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妮冷脸对待傅兴,这一切让罗疏影看在眼里,她看出苏妮的不快,苏妮和她姐姐一样,才貌双全,志比天高,如不是女儿身考状元及第不在话下,在江浙文人之间影响非常大,罗疏影和苏妮在各自领域非常的出名,甚至罗疏影的大名盖过文人名流,元曲和黄梅戏火遍全大明,而白蛇传更让罗疏影的名声达到顶峰。
罗疏影巨大的声望掩盖了她的一切,没有人知道罗疏影是当今驸马爷马兴的红粉知己,知道的也是驸马爷身边的亲信绝不会乱说,因此苏妮和罗疏影走得很近,两人亲密的无话不谈。“妮姐姐怎么了?闷闷不乐的,谁惹着你了,妹妹我替你报仇。”罗疏影异常关切道:
苏妮勉强笑道:“没什么,哼!就是看见驸马都尉马兴不顺眼,什么大明第一才子,我看他徒有虚表,别人奉承罢了。”
罗疏影愣了一下,立即省得是怎么回事了,她知道苏妮忘不了姐姐的死,更忘不了楚方玉是怎么死的,两个人都死在皇帝朱元璋之手,尽管苏妮年龄尚小,但是父母每到姐姐的祭日,父母都会痛哭流涕给她讲姐姐的死因,因此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姐姐是怎么死的,她对于皇家有着刻苦的仇恨。
罗疏影笑道:”姐姐,您都多大了,孩子都十多岁了,还放不下过去?告诉你姐姐,驸马都尉和皇家的人不一样,其实我也很疑惑,驸马都尉和整个大明人都不一样,他非常的奇特,你永远跟不上他的节奏,他的想法天马行空,而且匪夷所思。
你更不知道的是,别看他已经是皇亲国戚,自己位居人臣顶峰,但他从没把这当回事,他从没有瞧不起任何人,哪怕是乞丐他也一视同仁,姐姐,现在最流行的最珍贵的宝物镜子,也是驸马都尉弄出来的,好了姐姐,你就不要瞎想了,驸马都尉惹你生气,我让她送你一面镜子给你赔罪好不好?“
苏妮断然拒绝道:“不好!姐姐已经过了照镜子的年龄,疏影,你可不要被驸马都尉那张骗死人不偿命的脸迷惑了,我看见这张脸就人忍不住想揍他一顿,这样的人千万不要被他外表欺骗,况且皇家没一个好人。”
罗疏影知她一时转不过弯来,她怨气太重,便巧笑道:“姐姐,我们能过上好日子,驸马都尉出力最大,他东征西讨,打下众多领土和钱粮,要不是他,我们去年遭水灾得饿死多少人,他做的好事你一个也不记得,全是仇恨,这可不是你一个才女该有的心思。”苏妮听了,撅着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默默向亭子走去。
这次文人聚会比以往声势浩大,凡是江南有点名气的基本到齐,关键是罗贯中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同时知道有大明第一才子之名的驸马都尉马兴参与,更加吸引江南才子们纷纷前来,能一睹驸马都尉风采可是相当露脸的事。
罗疏影苏妮两人从新走进小亭,苏妮宣布罗贯中先生的大作正式发布,重头戏终于上演,罗贯中的章回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由苏妮首先宣讲,在苏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才子们全被吸引,现场鸦雀无声,被苏妮所吸引,被故事所吸引,可以说“三国通俗演义”开了古典章回小说先河,在此之前都是以话本的形式存在。
其实罗贯中是个高产作家,而且是个全才,对于元曲,杂剧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都被他的小说成就所掩盖,“三国志通俗演义名声太盛,”以至于其他作品黯然失色,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罗贯中的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接着是罗疏影朗读,罗疏影是戏曲大家声名远播,她的演讲激起才子们无限的赞赏和掌声,有两位大美女演讲罗老的小说再加上三国演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才子们如醉如痴。
趁着轮换间隙,罗疏影来到傅兴身边,”哥哥,我大伯写的真是精彩,不过你觉得疏影口才如何?“
傅兴小声调笑道:”如果天下还剩下一个口才好的,那一定是我家的大美女罗疏影,其他人拍马都赶不上,嘻嘻嘻!“
罗疏影偷偷掐了一下傅兴,”人家让你说得好羞人,算你说的实话,罗疏影心里非常的开心。“
对于傅兴来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再熟悉不过,后世评选出来的四大名著是每个高中生大学生的必选书籍,而且是经过后世文人精心点评修改过的三国演义,比原本罗贯中老先生写得还要好。因此他总感觉缺点什么。是了,就是缺了一百五十多年后大才子杨慎的那首临江仙。
看着喜滋滋的罗疏影,心里有了主意,便道:“疏影,罗老的三国通俗演绎经过你们姐俩诵读,让人永生难忘,此书风行天下指日可待,不过如此盛会怎能没有诗作留下,趁众多才子齐聚,何不就此机会让每位才子献诗词一首祝贺此次盛事,不拘各种题材,且不妙哉。”
罗疏影拍手道:”哥哥,你说的对呀,有几首才子们的诗词可以说非常的圆满,也是对”三国志通俗演义“最大的褒奖,也是对天下才子最大的尊重。不错!我去和大伯说,让人准备笔墨。就当场让才子们每人献一首诗词作为留念。“
三国志通俗演义吸引了才子们,他们不知疲倦听两个江南美女诵读,一直到了申时才算告一段落。才松了一口气,让才子们想不到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们,罗疏影当场宣布,”应罗老的之请,为了这次文坛盛会增加风采,让在场的才子们写一首诗词,以示庆贺!此书付梓之时,才子们的大作也将付梓发行天下。“
才子们当场哗然,齐声叫好,这可是文人最露脸的事,每个人都擦拳磨掌准备大显身手,也好青史留名。接着罗疏影宣布此次奖励,选出最佳一诗词为魁首,奖品是,赠,罗老此书一套,王蒙老先生山水画一幅,苏州知府徐贲画一幅,银币五十枚,宝镜一面,其余诗作者也都有奖励。
听了如此丰厚的奖励,才子们笑逐颜开,动力十足,罗疏影笑道:”给大家预备好了笔墨,时间限制在半个时辰之内,请开始吧!“
因为不是限制题材,所以才子们诗词做得很快,五十余人很快在半个时辰内交卷,评委自然就是罗贯中,王蒙,徐贲,马兴,四个人很快做出选择,江南才女苏妮的诗作得了头名魁首,此诗由罗疏影吟诵,“西子春湖峰落日,蛙鸣荷池入旧年。天下三分今何在,鸿雁衔书北海边。”暗隐”三国志通俗演义“传遍天下,直到苏武牧羊的北海之边。
苏妮接过奖品其余的没看,但对这个小镜子却是爱不释手,心里叨咕道:”看不出来,这个大明纨绔公子竟有这样的本事,是不老天瞎了眼。“不过这个镜子太招人喜欢了,有钱也买不到。"
接着罗疏影又宣布了一条惊人之语,”就是罗老先生要求在场才子,再写一首诗词,就是给三国志通俗演义配一首开篇诗词,如果那个才子的诗词被选中,此书将重新付梓发行。“如此的荣耀,可不是天天都有,个个兴奋得无以复加。很快才子们都交了诗词草稿。
这回是罗贯中,王蒙,徐贲三人做评委,选来选去没有让他们满意的诗词。正在他们讨论之时,突然苏妮开了口,“老师,我们的大明第一才子驸马都尉马兴,先前献诗没有出手,我们不怪你,都知道你才高八斗不与我们争胜,可以!现在可是罗老师此书开篇诗词,为什么不见你的诗词?该不是词穷了吧?”
听了苏妮的话,有些才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罗疏影知道苏妮要为难傅兴,但是在旁边干着急却帮不上忙。傅兴想了一下,笑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就献丑了,我呀勉强有了一首词,疏影你抚琴,不需要曲子,只要深沉稳重的调子即可。”他要即兴表演词朗诵,让他们开开眼什么叫做才高八斗,文采风流。"
心里却暗里道:“杨慎老先生,恕晚辈冒犯,您的大作临江仙我要提前用上了,免得后世还要硬往上书上贴,不如现在就让它面世,也是一场佳话。傅兴站在小亭子中央,示意罗疏影开始,罗疏影心领神会,葱绿纤纤十指拨动琴弦,深沉悠扬的曲调在空中绕梁而出。傅兴充满磁性的嗓音咏颂这首闻名后世的绝唱,”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在古筝曲调衬托下,被傅兴发挥到了极致,被他雄浑的嗓音吟诵得即悲怆,又气势磅礴,这首词每一句都是那样深沉沧桑,仿佛诉说历史的沧海桑田,在酒中,在笑谈中散去,让人回味无穷。
词住,琴住,余音未了,四周一片死静,不久,突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一切赞美声都送给了第一才子傅兴,很多人情不自禁,涕泪横流,这首词触动了才子们的心弦。苏妮呆住了,她的双眼噙满泪水无声的流下......