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正说到,红五军在山丹建立苏维埃政府,闹得轰轰烈烈,但是马步芳马步青和马元海等马家军头头们不允许红军在永昌和山丹闹共产。
就在马家军跟红军在永昌打得难分难解的同时,马步芳和马步青得到消息,说红军在山丹闹共产,于是命令马家军骑兵总指挥马彪率领马禄的骑兵旅、韩起功的步兵旅外加一个山炮营气势汹汹地向山丹杀来。
本来,马彪在前面几天在水泉堡跟红军进行了一场恶战,虽然马家军站了上风,但是马家军也有不少官兵战死,马彪也深感红军不好对付。
红军撤出水泉堡后向山丹转移,马彪乘胜对红军进行尾追。由于红军的其他部队已经在山丹站稳脚跟,马彪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把部队驻扎在山丹西北的二十里堡伺机而动。
十一月二十七日傍晚,驻扎在山丹县城的红五军第十三师正在召开团以上干部的紧急军事会议。师长李连祥说:
“同志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我们在水泉堡的老对头马彪已经咬着我们的尾巴追来了,军部刚刚得到的情报说,马彪的马家军已经于今天下午赶到了山丹西北的二十里堡。根据侦察,马彪的指挥部有可能驻扎在二十里堡……”
李师长说到这里站起来,手中拿着小木棍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说:
“同志们,这个地方就是二十里堡,你们说,如果我们今天晚上……”李师长用手中小木棍做了一个动作。
“老李的意思是搞夜袭?”师政委朱金畅问。
“对。我有这个想法,但是还下不了决心,希望大家谈谈看法。”
第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说:“我以为李师长的想法可行。俗话说,打架不如先动手,马家军刚刚在二十里堡停下脚步,估计敌人也想不到我们敢有所行动。所以我认为这个想法可行。”
“人家二十七师七十九团有‘夜老虎团’的称号,我们三十七团为什么不可以叫着‘夜老虎团’呢?我们今天晚上也来一个‘夜袭二十里堡’,如果能够端了马彪的指挥部,我们三十七团就有资格称为红军部队里又一个‘夜老虎团’了。” 第三十七团政委陈道贵说。
“我看这样,今天晚上的行动应该由我们三十九团去,因为在水泉堡战斗中三十七团谢团长受了重伤,部队人员损失较大,所以今天晚上的行动由我们三十九团去比较好。” 第三十九团团长吴代朝说。
“我也认为吴团长的意见有道理,今天晚上的行动由我们三十九团去比较合适。” 第三十九团政委周畅昌附议说。
“吴团长周政委你们这话怎么说?我们的谢团长受伤了我们三十七团就不能打了?今天晚上的行动就应该由我们三十七团去比较合适。” 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说。
“我还是认为应该由我们三十九团去……”
“好啦好啦,你们三十九团也不要争了,今天晚上还是让三十七团去当一回‘夜老虎团’吧。有了‘夜老虎团’的美誉,也是我们红五军第十三师的光荣啊。”
师参谋长刘培基说。接着师政治处主任钟立彬和两位团参谋长饶子健、孟益光以及政治处主任朱金畅和苏明光都发表意见表示同意,于是事情就定下来了。
师政委朱金畅把计划向军部作了汇报,要求军部作指示。军部当即批准了十三师的计划。为了确保袭击成功,董军长还给三十七团加配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这次夜袭。
公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是农历十月十四,虽然是最接近圆月的夜晚,但是由于月光被浓厚的阴云遮挡,整个的空间一片阴暗,寒风在雪野里呼啸,发出狼嚎般尖利的声音。就是在这种一般人绝对不想出门的夜晚,在从山丹到二十里堡的大道上,有一支部队在悄无声息地迅速移动。
部队停下来了,通过一番耳语传递,部队开始有具体目标的移动。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升起,二十里堡的东西南北同时响起爆豆般的响声,那是枪声伴随着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一时间,整个二十里堡处在一片火海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马彪显出沙场老将的老练,他从枪炮声中听出对方是有计划的夜袭,但是很明显火力不足。于是命令所属各部就地阻击,万不可轻易出动。虽然马家军在最初慌乱了一阵,但是由于马彪的命令,部队很快稳定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红军忌惮马家军的火力优势,也不敢贸然强行进攻,于是形成双方的相持局面。
团长李连祥和政委陈道贵商量,从敌人的阻击火力看,在二十里堡的敌人兵力至少有一个旅,以红军编制不足的一个团要消灭马家军一个骑兵旅,除非敌人指挥上出现重大失误,现在看来这个马彪比较老辣,不容易上当,看来要取得预定战果比较难,甚至是不可能了。
于是决定来一次象征性的进攻就主动撤出战斗。
这次夜袭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的,但是红军没有遭受任何伤亡,也算是给了敌人一个警告。前来迎接他们的董振堂军长高兴地说:“你们打了敌人一顿,教训一下也好。以后,再找机会去消灭敌人!”
山丹的周围地势平坦,但是在山丹县城西部十里的地方却有一座难得的山,它就是瞭高山。瞭高山山势陡峭,站在瞭高山山顶,南部的焉支山依稀可见,山下的县城一览无余。嘹高山下,坐落着一座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佛教古刹──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旧名土佛寺。山丹大佛寺历经历史沧桑,横遭兵祸战乱,曾经多次重建。明英宗朱祁镇曾为该寺题写“土佛”二字,制匾额悬挂在大门口。
《山丹县志》载:山丹坐佛“高一十三丈”。该寺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山门前有大青石条铺就的十八层台阶,拾级而上,给人以威严之感。
寺院分前庭、后院,共有房舍一百二十多间。山门门庭、过道里丈余高的哼哈二将和四大天王塑像形态各异,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重楼七层,飞檐陡壁、金碧辉煌,雄宏壮观。
由于瞭高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十三师三十七团夜袭二十里堡两天后,三十七团又奉命赶到瞭高山下阻击敌人,三十七团在山丹大佛寺附近构筑阵地,阻止敌人向山丹县城进攻。
三十七团刚刚做好战斗准备,马家军马禄的骑兵旅、韩起功的步兵旅气势汹汹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瞭高山周围有三个大庄子,团长团长李连祥在左边一个庄子里,团参谋长饶子健在右边庄子里,指挥部设在中间庄子里,由团政委陈道贵指挥。
由于马家军的兵力超过红军的数倍,战斗打的非常艰苦。由于三十七团打得非常顽强,马家军也无法突破红军阵地。
整个的一上午,红军就打退了敌人两次集团冲锋。敌人死伤不少,前沿阵地摆满敌人的尸体。但是马禄和韩起功受了马彪的死命令,不管损失多大也要冲过去。
于是下午敌人重整旗鼓,又疯狂地向阵地扑来,我守军指战员凭借坚实的庄墙,机动灵活地杀伤敌人,又接连打退敌人三次冲锋,敌人伤亡惨重。当然三十七团自己也有不少人牺牲和受伤。
经过一番整顿,敌人又组织了第四次冲锋,这时候团长李连祥组织部队向敌人发起反冲锋。嘹亮的军号声响彻云霄,战士们群情激奋,猛打猛冲,终于打垮了敌人的进攻。
傍晚,马彪把山炮营调来助战。山炮营用密集炮火对三十七团阵地进行了持久轰炸,大部分防御工事被摧毁,其中团指挥部被敌人大炮炸毁,团政委陈道贵受伤,团指挥部多名干部战士牺牲。形势万分危急,于是团部领导决定撤出战斗,转移到山丹县城东北侧的隘门滩。
三十七团刚刚在隘门滩停下来,马禄的骑兵旅和韩起功的步兵旅又尾追而至。隘门滩离山丹城只有七八里地,要是让马家军占领隘门滩,马家军就会兵临山丹城了,所以三十七团一定要守住隘门滩。
马禄是马步青骑兵第五师第一骑兵旅旅长,所属部队有魏珍为团长的骑兵第一旅和以马福仓为团长的骑兵第二旅。自从红军西路军进入马步芳的老巢甘肃凉州地区,马禄就成为跟红军作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韩起功是马步芳手下的一个铁杆干将,从一九三一年马步芳由扁都口过祁连山兵进河西,驱走盘据在张掖的马仲英,河西的地盘尽归马步芳。时马步芳任新编第九师师长,韩起功为马麾下第三旅旅长。
就从那时起,韩起功旅开始驻防张掖,被称为“张掖王”。韩起功是青海循化人。此人并不识字,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早年原是马步芳手下的一名厨子,做得一手好菜,得到马步芳的赏识,放在军中当了个小头目。
这韩起功也知道感恩,打起仗来不要命,对马步芳忠心不二,竟一步步提升上来,做到了营长、团长。因在攻占河西之役中立下了战功,又提升为旅长,就这样做上了统治张掖的草头王。
马家军依仗兵力和武器装备大占优势,一开始就发起猛烈进攻。韩起功知道自己是步兵旅,按照马元海的习惯战法,步兵总是在骑兵前面出动。韩起功知趣,不等师部督军李惠民发话,就主动命令部队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
要知道战斗情况,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