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夏天,安禄山攻占了潼关,随后领导叛军进攻长安。
由于哥舒翰的战败,致使长安城的守军失去了统帅。
唐玄宗听说潼关被攻破后,吓得立即逃往蜀国。
当他们经过马嵬驿时,他的禁军发动了叛变,彻底剥夺了唐玄宗的权力,太子李亨逃回灵武,继续指挥唐军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玄宗的退让,这对安禄山来说是个好消息。
同年6月,安禄山攻入了长安。
安史之乱,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唐朝的叛乱。
攻打长安的安禄山,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也是安史叛军衰落的开始。
太子李亨在抵达灵武后,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正式登基为皇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随后李亨依靠朔方军的力量,开始反击安禄山的叛军。
在朔方军的反攻下,叛军的扩张势头得到了遏制,双方陷入了新的对峙状态。
对峙的时间越长,对叛军来说越不利。
尽管叛军控制了洛阳、长安等重要城镇,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但安禄山本人治国能力有限,麾下缺乏懂得治国的人才。
他们可以发动叛乱、攻城掠地,但要建立稳定有效的统治是很困难的。
而且,安禄山本人残暴暴虐,并不是一位明君的皇帝。
安禄山占领洛阳后,沉迷声色,放纵无度,身患重病,最后双目失明。
安禄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大臣、侍从稍有不如意的,就会处以死刑或鞭打。
侍监李猪儿经常被打得半死,尤其是安禄山失明后,对待身边的人更加恶劣。
因此,李猪儿逐渐产生了杀死安禄山的念头。
相比之下,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的处境更加微妙。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一直受到他的宠爱。
安禄山起兵叛乱后,他的长子安庆宗当时在长安,被唐玄宗杀害。
安庆宗死后,安庆绪成为安禄山的长子。
安禄山登基后,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安庆绪应该被立为太子。
然而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安禄山开始推脱,不愿意立即立安庆绪为太子。
安庆绪知道安禄山非常宠爱段氏,将她封为皇后,段氏生下一个名叫安庆恩的儿子。
安庆绪非常想成为太子,但他意识到如果继续等待,太子的位置将离自己越来越远。
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安禄山的宠妾段氏,预感到安禄山寿命不多,所以希望自己的儿子安庆恩能够成为继承人。
安庆绪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恐,恳求宰相严庄帮他想办法。
严庄曾被安禄山鞭打过,一直怀恨在心。
他建议安庆绪杀死安禄山,自立为帝,以避免错过时机。
安庆绪欣然同意,但不知道该派谁去刺杀安禄山,严庄提议他可以找李猪儿。
安庆绪立即秘密找来李猪儿,严庄首先问他:“你被打了多少次,还记得清楚吗?”
李猪儿恭敬地回答道:“我早就记不清了。”
严庄接着说:“你被打得比我还多,不死已经算是侥幸了。“
李猪儿听了,连连点头。
严庄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把他的计划告诉了李猪儿,还告诉他再不采取果断行动,迟早会被安禄山打死。
李猪儿认为他说得没错,满口答应下来。
757年的一个晚上,严庄和安庆绪手持刀剑来到安禄山的寝室。
侍卫见到他们满脸杀气,不敢阻拦。
李猪儿手持利刃直奔安禄山的床帐,先拔出了安禄山枕边的宝刀,然后狠狠地砍向安禄山的肚皮。
安禄山感到剧痛,伸手去摸枕头上的宝刀,但摸不到。
他摇着床帐说:“一定是家贼谋逆,你们这些大逆不道之人!”
说完这句话后,安禄山的肠子流出来,在床上滚动了几下就死了。
严庄命令侍卫将床抬开,挖了几尺深的坑,用毡子将安禄山的尸体包裹起来,然后埋在床下,并警告宫中的人不要泄露这件事。
第二天早上,严庄向文武百官宣布安禄山病危,假传圣旨,立安庆绪为太子。
几天后,又宣布安禄山将皇位传给安庆绪,他自称太上皇。
又过了几天,严庄正式宣布安禄山去世,发出丧告。
由于尸体已经腐烂,侍卫只好匆匆地进行了入殓。
757年,安庆绪成功杀死自己的父亲,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