甚是感动,尽管不专业,我还是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
聊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提出了小小建议,他表示认同,并主动约下次约谈时间。我给他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下次来的时候带过来,我们一起探讨。
周三在路上碰到小D,他很开心的告诉我,聊过之后感觉轻松多了……此时,我明白我们已经建立的信任关系。
曾经看过一本心理书籍: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心理咨询前,总是不敢涉足,总认为自己不行,可是,事情发生了就要去应对。当经历之后,才发现,原来没有那么难,关键就是走出第一步。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