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新的领主
书名:斯科洛的只言片语:新的王朝 作者:苍渊之握 本章字数:5093字 发布时间:2023-06-29

       通过针对蛮族的两场胜利的会战,以及彻班针对西方的阿巴尔发起的战斗,使蛮族军队在凯拉瑞第一带停下脚步。虽然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已然停止,但领主的阵亡和逃跑,以及边镇军队的溃散,使得曾经的东镇成为一片无主之地,蛮族仍然肆无忌惮地在这里展开破坏活动。


       在此期间,莫比莱特和麾下的西尔莱德军队,大胆前进到亚拉赫斯至比尔尼一带,在此扎下军队的营寨,也开启他个人的征程。这里原本属于东镇领主,遭受过蛮族的蹂躏和对抗后,成为荒凉的无主之地,而且随时都会有受到蛮族攻击的危险。


       随后发生的格比伦攻防战,使莫比莱特在坚固的城墙上升起胜利的旗帜,加之热情民众的支持,使得莫比莱特在这里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趁着其他人在亚拉赫斯休整之际,莫比莱特带领军队,摆开阵势而大胆向西北方行动,击溃遇到的蛮族队伍,向四处逃跑和躲藏的民众散播胜利的消息。


       尤其是在击败格萨拉斯一带的蛮族酋长后,有一大群民众携老扶幼,在莫比莱特的亲自护送下,前往亚拉赫斯开始新的生活。这位蛮族酋长在此之前摆出一副领主的架势,让周围的民众定时为他上交贡赋。但他不能节制手下的行为,使得这里经常发生杀人越货和侵害女性的暴行。


       莫比莱特的胜利不可避免的在西尔莱德的贵族中引发猜忌。虽然侯爵以各种名义,不断撤回驻防在前线的军队,但莫比莱特已然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而来自伦格底斯的军队,出于感激也一直追随在这位主将的旗下。


       这些人曾是效忠于边镇同盟的邑主,在对抗蛮族入侵的战斗中,他们高举联盟的旗帜却受到“王室军队”和东方领主的鄙夷。他们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损失很大,如果不是莫比莱特及时伸出援手,他们早晚会在孤军奋战中覆没。


       莫比莱特不仅没有被蛮族击败,反而依靠指挥能力,在当地树起个人的威望。他护送逃难的民众,使其在亚拉赫斯和比尔尼一带定居,并为这些人提供安全的庇护。当侯爵得知莫比莱特在谋划新的战斗时,就以等待东方的援军为由,打算使他停止在凯拉瑞第一带的的军事行动。


       莫比莱特在此前的一场大战中,不仅击退蛮族,还使一支身处绝望的东镇军队避免了覆没的危险。这支军队的领主已不知所踪,带队的指挥官也已阵亡。自认为失去支援的人们,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打算与进犯的蛮族同归于尽。


       为了获得这支军队的追随,莫比莱特打算向凯拉瑞第展开行动,这里不仅是这些士兵的家园,还有残余的蛮族为祸一方。而当莫比莱特展开谋划和准备时,才得知这里有一支蛮族大部队,带队的酋长是彻班的忠实追随者阿木达。


      面对侯爵的一纸命令,莫比莱特在他的部下面前,表现出焦急和犹豫的姿态。蛮族在这短暂的延误期间,有所察觉并赶紧做好了战斗准备。于是,指挥官下达命令使军队后撤了一段距离,并且告知侯爵,他的部队将转移到第拉威沃一带,以方便与东方援军取得联系和获得主君的命令。


       但侯爵很快送来新的命令,激起莫比莱特的一众部下的怒气。领主以擅自后退而导致军事失败的名义,命令军队的主将返回首府,接受领主的讯问。莫比莱特费尽全力,总算没有让无辜的西尔莱德信使受到牵连。


       他告诫部下要服从主君的命令,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以免招来麻烦,让气愤不已的人们先行返回各自的帐篷。而后他自己则是闭门不出,既不下令撤军,也没有离开军营,对于部下的求见也予以拒绝。


       这时的人们将目光聚焦在费莱姆和利尔德身上,前者是来自伦格底斯的邑主,而后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他曾与莫比莱特一起服役,为保护侯爵的庄园而驱赶野兽。所以,身为老部下的利尔德,更为了解主将的想法。


       在与众人进行简单的商议后,利尔德闯进莫比莱特的帐篷并告诉指挥官,他并不想违反指挥官的命令,但是门外的这些士兵,他们携老扶幼而舍命追随,也应该对他们的意见加以考量。还没等到莫比莱特做出回应,一队士兵就在费莱姆的带领下进入房中。


       他们使用古老的仪式,将指挥官抬上一面大盾牌并来到众人之间。聚集在周围的人们,以击打手中的兵器或欢呼的方式,表示对莫比莱特的支持。部队很快完成整备,在经过简短而富有煽动性的演说后,军队高举西尔莱德和主将的旗帜,转而朝着德萨莱尔进发。


       在毫无阻碍的通过西比利斯后,大部队遇到洛斯卡姆带领的一支武装,阻挡在莫比莱特面前。带队的指挥官迈勒斯曾在莫比莱特麾下战斗,经过密使的劝说后,决定支持莫比莱特的行动,还从使者手中接过一笔钱财。洛斯卡姆受到抛弃,反而被他的部队围堵在自己的帐篷里。


       当莫比莱特低眉顺眼的出现在恩主的面前,洛斯卡姆对他大声斥责,甚至想要自裁。等到恩主的情绪有所缓和,他提到自己并非反叛,而是带领这群愤怒的人们,清除侯爵身旁的奸贼。他们以蛊惑之言干扰主君的决策;排斥异己而使主君无法听到明智的建议。


       随后他又提到,蛮族仍然在边地肆虐,饱受残害的人们翘首企盼利米底亚军队的到来。但有人为了一己之私,可以对公众利益视若无睹。而蛮族却乐见利米底亚人停止行动和互相伤害,这将使他们有机可乘而加以反扑,而先前的军事胜利也必然前功尽弃。


       莫比莱特希望洛斯卡姆能够支持自己的行动,清除西尔莱德的奸贼,使得前线的军事行动可以顺利进行。而洛斯卡姆也必然会在德萨莱尔占据重要的地位,排除干扰而使主君做出正确的决定。


       经过短暂的考量,洛斯卡姆向侯爵送去一封亲笔信,他建议侯爵撤销对莫比莱特的命令,让他立即带领军队返回边地,以防蛮族军队有机可乘。随后,莫比莱特也派出一位信使,出现在侯爵面前。


       信使提到,虽然利米底亚人取得了多场军事胜利,但在西部的广大地带,仍然有很多民众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希望主君准许西尔莱德军队,会同盟军而继续在边地展开军事行动,以解民于倒悬。同时暗示,如果军队不能按时返回驻地,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期间,莫比莱特的部队出现在德萨莱尔,并控制通往城市的要道。东部的领主以补给和休整为由,刚刚撤回自己的军队。听闻莫比莱特带领军队,离开前线而气势汹汹的出现在德萨莱尔,赶紧向西尔莱德派出使者。


       领主的使者在侯爵面前提到蛮族的凶悍和战场的危险,如果亚拉赫斯防务空虚,则蛮族军队必然趁虚而入。况且将这位将领派遣到远离首府的战场,既不会伤害到西尔莱德,也不会有损侯爵的声望和荣誉。


       侯爵希望莫比莱特可以亲自到达首府,通过隆重的仪式而赋予他重要的职权。但使者立即以军情紧急为由而加以拒绝。于是,侯爵也只能将象征统帅身份的袍服、铠甲、旗帜和弓矢,通过使者转交给莫比莱特。


       获得统帅身份的莫比莱特并未离开。洛斯卡姆安全返回德萨莱尔后,立即取代他的对手而担任要职。莫比莱特的军队和洛斯卡姆的劝说,使侯爵在几天之后签署了一项命令,将他的几位心腹和仆从送上断头台。


       莫比莱特立即在他的营寨升起统帅的旗帜,换上统帅的袍服,而后拔营起程,在一片欢呼声中返回到亚拉赫斯。在短暂休整后,统帅莫比莱特发出命令,要重新发起对凯拉瑞第的军事行动。


       军队前锋首先发起各种行动,探察蛮族军队的实力和动向。虽然在随后发生的一场对抗中,击溃了一支蛮族军队,缴获敌方丢弃的粮草和辎重,但在追击中并未找寻到蛮族大部队的踪迹。


       就在莫比莱特准备带领部队返回亚拉赫斯时,他得到一位老牧羊人的指引,找到躲藏的敌军,蛮族正打算趁对手后退之际,攻击对手后方。双方随即在一片旷野展开会战,凭借信心、勇气和毅力,以及对指挥官的信任,击溃彻班追随者的军队,俘获受伤的阿木达并将其押送到德萨莱尔,接受侯爵的审判。


       当地的人们看到重返这里的利米底亚军队又一次取得胜利,真是兴奋不已,要拿出所剩不多的食物犒劳他们。而大战的胜利也同时引起草原征服者的注意,彻班从阿巴尔的局势中回过头来,他在众人面前轻蔑提到,南方竟然还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而后毫不拖延的发出战争号令。


       此时,在彻班的部队之中,不仅有草原的部族,还有远方的城主和国王,也在这位征服者的周围安营扎寨。虽然年迈的彻班仍然富有年轻人的活力,但老弱的身体终究没能支撑住行军的辛劳。


       听闻彻班的死讯,一部分跟随者的军队立即作鸟兽散,但大部分人仍然选择跟随彻班的继承人阿加尔。在短暂停顿后,这位彻班的儿子带领庞大的军队,通过赫米拉走廊向南方发起行动。


       莫比莱特在战前派出密使见到几位臣服者统领,认为他们没有必要远途跋涉来到陌生的地方送死,如果是为了战利品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战败的蛮族身上随意拿取,不仅可以全身而退并且能满载而归,更不用担心战胜者会施加报复。


       蛮族军队在随后的战斗中,受到己方阵营的出卖;莫比莱特在战前发出奖赏令,在赢得胜利后又让部队实施分散追击,以便让他的追随者们尽情获取战利品。而获胜的莫比莱特也毫不拖延的将一份战报和丰厚的战利品,再次送达西尔莱德侯爵。


       胜利的消息传到东方,凡是利米底亚人所及之处,都发出胜利的欢呼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而军事对抗的失败,也使彻班用武力建立的辽阔疆域出现瓦解。远方的国王和城主藐视后继者阿加尔的权威;彻班的其他儿子,为了寻求支持而拉帮结派,在他们的父亲所指定的合法继承人面前摆出傲慢的姿态。


       皮拉特尔军队,在听闻彻班的死讯和军事行动的失败后,打算离开阿巴尔以返回家园。一直以来,为了对抗士气正盛的阿克兰人,彻班以庇护的名义,在阿巴尔支持和收留逃难的异教徒,并默许这些人对波里兹迪的信徒实施迫害。同时出于防备,又让皮拉特尔的军队戍守在这里。


       为此,皮拉特尔军队通过一位间谍而与一位阿克兰总督获得联系。这位间谍原本受命于阿克兰人,在城内实施探察,不慎被巡城警卫发现并逮捕。皮拉特尔的指挥官希望获得阿克兰方面的帮助,以摆脱蛮族的掌控,而作为回报,阿克兰人将毫无阻碍的进入阿巴尔。


       等到阿克兰军队冲入阿巴尔,对城内的异教徒展开无情的屠杀之时,皮拉特尔军队则是安全离开阿巴尔。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在皮拉特尔军队的面前,他们需要穿过蛮族占领的地带,才能够返回到皮拉特尔的家园。


       在进入破败的呼罗尔后,他们与一支满怀敌意的军队进行了一场血战。赢得惨胜的人们在短暂停留后,决定去往南方的利米底亚土地。他们先是寄人篱下,屈居在一个首领的旗帜下,而后又向莫比莱特的军队臣服。莫比莱特为此签署一项命令,准许这些人留下,或是通过东镇的土地,返回皮拉特尔的家园。


       首领阿加尔希望借助皮拉特尔的刀剑来削弱兄弟的势力,就对三位兄弟提到父亲彻班在皮拉特尔高地的伟大行动,并告诉他们,如果有人能够再次让这些摇摆不定的人们顺从部族的旗帜,便可以成为这片土地的合法统治者。


       其他两人默不作声,只有都罗斯对首领和兄长的一番说辞信以为真,率领一众人马向碎石高地进发,但却受到当地农夫和牧羊人的强烈抵抗。他在费雷诺的战斗中失去最后的颜面和仅存的实力,最后只有几百人跟随他狼狈返回,从此在其他人的面前失去话语权。


       蛮族的零星进犯使利米底亚人开始在东部边界着手恢复一些防御设施,在击败一支试图进犯的蛮族部队后,信心百倍的莫比莱特发出继续行军的命令,通过赫米拉走廊以收复西镇的土地。


       他先是派出能言善辩的雷科比尔,手持使者的符节并高举莫比莱特的旗帜。在进入到讷特斯一带时,有一支利米底亚队伍展现出敌对的姿态,对方的首领曼亚斯曾是领主手下的指挥官,对于雷科比尔手中的旗帜感到怀疑。


       他的士兵剑拔弩张而保持高度戒备,但没有指挥官的命令,谁也没有轻举妄动。最后,还是使者的辩辞代替了士兵手中的刀剑。莫比莱特亲自赶往讷特斯而见到这位首领。一直以来,这位指挥官依靠地形之利和手中的刀剑,为受难的民众提供庇护,偷袭蛮族并抢夺他们的给养。无计可施的蛮族不敢在讷特斯轻举妄动,而酋长阿加尔甚至想收买他的效力。


       曼亚斯在莫比莱特手中接受指挥官的任命,在随后的时间里,协助莫比莱特收复赫米拉走廊,在向西挺近的过程中,担任军队的前锋。雷科比尔在统帅身边继续担负重要的职责,为了探察敌情和得到作战情报,他有时是寻求庇护的难民,有时以商人的身份出现,有时还是强盗头目。


       在针对达格勒的行动中,雷科比尔凭着流利的蛮族方言而得以混入城中。有一位名叫拉尔第诺斯的人自称是这里的城主,能够为逃难的人们提供庇护。而实际上,此人却在暗中从事贩卖人口的勾当,与城外的强盗组织和蛮族队伍互相勾连。


       莫比莱特的部队拒绝与对方和谈,将城市团团包围,经过一场战斗后拔掉对方的旗帜,宣布伊尔迪瑞斯的罪行,当众处以羞辱的死刑,并追击与其从事邪恶勾当的强盗和蛮族。在攻击科汶斯城的行动中,有一支蛮族军队在首领的带领下,向莫比莱特和他的军队俯首称臣。


       持续获得胜利的莫比莱特,再次将战利品献给西尔莱德主君,同时向对方送去一封信件,陈述他在这里的军事行动和胜利,并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受到收买的臣属也趁机出现在侯爵面前,希望侯爵能在赫德利姆的宫廷,为莫比莱特获得一封领主的诏书,这样做既可以让莫比莱特离开西尔莱德,又不会有损西尔莱德的土地;既可以获得莫比莱特的感恩戴德,又能使他坚守边地以防备蛮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