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之前,这系统的缺陷在实战中体现出来:没有相当把握抵抗中国人的大群新式自动鱼雷。
当新的数据混淆器运到时,难题已迎刃而解。
太空卫星、预警飞机、超小型无人驾驶侦察飞行器、舰载高速高效雷达网等组成的信息网;具备双重屏障保护及最新密码组合防护的指挥通讯系统;战斗机群、空舰、空地、舰舰、舰地、舰空各式导弹、巡航导弹、舰炮和智能型重磅炮弹、精确制导炸弹、新式鱼雷水雷防护网、重磅鱼雷、密集型防卫式微型鱼雷、高速机关炮、数据混淆器------这一切组成的“防风”系统,有把握防御来自敌方的任何海上空中的火力攻击,并对敌展开摧毁性的进攻。
海上毕竟和陆地上不同。
在陆地上,中国军队可以用积累已久的,长期隐蔽的,不断增强的,超大数量的近程导弹和火炮力量,向某一地区进行不遗余力的密集攻击。
这就是长谷川兵团失利的主要原因。
即使如此,中国人的胜利,只是惨胜而已。
如果长谷川兵团的后勤保障线不被切断,弹药充足,其立体防御体系将抵抗住中国人的总攻击。
当时只要再挺两天,战场局势将发生根本变化。
可惜!
回到现在。
中国人在海上决战中,根本无法集聚那样大的中程导弹群和远程火炮力量。
至于近程导弹和近程火炮力量,那是需要舰艇和飞机来集聚,来实施的。
那就是海军对决了。
即使是中国人采取像历史上中国海军曾经采用的战术,不展开积极抵抗的话,其海军主力舰艇,亦将在我具备强大攻击力的“防风”系统面前无所遁形。那样,其必然在分散的状态下,被我日本海军一股股地消灭。就像原野上的一小堆一小堆不成气候的野火,被逐一扑灭。
我强大海军继续缓缓向南。
胜券在握。
大将睁开眼睛,缓缓转动脖颈,扫视墙上忽明忽暗的作战示意图。
似乎还有点什么不妥。
是了。
我军可以派出飞云丸迂回敌人侧翼,中国人当然也可以派出潜艇甚至水下母舰包抄我舰队的后路。
大将按下按键,打开与村田正义直接通话的线路:“村田君,坚守岗位,扩大监听海域,严防中国人从侧后迂回。有异常情况,立即向我报告。”
“我立即执行,大将阁下。”
水源坂四缓步走进很少使用的小型电梯,升上去,走上舰桥,在舰桥指挥室外站住不动。
他的贴身卫兵提心吊胆地站在他身后,随时准备扑上去拉他到安全的地方。
庞大的舰体在东海的海面上向南慢慢移动。
大海在暗夜中铺向远方。
海上不见任何灯火。
联合舰队的所有舰艇都在实行灯火管制。
战争中的规则和习惯理应遵守,这只会有好处而绝无坏处。
敌人卫星仪器的搜索判断能力,在没有任何灯火显现的辽阔海面上,总要打一些折扣。
大将站在舰桥上,转目向西南方向。
西南方的海水下,躺卧着他曾经兼任过首任舰长的山本五十六丸。
山本五十六丸被中国军队用陆基激光炮击沉。舰长拖犁少将生死不明。
水源坂四大将相信,少将已经随舰长眠于台湾海峡的海底。
他向黑暗中那个方向看了看,默祷了一句。
“我们努力,完成拖犁君以及壮烈牺牲将士的的遗愿,请你们安息。”
然后他转身进舱,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