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登基时,朝廷内部混乱,只有不到30位文武官员。
一些将军不愿听从指挥,使得局势更加混乱。
为了平息叛乱,唐肃宗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他。
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好朋友李泌,便派人将他从颍阳接到灵武。
李泌小时候聪明伶俐,读书颇多。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对他的才华十分重视,称赞他是个神童。
唐肃宗成为太子后,李泌已经长大,他向唐玄宗上奏章,提出了一些国家大事的建议。
唐玄宗对他的建议非常欣赏,召见了他,想给他一个官职。
然而李泌推辞说自己年轻,不想当官。
唐玄宗就让他和太子交朋友,之后他经常去东宫玩,太子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
后来,李泌因为不喜欢杨国忠的掌权,曾经写诗讽刺他,被杨国忠排挤在长安之外。
李泌看到政局混乱,也不愿意受气,于是就隐居到颍阳去了。
这一次,唐肃宗邀请他到灵武,想到朝廷正在面临困难,他就前来了。
唐肃宗看到李泌,高兴得像个孩子。
当时的朝廷不太注重礼节,唐肃宗和李泌就像年轻时一样,随意出入。
他们一起讨论各种大小事务,唐肃宗都听从李泌的建议。
有一天,唐肃宗想封他为宰相,但李泌不愿意。
他说:“陛下对待我就像知心朋友一样,这比做宰相要珍贵得多,干嘛还要给我一个宰相的名头呢?”
唐肃宗见劝说不动他,就作罢了。
李泌隐居的时候,穿着朴素的衣服,来到灵武之后仍旧是那件旧布衣。
有一次,李泌和唐肃宗一起巡视军队,将士们指指点点地说:“穿黄袍的是皇帝,穿白袍的是山里来的隐士。”
唐肃宗听到士兵们的议论,觉得自己太显眼,就给了李泌一件紫色的官服,坚持让他穿上。
李泌无奈,只好穿上。
唐肃宗笑着说:“既然穿上了官服,怎么能没有官衔呢?”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的诏书。
李泌原本准备拒绝,但唐肃宗说:“现在国家正面临困难,只好委屈你一下,等叛乱平定后,你再做选择。”
就在这时,郭子仪也来到了灵武。
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争,军事极为繁忙,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书。
唐肃宗吩咐所有收到的文书都先交给李泌拆阅,如果特别重要的文书,就直接献自己。
而且,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保管。
有时候,李泌忙得连饭也顾不上,晚上也睡不好。
唐肃宗急于回到长安城,就问李泌:“敌人如此强大,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泌恭敬地回答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真心支持他的只有少数人,其他人都是被迫参加的。”
“据我估计,不到两年的时间,叛军就可以全部消灭。”
紧接着,他为唐肃宗制定了一个军事计划,暂停收复长安,派郭子仪和李光弼分别进入河北,攻打叛军的老巢范阳,让叛军进退两难。
然后再调动各路大军围攻叛军,一举消灭他们。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部纷争,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害,自封为帝。
本来是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唐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将郭子仪的部队从河东调回,强攻长安城,结果遭到失败。
后来郭子仪借来回纥的精兵,集结了15万人马才攻下长安城。
随后在郭子仪的指挥下,追击叛军到潼关,斩敌5000多人,连克华阴、弘农二郡,军势所向,直指陕州。
眼看大事不妙,洛阳的安庆绪集结了15万人马,由庄严率领到陕州救援,与张通儒等人共同抵挡唐军。
757年10月15日,郭子仪等人抵达新店,遭遇到叛军在山上布阵,郭子仪等人一开始处于劣势。
正当局势危急之时,回纥的精骑突然从南山后方袭击敌人,叛军惊慌失措,高声喊叫着:“回族士兵来了!”
他们一边大喊,一边逃跑。
见到这一幕,唐军和回纥精兵迅速夹击叛军,大获全胜。
其他叛军连陕州都不敢进攻,不久严庄和张通儒逃回了洛阳。
安庆绪见严庄兵败归来,惊慌失措。
到了10月16日夜晚,安庆绪下令杀害了唐将哥舒翰、程千里等30多人,然后自己带领叛军偷偷离开了苑门,逃往河北。
回族士兵争先恐后地进入洛阳,进行大肆抢劫,可怜的洛阳百姓遭受叛军的蹂躏。
这次他们遇到了回族士兵,家家户户都有人啼哭,家财尽失。
回族士兵进行了两天的奸淫和掠夺,还不满足,后来南城的父老为他们筹集了一万匹绫罗绸缎,才勉强停止了抢劫。
唐军收复洛阳后,叛乱首领安庆绪逃往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非常满意,用骏马将李泌接到了长安城。
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和宦官李辅国,看不惯李泌权势过重,早就密谋要除掉他。
太子李傲发现张良娣想谋害李泌,就派人告诉李泌。
李泌回答说:“没关系,我和皇上之前已有约定,等收复京城后,我就会归隐山野,就没有这些事了。”
这一次,李泌看到唐军收复两京,下定决心离开朝廷。
有一天晚上,唐肃宗邀请李泌喝酒,与他同床共枕。
李泌趁机对唐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的恩情,请让我回家过闲暇生活吧!”
唐肃宗叹了一口气说:“哎,我和先生一起共同经历困难已经好几年了,现在本想和你一起享受安乐,你为何要离开呢?”
李泌恳切地说:“我和陛下结交很早,陛下过于重用我,对我十分信任。”
“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无法再继续留在朝廷。”
唐肃宗说:“今天先睡觉吧,这些事情明天再说。”
李泌还是继续说:“今天陛下与臣同床共枕,臣不敢不言,更不用说日后宠爱衰退了。”
唐肃宗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李泌说的是关于建宁王李倓的事情。
原来,李倓因得罪了唐肃宗的宠妃张良娣,被张良和宦官李辅国陷害。
唐肃宗非常生气,派人命令李倓自杀。
李泌揭露了李倓被冤杀的真相,还列举了武则天杀太子李宏和雍王李贤的故事,劝告唐肃宗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李泌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因为广平王李俶的功绩引起了张良迪的嫉妒和仇恨,而张良迪则暗中散布谣言,所以他特意提醒唐肃宗。
李泌说:“今天我和陛下坐在同一张床上交谈,如果陛下不答应我归隐,以后在公堂上,我就没有发言的余地了。”
“如果陛下坚持不让我离开,那就等于杀了我。”
尽管唐肃宗不想让李泌离开,但他无法忍受李泌的再三请求,只好答应了。
后来,李泌来到衡山(今湖南省),在山上建了一间房子,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李泌离开后,唐肃宗身边缺少了一位正直的大臣,李辅国等宦官的权力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