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多端,整体局面的变数,很可能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加巨大,甚至一时无法战胜的困难!
美国人之所以一段时间少动少说,当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一点。
难题摆在面前。
胡思明冒出了一句。
“要想早点把战火烧到敌人头上去,海上这一仗必打无疑。”
胡思明两手托着茶杯。
他好像有点冷,要从茶杯那里获得些热量似的。
把战火烧到某某人头上,这是常常用来形容好战者的非正义行为的用语。
可在现实世界中,要想最后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还非得把战火烧到敌人的土地上去才行。
另外两位都点点头。
这,毫无任何疑问。
高奇知道胡思明的思路情绪,还有部分停留在“踏上日本领土,刀劈法西斯”的层面,所以才冒出这么一句似乎尚遥远的话头来。
他看看陶亦明。
后者似乎没有感觉任何的意外。
高奇想到:“是了。郝总安排亦明来,一定是很清楚我和思明的心理情绪---”
他开始竭力把思路,转到具体范围和对象上---
他想了想,说:“从统计数字看,日本海军的实力,真的远远比我们在战前得到的情报所说要强大得多。”
“难哪,老头子们又都睡不好了。”胡思明叹口气。
“别说老头子们了,你又何尝睡得好?”陶亦明笑着说。
“华北,台湾,吃掉日本鬼子二十几万,还见不到他们瘫倒---”胡思明嘀咕道。
陶亦明收敛笑容:“日本,可服役的男子,尚有两千万。”
都知道这个千年鼓吹尚武的民族可投入战争的人力不差,而说得这么明确,还是让人心中沉重。
高奇却因胡思明提到了台湾,思绪立刻又转到自己的家乡。
不久前自己和思明随装甲兵司令去时,那里还是山清水秀,一片安宁美丽景色。
如今从电视中看到的台湾,那无边无际的焦土,令他心碎。
“---日本土地上呢?战火还没烧到日本人的本土---还是自己印象中的竹林婆娑,红砖绿瓦吗?美奈子呢-----”
陶亦明注意到了高奇的眼神,伸手在高奇面前晃晃,把他的思绪引回来。又对胡思明说:“咱们不谈什么国家潜力之类的,就说影响某一战战场胜败的因素,就决不是数字能够统计得清楚的吧。”
原来,高奇这会儿走神的功夫,这俩,已经说得深了一层。
胡思明说:“那是当然。历史上曾经有过,因为统帅突然拉肚子,不得不改变了一个作战部署决定。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把必败之战折腾成了全胜之局。”
高奇笑道:“思明你又神侃上了。那种偶然性能在今天这样的战争中出现吗?”
三人都笑了。
陶亦明笑着说:“不对思明,你准是又有了什么高招吧?”
胡思明拍拍脑门,眼光闪烁不定:“这里面好像有点什么东西,晃了晃,可还没抓住它。”
高奇和陶亦明也凝神思考起来。
日军舰队依然在东海摆开着架式,边从稳固的后方通道获得补充给养,边步步为营地重新向南排雷前进。
中国海军在目前来说,可说是对其没有任何好招。只能是拼命地赶制鱼雷水雷。并以极大的牺牲代价,大量损失简易潜水式鱼雷布放艇,将那些混杂了好几代技术的乱七八糟水平参差不齐的雷们,密密地投进东海海水,围绕日本联合舰队的东西南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